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第三卷或躍在淵第207章繞道的意圖無人懂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格魚 本章︰第三卷或躍在淵第207章繞道的意圖無人懂

    張率軍離開長安就藩隴朔,同時護衛萬春公主和親吐蕃。

    按照常規路線,大軍行程應該是出長安,到雍州,然後經蒲州,向西北到慶州,然後沿洛水西進到夏州,然後再經懷遠到荷蘭山下,抵達最終的目的地靈州,原朔方節度使駐地、現隴朔大都督府所在地。

    但張卻沒有讓大軍走常規路線,而是親自擬定了一條繞道路線。

    從雍州、蒲州,東進並州,然後由並州外圍折返向西北,在安祿山的範陽河東藩鎮之地繞一個圈子,經夏州、懷遠郡,再抵達靈州。

    這條繞道的路線比常規路線遠了許多,前者大軍行程至多月余,而後者則起碼需要兩月有余。一萬多軍馬輜重相隨、再加上萬春公主的和親陪嫁儀仗隊伍,聲勢浩大,本來就行走極慢,再這麼一繞道,恐怕達到靈州時就接近初夏時分了。

    更改路線,是張在離開長安後第一日晚間宿營時提出來的。眾人都不解其意,但沒有一個人敢問。唯有蕭十三郎隱隱猜到張的意圖,似乎是為了拖延時間。

    大軍緩緩行進,第一日行進了五六十里,到第二日黃昏時分才感到雍州外圍的一座小鎮。

    這座小鎮人口稀疏,突然來了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和儀仗隊伍,人喊馬嘶的亂成一團,頓時就攪亂了小鎮的平靜。所有小鎮百姓都慌成一團,家家閉門不出,生怕會惹出什麼禍端來。

    好在張軍令下達,大軍不進城鎮,就在鎮外的開闊地上扎營。

    只是張的帥帳、大軍的指揮樞紐以及萬春公主的儀仗,進了小鎮,征用了幾座宅院。

    扎營還沒有完成,就刮起了微寒的春風,而片刻間,天空上就落下稀稀落落的雨點來。

    不一會兒,雨絲就越來越密集,遠近的景物都被迷蒙的雨霧籠罩了。用過晚膳,雨雖然沒有停,卻也沒有再下大,仍然淅淅瀝地滴著。

    張靜靜地站在帥帳門口,在幾個軍卒的護衛下仰首望天,任憑雨絲飄落在他的身上,漸漸就打濕了他的衣襟。

    雨確實不大,滴滴答答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霧,眼前的世界被封鎖在密如珠網的雨絲中。往遠處看去,小鎮、房屋、密密麻麻的軍營帳幕,都只剩下了一個有些模糊的輪廊。

    天上又是幾陣悶雷響過,張走進雨霧中,頓時,一陣清新涼爽的感覺滲透全身。雨滴在身上是冰冷的,可是空氣中卻有一股濕潤溫暖的氣息。

    “好一場春雨!”張回頭來向緊緊相隨在自己身後的兩個親兵,笑了笑,擺擺手道,“傳本官軍令,速傳所有人等到本官帳幕議事!”

    張大步走回了帥帳。

    親兵趕緊招呼傳令兵,站在雨中吹響了主帥召集諸將官員議事的軍號。

    蒼涼婉轉的軍號在雨幕中回蕩著,旋即就從四面八方傳來急促有力的腳步聲、奔跑聲,所有能排的上號的張屬下的文官武將,都從各自的營地向帥帳而來。

    張的帥案之下,左右設座。

    封常清第一個走進帳來,順手摸了一把額頭上的雨絲,向張躬身拜道,“下官封常清,拜見大都督!”

    “封大人請坐。”張微微一笑和聲道。

    不多時,周旭初,張巡,崔進,陳通等文官,顧惜,蕭十三郎,雷萬春,南霽雲這些武將也都先後進入帳幕,禮畢歸坐。

    張向左側第一個空著的位置掃了一眼,嘴角浮起一抹不可捉摸的笑容。這個座位屬于昨日被當眾杖責的內監監軍李輔國。李輔國是和親副使,又是隴朔監軍,論起職位和品級來,與封常清平齊,而高于周旭初和張巡。

    張淡然一笑,“去請李監軍來議事。”

    張此話一出,眾人的臉色都不禁有些復雜和古怪。

    昨日李輔國被杖責二十,到現在還起不來床,行軍過程當中,不少軍卒都能听到他伏在馬車上隨著道路顛簸而發出的痛苦呻吟聲。

    但張這樣說了,周旭初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去傳李輔國。

    李輔國正在自己的營帳里趴在被窩里呻吟連連,剛剛有軍醫來給他換了藥,他的臀部血痕累累,至今還沒有消腫,根本就無法起身。

    他嘴上呻吟著,心里更是詛咒著張,累積著對于張那滔天的恨意。只不過,只能默默地憋在心里。

    正在這時,有軍卒來報,說是張傳他到帥帳參與議事,不禁氣得臉色蒼白,嘴唇哆嗦了起來。他都這個樣子了,根本無法下床行走,怎麼能去參加議事?這張也忒欺人太甚!

    李輔國在心里將張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但終歸還是不敢忤逆張的意思。

    只得讓兩個軍卒抬著他,緩緩向帥帳行去。

    對于張的手段,李輔國領教太深。他知道,在軍中如果他再有把柄落在張的手上,下一步他所要面臨的就是一場災難,說不定會危及生命。

    一路上,李輔國心里發狠,嘴上不敢言,嘴唇都被生生咬破,滲出了一絲血跡。

    在臨近帥帳的時候,他悄然探手進懷,捏了捏臨走前太子李亨傳他到東宮給他的一道密旨,目光中閃爍著陰狠和仇恨。

    李亨給了李輔國一道密旨,密矚他如果見張有了不尊朝廷的不軌之心,他就可以持密旨罷免張官職並權宜行事,取而代之。

    當然,這道密旨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張與安祿山一樣有了反叛之心。李輔國只能在某種關鍵的時刻拿出來才能發揮作用,現在拿出來,只能是葬送自己的小命。不要說張饒不了他,恐怕李亨就第一個要殺他滅口。

    “張小兒,你莫要留下把柄在咱家手里……咱們就等著,等著看誰笑到最後。到時候,咱家會讓你毀家滅族,以雪今日之恥!”

    李輔國心里發出一聲無聲的充滿了怨憤的咆哮。

    眾目睽睽之下,李輔國被兩個軍卒抬了進去,身上覆蓋著一層薄被。他伏在擔架上,勉強拱手笑道,“輔國見過大都督,輔國起不得身,有失禮之處,還請大都督見諒!”

    兩個軍卒將他放在了地上。

    李輔國伏在那里,面對著來自于帥案後張那高高在上的威嚴目光,以及周遭文武臣屬那古怪的矚目眼神,自覺自己像是耍猴一般,羞憤等身。

    他微微垂首下去。

    在進入帳幕之前,他就做好了繼續承受張羞辱的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張卻笑了笑道,“無妨。今日本官召集議事,李大人乃是和親副使、隴朔監軍,自然不能缺席。”

    李輔國將自己視為了張的“敵手”,卻不知,張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將他放在眼里。在張眼里,他就如同螻蟻一般。

    眾將看得都覺有些詫異。張對待手下很是謙和,又極其尊重別人,甚至可以說是禮賢下士,卻為什麼對這個李輔國如此不待見——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張對太子派駐監軍之事極為不滿心懷怨氣的表現。

    其實不然。

    張環視眾人,心里暗笑,卻是猜出了諸將的心思。

    他轉身凝視著伏在擔架上的形色狼狽的李輔國,突然淡然一笑道,“李大人,昨日本官為正軍紀,不得不施刑,如有冒犯之處,還請李大人見諒一二。”

    “本官治軍,素來崇尚嚴字當頭,軍令如山。人無信則不立,軍無紀則潰不成軍。大軍行動,必須要令行禁止。今日本官再次當著諸位之面重申一遍,自本官以下,無論是誰,違反軍紀國法,本官都不會股息,都會嚴懲不貸!”

    張的聲音慢慢變得清冷起來。

    封常清等人趕緊起身一起躬身道,“下官(末將)等謹遵大都督令!”

    李輔國心道你少貓哭耗子假慈悲,杖責了咱家二十幾乎要了咱家的小命,反過來又討什麼好?

    李輔國用他那招牌性的尖細的聲音輕輕道,“輔國違犯軍紀,被大都督軍法從事,心中慚愧,絕無半句怨言。”

    張朗聲笑了起來,“李監軍能這樣想,本官心里甚是安慰。說起來,李監軍此行隴朔,還是本官親自去東宮向監國太子殿下懇求來的結果。太子殿下本不願放行,只是本官覺得此去隴朔和親吐蕃事關重大,若有李監軍從旁參謀軍機,能為本官分擔不少壓力。”

    “周長史啊,一會吩咐軍醫,去給李監軍診治杖傷。這一路行軍隴朔,路途遙遠,李監軍帶傷隨軍,多有不便。”

    張這番話說下來,封常清等人都吃了一驚。這李輔國被派駐軍中做監軍,竟然是張自己主動要求的?

    陳通覺得有些詭異,暗暗掃了張一眼,皺了皺眉。跟張接觸了一段時間,陳通一直都覺得張這個人看不透,身上好似圍繞著一層迷霧。他又想起了臨行前一晚,祖父陳希烈囑咐他的話——

    “通兒,張此人雖年輕,但卻殺伐果斷,權謀手段非常人可及。你在他手下做事,要小心謹慎,切忌妄言多語,切忌耍小聰明。記住老夫的話,有老夫在長安,張自然能送你一場功勛富貴。”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方便以後閱讀天唐第三卷或躍在淵第207章繞道的意圖無人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第三卷或躍在淵第207章繞道的意圖無人懂並對天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