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166章 張的大境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格魚 本章︰166章 張的大境界

    張止步,緩緩轉過身來,凝視著李白,淡然笑了笑,“太白先生,不知有何打教?”

    李白生性狂放不拘小節,不畏權貴,面對張這種當朝權臣也是毫不怯場,他借著酒意斜著眼眸大聲道,“李白遠在千里之外,就听聞了張大將軍的名聲,有長安第一才子的美譽。然李白不遠千里而來,當面一見,卻現大將軍的才子之名其實不過如此,徒負盛名爾。”

    “才學如何尚未可知,但這氣度、心胸卻是差了幾分。”

    李白的話不陰不陽不冷不熱,充滿了挑釁之意。

    周遭的賓客听了,多吃了一驚,心道張如今權勢沖天,哪怕是楊國忠都要禮讓三分,何況是你李白一個布衣文士!

    不過,李白如此倒也不讓人奇怪。當初,李白在玉真公主薦舉下初次入朝,放浪形骸蔑視權貴,曾經當面“調戲”過李林甫和高力士,就是對皇帝李隆基,也並不是那麼卑躬屈膝。

    萬春扭頭向這邊看來,清澈的眼眸中光彩一閃,隱隱射出了幾分期待的情緒。

    她恨不能讓李白和張當場“鬧”起來,她好看看熱鬧。

    她倒也不是居心不軌,而實在是天性如此,喜歡“湊熱鬧”。在她看來,李白和張這兩個當世才子,斗詩斗文一定是相當精彩的插曲。

    楊玉環和楊三姐對視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無語的眼神。

    在兩人看來,李白雖是大才,但張的才氣也差不了多少。在這種場合下,在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邀斗”下,張不應該退避三舍一一與他一分高下又如何?如果能壓住詩仙李白的風頭,張個人的名望豈不是會更一層樓?

    可惜她們並不懂張的心思。

    在場眾人中,大概也就只有崔穎明白,張之所以不回應李白的“挑釁”,並不是畏懼,更不是擔心會在李白面前栽跟頭,而是認為沒有必要。

    事實,以張如今的身份地位,他所作之詩縱然才情略遜于李白,在場眾人也會給予很高的評價,喝彩聲甚眾。因為張手里的權力。

    這就跟皇帝與臣子斗詩,皇帝的詩好與不好並不關鍵,關鍵之處在于,誰敢指摘皇帝的詩才不佳?

    既如此,他又何必去跟李白計較什麼詩文的短長?

    顯然沒有任何意義。

    但李白卻明顯有些不識趣、不識時務了。如此咄咄逼人,張的姿態再高、涵養再深,也生出了幾分怒火,覺得這人有才則是有才,其實卻有些不知進退自命不凡的樣子。

    李持盈嚇了一跳,生怕李白的蔑視和傲慢,會徹底激怒張。

    雖然李持盈覺得張也是名士,不會因為一點言語的細節跟李白“較真”,但張如今畢竟身居高位,在權力高層站著,自有其不可挑釁、也不容挑釁的威嚴。

    李持盈趕緊瞥了張一眼,見張神色不變,沒有“惱羞成怒”,這才暗暗松了口氣。

    張淡然笑了笑,“不作詩、不與太白先生斗詩,便是風度心胸、格局不夠嗎?先生這話,張看倒是失了當世詩仙的風度。”

    “太白先生詩才絕世,名冠天下,號稱詩中仙人,天下公認。與太白先生相比,張些許才學其實不值一提。故而,今日元詩會,張實不願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不過,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文采風流之事,向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誰敢妄言自己天下第一,那就純屬是一種無知了。”

    “太白先生以為然否?”張揚手指著李白,嘴角曬然一笑。

    李白傲然一笑,“李白自不敢稱天下第一,但自信在這詩文,並不曾落于人後——白願與大將軍當面一比高下,為娘娘、殿下和諸位大人助助興!”

    李白一則是真驕傲、真有底氣,二則是有意激將。他好不容易逮到這樣的機會,肯定是不想輕易放過張這塊“試金石”,拿定了主意要與張斗一斗,借張搏位。

    張的火氣漸漸升騰起來,但面卻是平靜從容。

    李白這話一出口,很多人都開始起哄叫好,萬春更是嘻嘻笑著坐在那里拍掌稱好道,“是啊,張大將軍,空口無憑、有詩為證,斗一斗,比一比,才是真本事。”

    楊玉環也暗暗一嘆,柔聲道,“子瞻,既然李太白再三邀斗,本宮看你也不必謙讓了。

    張的眉梢一揚。

    他揮了揮手,向前行了幾步,揚手指著城樓下載歌載舞歡聲笑語的人群,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起來,“娘娘,殿下,諸位大人,在張看來,詩文不過是一種娛樂的工具,頤養身心即可;而一身所學、真正的大境界者,絕非是日日舞文弄墨、吟詩作對自樂樂或者眾樂樂,而應是化為報效國家兼濟天下的實際行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張以為,這方是天子士子所堅持和秉承的大節操、大氣度。”

    “張所願者,大唐江山興盛,政通人和,百姓富庶……安得廣廈千萬間,能庇天下寒士盡歡顏——這便是張有生之年所要努力追求的目標和境界。”

    “至于詩文一事,又何必計較一時之短長?!孰高孰低、孰強孰弱,又有何妨?徒費精力、沒有意義!”張猛然向下揮手,然後又回來望著眾人,目光清澈,聲音慷慨而激昂。

    楊玉環和楊三姐兒听了張的話,眸光中光彩連連,柔情閃現。而萬春,則歪著頭紅著臉喃喃吟誦著,似是回味得痴了。

    李亨眼前一亮,暗暗點頭。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安得廣廈千萬間,能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王維長嘆一聲,起身來向張長揖為禮,“大將軍如此境界,如此風骨,如此心胸氣度,王維自愧莫如了。”

    蕭復等年輕一輩的權貴士子,正等著看張的笑話,突听張這番不疾不徐從容慷慨的“境界論”,也不由都漲紅了臉,呆在了那里。

    蕭復雖然嫉妒張,但也不是沒有見識。他心里不得不承認,單是張這番視野和境界,就不是他所能比的。

    崔穎心神激蕩,歡歡喜喜地抬頭望著自己的夫君,俏麗的容顏神光湛然。

    不用再比試什麼詩文了,張與李白的境界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真是沒有比的必要了。縱然張作詩不如李白,也不能影響張成為大唐朝廷的一代頂梁之臣。

    張心懷天下、志在輔國安民,文韜武略皆出類拔萃,而李白不過是一介文士,詩才再高終歸還是落了下乘。

    這是在場大多數人的真實感受。

    原本對兩人的詩文比拼充滿了期待,但听了張的有感而之後,這份期待就淡去了。

    陳希烈等老臣暗暗長嘆︰難怪張以如此年紀便縱橫朝堂,這等心胸豈是常人能及?

    李持盈暗暗一嘆,扭頭望著李白。

    李白臉色微紅,怔怔地站在那里,目光閃爍著。

    李白並非不學無術之輩,張的話自然深深打動了他。由此,他對張原本不良的印象立即扭轉了過來。

    他本來以為張不過是善于投機鑽營、賣弄權術而已,與李林甫、楊國忠等屬于一類人,不成想張竟然心懷兼濟天下的至誠胸懷。

    就憑這番見識,這人應該不是奸佞之人。李白深深地望著張,心里暗暗點了點頭。

    只是李白恃才傲物百訃度天�j唐�j快更訃新與你分享自視甚高,要想讓他因此就熄滅了心中與張一決高下的念頭,怕也是不可能。反而,這樣更加激起了他的好勝之1心。

    李白大踏步走過去,向張長揖,朗聲道,“治國安邦,李白不如大將軍,但這詩文傳世,大將軍亦不如我!”

    說完,李白平視張,傲然微笑。

    張無語地笑了,也是無可奈何地笑了。

    這李白也太清高、太孤傲、太目空一切了。

    盡管張不得不承認,論起吟詩作對,這大唐天下比李白強的人還真不算太多。縱然是放眼歷史,在這個領域,李白也算得是拔尖的人物了。

    只是這等恃才傲物,終歸還是不合群、要與這個時代和社會脫節的。

    張回望著李白,輕輕搖頭。

    李白此舉肯定有在李亨面前“毛遂自薦”心思在內,但這種個性為文可以,為人和為官就很不討喜了。這樣狂放不羈,李亨心里怎麼會喜歡?

    張搖著頭,深深望著李白,輕輕笑了起來,“太白先生的自信和傲氣,著實讓張無語。”

    “這天下有才之士,如若過江之鯽,只是有人願意顯露才華、如太白先生一般人前顯赫,而更多的人則寧靜淡泊不為世俗名利所動……太白先生切莫小視了天下人。”

    張的笑聲漸漸變得冷淡起來。

    “李白卻知大將軍並非隱士元詩會,大將軍何苦謙讓至斯?”李白針鋒相對,看這架勢,今晚張若是不作詩,他是不肯罷休了。

    李白說著凝視著張。他當然是驕傲的,但卻沒有驕傲到一根筋。到了這個份,他之所以還扯住張不撒手,主要是因為潛意識里想要靠斗詩來壓張一頭,為李持盈出口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方便以後閱讀天唐166章 張的大境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166章 張的大境界並對天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