天唐

第354章回靈州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格魚 本章︰第354章回靈州

    “主公,只要吐蕃牽制住隴朔和河西軍馬,讓張無力兼顧範陽,主公的大業就成了大半。而若是南詔能讓劍南唐軍焦頭爛額,主公的霸業指日可待!”

    “我軍所憂者,不過是擔心隴朔張從背後插上,導致我腹背受敵。可有了吐蕃人的襲擾,張為了自保,暫時無力勤王。他佔領了吐谷渾故地,要想守得住,談何容易。吐蕃人反攻,他恐怕要把隴朔的全部兵力壓上進行防御。”

    嚴莊揚了揚手,侃侃而談,神色湛然。

    安祿山微笑著,安慶緒沉吟著,眾將神情振奮,唯有史思明眉眼間浮蕩著一絲陰霾。

    “只要沒了張這個後患,我軍就可長驅直入南下,河南的顏真卿所部,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烏合之眾,在我範陽鐵騎面前,必會聞風喪膽!”

    “我軍南下進佔中原,先拿下洛陽。在洛陽略事休整,兵分兩路,一路由洛陽繼續南下,進佔淮南、江南諸州,而另一路則由主公親自率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佔長安城。”

    “至多三月,我大軍必可掃平淮南、山南和江南諸道。然後大軍回師洛陽,控制潼關,與長安大軍遙相呼應,大半大唐疆土唾手可得。”

    “主公,李亨所依仗者,不過是隴朔的張和河西的哥舒翰兩人。隴朔和河西軍馬有吐蕃人牽制,我軍正好趁勢西進,與吐蕃人內外夾攻,將張和哥舒翰兵馬殲滅在青海一線。”

    “若是滅了張和哥舒翰,天下安定矣。而主公的江山也就穩固。”

    “請主公明鑒!”嚴莊朗聲道,躬身拜了下去。

    安祿山哈哈大笑著,起身來親自去扶起了嚴莊,贊不絕口道,“軍師謀劃,天衣無縫,神鬼莫測。本王能得軍師,奪取江山有何難哉?”

    “主公過譽了,臣愧不敢當。”嚴莊恭謹回道。

    在安祿山這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胡人面前,嚴莊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

    “哎,軍師何必自謙。若是本王登基稱帝,必冊封軍師為丞相,將天下政務盡數托付于軍師一人!”安祿山擺了擺手,大刺刺道。

    嚴莊心里竊喜,跪拜在地高呼道,“臣謝主隆恩!”

    像嚴莊這樣的人,肯定也是野心家,只是他沒有本錢自己謀反,只能依附于安祿山這樣的更大的野心家,從而借力借勢,然後實現自己的野心和權力追求。

    高尚等幾個謀臣見嚴莊一人奪去了所有的風頭,又被安祿山承諾將來封相,心里要說不嫉妒是假的。只是在表面上,眾人也紛紛上前來虛情假意地向嚴莊道喜。

    史思明站在一側微微垂首,心里卻是暗暗冷笑起來。

    自打上一次安祿山強行將史思明的兒子史�Y笆炙透寺ズ返惱努u,讓郭子儀捆綁帶走,至今生死不明;史思明便與安祿山生出了深深的嫌隙。雖然在表面上一如往常,但骨子里,史思明卻是暗暗懷著仇恨的種子。

    他一直在隱忍著。如果時機成熟了,有了機會,史思明不介意在安祿山的心口窩上狠狠地捅上一刀!

    *******************************************

    十日後,原州。

    四月的天氣,春暖花開,大地復甦,天地間洋溢著勃勃的生機。

    原州城外的官道上,張昂然跨在馬上,他的身後是甦扈冬三人和南霽雲的百余護軍。

    從涼州方向通往原州的道路上,一支數百人的軍馬正飛速行進,馬蹄聲如雷震天,煙塵漫天。而另外一條道路上,原州城門洞開,原州刺史林奕帶著本地的一干文武官員正匆匆出城迎接張這個永寧王兼隴朔大帥的到來。

    過了原州就是隴朔地面,屬于張管轄了。

    南霽雲打馬過來,在張馬後躬身道,“大帥,前面似乎是張同張大將軍!”

    張點了點頭。

    張同調任京師羽林衛大將軍,與楊漣換防。楊漣已經先期趕赴青海,與張同完成了交接。

    轟然的馬蹄聲在前面數百米處戛然而止。

    不多時,見一身甲冑的張同率兩個護軍三騎奔至,在距離張馬頭百余米處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向這邊行來。

    然後躬身拜了下去,“大帥,請恕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張哈哈一笑,翻身下馬,親自扶起張同朗聲道,“張大將軍!本王返回隴朔,不想在此與大將軍會面!”

    甦扈冬等人也下馬。

    張同又向甦扈冬和李騰空施禮抱拳道,“見過兩位王妃,女軍大將軍!”

    “張大將軍!”甦扈冬大大方方地還了一禮,她從軍慣了,也曾經與張同打過交道,有一面之緣。

    但李騰空就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她紅了紅臉,還禮之後就站在張身後默然不語。

    “大將軍奉召回長安任職,長安防務系于大將軍一人之身,怠慢不得啊!”張與張同一前一後慢慢向前行去,遠遠地撇開了眾人。

    張同畢恭畢敬地恭謹道,“大帥在信函中所言,末將謹記在心。請大帥放心,只要末將還有一口氣,便不會放棄長安城!末將誓與長安共存亡!”

    張之前對張同有赦免不殺之恩,隨後又有薦拔提攜之恩。而如今,張繼勇倒台、張良娣被變相打入冷宮,張家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李亨之所以還願意起用張同,無疑還是張的力薦。

    張同對此心知肚明,心里感動莫名。

    在隴朔,听聞張家倒台之後,他絕望中都做好了辭官歸隱的思想準備。不料張還是再三向皇帝舉薦,由他執掌京師羽林衛兵權。對于張同來說,這幾乎是再造之恩,心里感激涕零。

    “長安不能丟,京師不能亂。吾等將士的家眷都在長安,若是長安丟了,我軍必軍心渙散,無心再與安賊作戰……因此,本王希望大將軍能殫精竭慮,無論情況如何變化,都能保住長安不失。”

    “若有不測,萬不得已之下,本王也盼望大將軍能率軍保護滿朝文武和皇帝陛下退往隴朔!”張壓低聲音輕輕道,然後又嘆了口氣,“本王希望不會有那麼一天!”

    “國之命脈,托付于大將軍一人之身。”張突然向張同抱拳一禮,慨然道。

    張同怎敢承受張的禮,趕緊閃避了過去,大聲道,“末將不敢。大帥放心,末將肝腦涂地,也不負大帥所托!”

    張深深凝望著張同,長出了一口氣,朗聲笑道,“好,好!大將軍,本王還要繼續趕赴靈州,就此與大將軍作別吧!”

    張同立即躬身拜了下去,“末將恭送大帥!”

    張微微笑著點頭,然後向南霽雲等人揮了揮手。

    南霽雲率眾護軍奔馳而至,張從護軍手里接過馬韁繩,翻身上馬,向張同揮手告別,然後率先馳馬奔去。

    原州刺史林奕帶著本地的一干文武官員氣喘吁吁地趕到近前,卻只見到了張百余人急行軍留下的一趟煙塵,不由目瞪口呆。

    ……

    ……

    張率眾人飛速趕往靈州,一路之上,除了必要的打尖宿營之外,從不騷擾過往州府郡縣。很多地方官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張等人早已鴻飛杳杳不見了蹤跡。

    又五日。

    終于趕至靈州城外圍,封常清和張巡得到消息,率郭子儀、僕固懷恩、雷萬春等諸將,陳通、崔進等隴朔文官迎出了靈州城一百里。

    朝廷各鎮抽調過來的5萬兵馬已經逐漸到位,將郭子儀的三萬靈州衛和僕固懷恩的兩萬隴右兵馬、還有一萬神策軍統統置換了出來。

    目前在青海一線守防的是青海大將軍楊漣,鎮守沙柳河,領軍三萬;中郎將顧惜則率軍一萬鎮守都蘭要塞。李光弼作為青海都督府都督兼兵馬轉運使,坐鎮兩寧州,手下擁有精兵四萬。

    也就是說,目前張用來防衛和抵御吐蕃人的共計有8萬人。以8萬之眾,背靠隴朔和整個大唐國力的支持,如果李光弼和楊漣再守不住吐谷渾故地,張就只能無語凝噎了。

    吐蕃兵力不足20萬,連番與隴朔大戰,損兵折將數萬。目前,吐蕃人所能聚集的最大兵力不會超過15萬人。而這15萬人,還要兼顧吐蕃漫長的邊防線,能抽出8萬人進攻吐谷渾故地就算是極限了。

    除去青海都督府的防御兵馬,張現在堪可調配的兵力不足十萬,九萬多的樣子。但他可以從回紇爭取到兩萬騎兵,然後哥舒翰那邊也可征調三萬河西軍。雜七雜八加起來,張湊齊一支15萬人的大軍不成問題。

    範陽鐵騎號稱三十萬,其實不過20多萬。劍南、北庭、安西三鎮兵馬不能妄動,大唐朝廷應對安祿山叛亂所能調動的兵力,應該在35萬左右。顏真卿河南藩鎮連帶長安諸衛軍馬計有十萬余,各地駐軍十萬余。

    換言之,張標下這支大軍將是大唐對抗安祿山的決定性和支柱性力量。

    有了這15萬軍馬,張就有信心跟安祿山斗上一斗了。

    其實安祿山也是一個草包,不過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而已。但在天時地利人和上,張自問不比安祿山差多少。如果連這麼一個草包都勝不了,自己還有何面目面對三軍將士!

    張一念及此,心懷激蕩,臉上神光湛然。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方便以後閱讀天唐第354章回靈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第354章回靈州並對天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