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第198章詩魔白居易

類別︰ 作者︰楓笙水起 本章︰第198章詩魔白居易

    第三個上場的,是詩魔白居易,由楊玉環對付。

    那首描寫唐明皇與楊貴妃之戀情的長恨歌,就是白居易創作的,因而玉環對白居易非常尊敬,微笑道“先生,就由我來為你演奏一曲吧。”

    “好。”白居易笑著點點頭。

    玉環踏著輕靈飄逸的舞步,拿起玉石琵琶,縴縴玉指輕輕勾動,演奏的正是白居易創作的那首長恨歌。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生于河南新鄭。

    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他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華夏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同時,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陽,葬于香山。

    其實,“粉絲”自古就有,不過古代的粉絲都是喝過墨水的文化人,懂得體面,所以絕對不會鬧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新聞來。

    唐代是一個制造偶像的朝代,偶像的數量多得跟菜市場的小白菜似的,一撥接一撥,一個比一個有才。在眾多的大明星中,要數大詩人李白的“粉絲”最多。

    不過,最瘋狂的,要數白居易的“粉絲”葛清。

    此人仰慕“小白”不可自拔,索性在頸子以下三十余處,都刺刻上了白居易的詩,而且還專門配了圖。

    葛清常袒胸露臂于街頭,有點現在的“行為藝術”的意思。人們見了,于是就大叫他“白舍人行詩圖”。

    追星追得“體無完膚”,且如此的“袒蕩”,僅此一人矣。

    不過,文學上的成就,固然值得自負,但那不是白居易的目標,建功立業才是永恆的主題。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的衰落時期,面對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混亂局勢,他積極向皇帝進言,希望能夠得到采用。

    這個時期的白居易,是坦蕩剛直,勇于任事的。但無論什麼時代,這樣的人,總是顯得很不“懂事”。

    後來,他管閑事甚至管到了皇帝的後宮。

    時值大旱,白居易居然斗膽請求皇帝遣散一部分宮女,一則縮減開銷,二則減少社會上的曠男怨女。結果誰都能料到,他這分明是去找罵。

    壯年氣盛、直言無忌的白居易,並沒有實現他的目標,反倒給自己招惹了不少強大的敵人。

    事實上,他那過于急切直率的作風,讓親自提拔他的皇帝都受不了。

    有時,皇帝老子還沒說完話,白居易就直愣愣的頂嘴“陛下錯了。”

    皇帝當場變了臉色,事後對人說“這小子是我提拔的,居然敢這樣,多半是不想混了。”

    雖然皇帝沒有馬上拿白居易怎麼樣,但禍根已經埋下。

    後來宰相被刺殺,白居易第一個建議追捕主謀,政敵們趁機指摘他越權,照例再加上些謠言,就把他貶為江州司馬。

    白居易的第一個政治高峰,就這樣結束了。

    江州司馬白居易雖然失意,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和偶然相遇的長安歌伎大起同病相憐之嘆,但他還在等待機會,仍舊懷著希望。

    再次回到京城後,一開始,白居易行事的風格依然不改,為了堅持立場,甚至不惜和多年好友元稹翻臉。然而,政治集團之間激烈的傾軋斗爭,終于讓他漸漸“懂事”了。

    白居易從憂慮到失望,再到逃離。他承認自己的失敗,為了躲避政治漩渦,甘心外放,做地方官去了。

    個人的意願在龐大的命運車輪前顯得實在太渺小,只有少數人一生都是斗士。

    白居易不是那種政治需求特別強烈、個人意志特別堅定的人,詩人早年的理想,已在現實中漸漸消磨。

    當他老了的時候,開始蓄養大量家姬,還親自指點她們學習樂舞。

    拜白居易自己的詩歌流傳之賜,他家的歌姬質素非常高,其中最有名的是小蠻和樊素,“素口蠻腰”這個香艷的說法,就來自于白居易。

    如今,白居易已在王者大陸重生,這次用的武器竟然是琵琶,輕輕彈奏他自己創作的夜箏,用音波功來對抗玉環的琵琶弦音。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為四句一首的絕句,實在叫人無從下手。但是,白居易的這一首夜箏詩,無疑了一個很精妙的縮本。

    “紫袖”、“紅弦”,分別是彈箏人與箏的代稱。以“紫袖”代彈者,和以“皓齒”代歌者、“細腰”代舞者一樣,選詞造語甚工。

    “紫袖紅弦”不但暗示出彈箏者的樂妓身份,也描寫出其修飾的美好,女子彈箏的形象宛如畫出。

    “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彈箏者已全神傾注于箏樂,信手彈來,得心應手,完全沉浸在樂曲之中。

    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彈自感”,把演奏者靈感到來的一種精神狀態寫得惟妙惟肖。

    舊時樂妓大抵都有一本心酸史,詩中的箏人雖未能像琵琶女那樣斂容自陳一番,不過僅“低容”三字,就已能使人想象無窮。

    音樂之美,本在于聲,可詩中對箏樂除一個籠統的“彈”字,幾乎沒有正面描寫,接下去卻集中筆力,寫出一個無聲的頃刻。

    這無聲是“弦凝”,如泣如訴的情緒,上升到頂點所起的突變;這無聲是“聲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為與聲情攸關,它才不同于真的無聲,而是“別有深情一萬重”。

    詩人就是這樣,不僅引導讀者發現了奇妙的無聲之美此時無聲勝有聲,更通過這一無聲的頃刻,去領悟想象那箏曲全部的美妙。

    值得注意的是,琵琶行得意的筆墨,是對琶樂本身繪聲繪色的鋪陳描寫,而夜箏所取的,倒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襯的描寫,這又不是偶然的了。

    詩人在這里對音樂的描寫只能取一頃刻,使人從一斑見全豹。

    而“弦凝指咽聲停處”的頃刻,就有豐富的暗示性,它類乎樂譜中一個大有深意的休止符,能引起讀者對“自彈自感”內容的豐富聯想。

    清人劉熙載說“絕句取徑深曲”,“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背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

    尤其涉及敘事時,絕句不可能像敘事詩那樣,把一個事件展開,來一個鋪陳始末,因此對素材的剪裁提煉特別重要。詩從側面落筆,的確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半個小時之後,白居易和玉環難分勝負,又是以平局結束。

    本章完(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方便以後閱讀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第198章詩魔白居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第198章詩魔白居易並對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