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莊繼華的就職典禮早就準備好了。..劉湘留下的這批人其實還是很干練的,在民政方面,張斯可鄧漢祥喬毅夫劉行琛這些人都是川人中的干才,鄧漢祥在劉湘病逝之後代理省主席,將省政府打理得井井有條,莊繼華的就職典禮早就準備妥當,莊繼華一到就讓他審閱,結果莊繼華大筆一揮就宣布作廢,第二天上午舉行了個小範圍的人員參加的就職典禮,然後在報上發個消息。
他的這種做派讓鄧漢祥很是無奈又有些不滿,可沒想到莊繼華下午就把他和財政廳長劉航琛一塊拉到川大。
劉航琛是馬寅初在北大時的學生,馬寅初此次來成都也有他相邀的因素,只是倆人都不是拘束守禮的人,沒有那種傳統師生的約束。
“老師好逍遙。”劉航琛一邊打招呼四處打量,馬寅初的住所很雅致,一間獨門小院,這套房子原是川大的房子,張瀾主持川大後,招徠全國各地人才來川大任教,就準備一批這樣的住房,只是四川偏僻。加上重慶的幾所大學與他搶人,這些房子一直沒住滿,剩下的幾所就成了接待臨時來訪的學者的招待所,不但馬寅初住在這里,梁漱溟也同樣住在他隔壁。
“馬先生這可不是逍遙,是穩坐釣魚台。”鄧漢祥也隨口而出,他對馬寅初了解不多,但知道這個人在經濟上很有一套,莊繼華帶他們來這里肯定是有事與他商議,而且這事肯定與莊繼華以後的施政有關。
“鳴階兄,你這可就說錯了,馬先生是我特意請他留下的,我有些問題向他請教。”莊繼華也不客氣,自己拉了把椅子坐在馬寅初對面。
馬寅初對他們的無羈有些無奈,只好隨他們去,他轉身要去倒水,莊繼華卻拉住他,扭頭沖門外叫到︰“伍子牛,進來倒茶,馬先生這里不用客氣。”
伍子牛應聲而入,馬寅初連忙告訴他茶葉在那,莊繼華伸手讓他坐下︰“我不知道您喜歡什麼,所以咖啡和茶葉都帶了些,您就將就將就吧。”
馬寅初聞言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說完之後,他就坐下,然後問︰“此次馬某來成都確有要事與莊主席商議。原以為還要等上兩三天,沒想到莊主席今日即來,馬某實在惶恐。”
“馬先生,你還是叫文革吧,”莊繼華很是恭敬︰“論年級,您比我長,是前輩;論學識,您早就是北大教授,桃李滿天下。我呢,除了官比您大外,其他什麼都不是,您還是稱我文革為好,鳴階兄和航琛兄也這樣叫我。”
馬寅初揮手笑道︰“那好,文革,你剛從前線回來,我想知道你對現在的金融狀況了解多少?”
莊繼華目光一凝︰“在重慶听靜江先生說起一點,不過了解不多,先生是這方面的專家,能不能詳細談談。”
“當初核定法幣法幣發行量是十八億,可現在的發行量是是一百二十億,增加接近十倍。貨幣大量投放的結果,一方面刺激了工商業的發展,內遷工廠迅速恢復生產;另一方面也導致物價暴漲,現在重慶各種物價,比之抗戰之初上漲一倍有余,惡性通貨膨脹已現端倪,這中狀況必須改變,否則最遲兩年之內,必將爆發全面惡性通貨膨脹。……。更可慮的是,法幣實際上是非兌換貨幣,也就是說法幣不是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的貨幣,法幣的發行是以政府信用為基礎的,一旦幣值崩潰,必將動搖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後果比丟掉南京上海更可怕。”
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內,馬寅初詳細介紹了目前的金融狀況,預測了貨幣過渡投放將產生的惡劣後果,莊繼華三人開始還是靜靜的听,後來忍不住開始cha話。
“馬先生,既然如此,你認為該如何解決呢?是不是應該減少貨幣投放?收回過渡投放的貨幣?”鄧漢祥皺眉問道。
“不是一下子收回,那會造成資金短缺,應該通過債卷的形式逐步收回,貨幣投入過多的主要原因是軍隊數量龐大,軍費開支過多,國家財政困難,另一個原因是,國家財政開支缺少計劃性,稅收不合理。”馬寅初答道。
“稅收不合理?馬先生稅收如何不合理呢?”莊繼華思索著問︰“該怎麼樣改呢?”
“抗戰以來。平民百姓爭相為國犧牲,可少數達官貴人jian商,囤積居奇,獲取數十數百倍暴利,這是發國難財,為不義之財,應該課以重稅,另外還可以對重財者課以遺產稅。如此收縮貨幣,穩定幣值。”
莊繼華在心里輕輕搖頭,馬寅初的方案先不說對不對,就是實行也有很大的難度,遺產稅,暴利稅,別說現在了,就算他穿越以前的二十一世紀,也沒在中國實行。
“老師,就算征遺產稅,暴利稅,盡討論這個稅種就要數年時間,征收方法的討論又要數年時間,而且逃稅的方法多了,那些人要是把財產轉移到租界或淪陷區,你也沒辦法查。”劉航琛明顯不同意馬寅初的意見︰“我以為通貨膨脹並非那樣可怕。可怕的是民眾收入跟不上物價上漲,況且現在是戰爭時期,財政支出勢必大增,壓縮軍費肯定行不通。”
“航琛,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再勇而在謀;可現在軍隊數量眾多,軍隊內部貪腐嚴重,連孔祥熙都說某些軍隊的實際人數只有50%,吃空額成為軍隊將領的貪污**的重要來源。”馬寅初痛心的說︰“一方面國家財政已經如此困難,不得不被迫加印紙幣以渡過危機;可另一方面用飲鴆止渴方式弄來的錢,卻毫無價值的浪費掉。這不令人痛心嗎?”
莊繼華沉默的思索著,這時門口卻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莊繼華連忙站起來走到門口,卻發現梁漱溟和一個老者正與和施少先伍子牛倆人正在爭執,那位老者神情激動。
“伍子牛,你在做什麼?”莊繼華有些詫異,伍子牛跟隨他多年,應該清楚他的習慣,怎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
伍子牛轉身看見莊繼華,立刻跑過來︰“報告,這位老人家要進來,我們請他等一會,沒想到他竟大發脾氣。”
莊繼華看了眼梁漱溟和那位老者,嚴格的說伍子牛和施少先沒有做錯,他們是在執行近衛條令,這個條列在跌經刺殺後變得更加完善嚴格。
“那位是 先生,曾經主持編纂過杭州市通志,他剛從香港過來,表老打算請他擔任中文系教授。”馬寅初在莊繼華的身後說。
莊繼華略微點點頭對伍子牛說︰“請兩位先生過來吧,這里是學校,要注意影響。”
子牛大聲答應後過去了,不一會梁漱溟和 先生就過來了,那位 先生依舊氣憤難平,邊走邊呵斥︰“有辱斯府,世風日下,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看著他的一派名士做派,莊繼華心里不由涌起一層反感,他沒有接聲只是默默的看著他們,等他們過來,他率先向梁漱溟一抱拳︰“梁先生,沒想到這麼又見面了。”
“我也沒想到,”梁漱溟淡淡一笑︰“莊將軍,今天我們來得冒昧了,希望沒有打攪你們。”
“那里,那里。正好大家一起聊聊。”莊繼華說著側身︰“請吧,梁先生,柳先生。”
馬寅初很明顯感到莊繼華對梁漱溟的態度比起昨天來說要冷淡不少,而對那位柳先生更是幾乎無視,根本沒容他介紹,他以為這是因為倆人沖撞他的侍衛的原因,心里想著找時間給他們化解下。
回到房間,梁漱溟才發現省政府的秘書長鄧漢祥和財政廳長劉航琛也在座,知道今天來得不巧,莊繼華與馬寅初肯定在商議什麼正事。
他有些抱歉的沖莊繼華說︰“莊主席,你把省政府都搬到寅初兄的家里來了。”
莊繼華哈哈一笑︰“梁先生,國民政府的省政府要事如此簡單,我國國民就有福了。梁先生,請坐,我們與馬先生只是隨便聊聊。”
“那你們接著聊,我和 先生對金融我們可不懂,先告辭了。”梁漱溟嘴角掛著一絲笑意,他與相鄰而居,馬寅初曾經與他談過對金融的擔心,因此多少猜到點他們談論的內容。說完之後梁漱溟轉身要走。
鄧漢祥站起來挽留說︰“梁先生乃儒學大家,當知一法通,百法通,金融問題關系民生,更關系抗戰前途,先生可不能退避三舍。”
梁漱溟輕輕搖頭,還沒來得及說什麼,那位 先生卻不屑的說︰“既然這樣,那就听听也無妨,不就是針頭線腦,柴米油鹽嗎。”
本來就有些尷尬的氣氛這下變得更尷尬了,馬寅初微微嘆口氣,他了解這位老朋友,行為狷介放肆,作得一手好詩,羨慕傳統名士行徑,對現在軍人的跋扈行徑十分不滿。不過今天這個場所,…….。
“文革,我們還是接著談吧,”馬寅初只好先把話題拉回來,緩解下氣氛,莊繼華也微微一笑︰“好,我們接著說。”
說到這里他停頓下,先整理下被打亂的思路︰“馬先生,剛才說到,軍隊有人吃空額,以至軍費白白浪費,是這樣吧。”
馬寅初點點頭,莊繼華又接著往下說︰“馬先生,這種狀況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委員長也知道,包括川軍劉湘將軍的部下中,也有人這樣干,為什麼他們都不嚴查呢?他們不是傻子,軍費開支浩大,財政收入有限,難道他們就不想國家更好,鄉梓更好?都不是,而是沒辦法,不得不如此。”
這時旁邊傳來一聲輕蔑的聲音,莊繼華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誰發出的,馬寅初心中一緊,擔心莊繼華就此生氣,他知道他這樣的經濟學家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得到政治人物的支持。如果莊繼華就此拂袖而去,他的一番心血就白費了。
好在莊繼華面不改色,象沒听見一樣,繼續說道︰“要理解這個緣由,就必須了解中國目前的現實。馬先生,我不是想為誰辯護,而是說的實際情況。”
莊繼華誠懇的說︰“我們必須承認國民政府從來沒統一過中國,即便在盧溝橋事變以前,國民政府也沒有統一過中國,就連法幣也只是在三五年才發行,馬先生,法幣的發行過程就很能說明這個現狀,這點您承認吧。”
馬寅初點點頭,他參與了法幣發行的整個過程,當然清楚其中困難,法幣最終確立地位還是在平定兩廣事變之後。
“我在前線作戰兩年,自信對軍隊的狀況有發言權。”莊繼華站起來思索說道︰“中**隊中的確有些爛部隊,中央軍和地方軍中都有,吃空額現象也很普遍,可我有些時候很難將這種吃空餉軌道**中去,為什麼呢?國民政府付給士兵的軍餉並不高,而且大多數部隊都沒拿到全餉,物價奇高,成都重慶的物價還算好,河南山東的物價那才叫厲害,光那點伙食費,士兵根本吃不飽,這個時候空額就發揮作用了,可以用來補充部隊軍餉的不足。其次,中國士兵的受教育水平低,他們參軍前大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你給他一枚勛章,不如給他一百塊大洋。”
“還有就是,”莊繼華猶豫著說︰“中央現在已經背了個名,壞名聲,就是借抗日消滅雜牌,馬先生,您要縮減軍隊,恐怕這些人就會帶著軍隊逃跑,或者投降日本人,或者向gcd。馬先生,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采取這種動作,前線的軍隊我估計要減少四分之一。”
沒等馬寅初開口,身後卻傳來 先生冰冷的聲音︰“莊將軍是擔心他們投敵還是害怕投共?”
莊繼華神色一滯,壓壓心頭的火氣,扭頭問︰“那麼以 先生的意見,該做何處理呢?”
“對抗戰有功的軍隊就應該擴編,對抗戰無功的就應該縮編,乃至撤銷,省下軍費給有功將士。” 先生毫不客氣的說。
“那如何區分有功無功呢?”莊繼華接著問。
“那還不簡單,你是將軍,難道還不清楚那些部隊有功,那些部隊無功。” 先生毫不客氣的說︰“如果連這點都不知道,我看你這將軍也是徒有虛名。”
馬寅初知道事情壞了,就算莊繼華不計較,可這事情恐怕就談不成了。果然,莊繼華轉過身,盯著 先生看了良久,臉上慢慢浮起一層笑容。
“說實話吧, 先生,有些時候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分清軍功, 先生大才,我說點情況,請 先生幫我分清一二,這些情況都是我親身經歷,絕非虛構。”
如果伍子牛或者宮繡畫在場就知道莊繼華開始準備收拾人了,馬寅初不了解莊繼華,鄧漢祥和劉航琛雖不清楚要發生什麼事,可卻知道接下來恐怕不是那麼妙,但他們倆看不慣 先生那派頭,成心讓他吃點憋,倆人安靜的坐在一旁喝茶,等著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