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臥底

第3340章︰漢唐盛世百姓難、傷農谷賤、斗米三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龍淵 本章︰第3340章︰漢唐盛世百姓難、傷農谷賤、斗米三錢

    之後宋慈再向他問起這幾年,地里的收成如何。

    這時的趙棒頭一改之前慷慨激昂的模樣,立刻變成了一副笑嘻嘻的樣子道︰“沒說的!前年的收成還湊合,去年地里可是豐收了!”

    就見趙棒頭掰著手指頭算道︰“咱是什麼人?

    一回到山東,地里種的那全是美洲良種!”

    “玉米地一畝兩千斤的收成,按照去年官府的保護收購價,正好是一貫錢!”

    “……你等等!”

    听到這里時,就見宋慈陡然一愣,立刻出口問道︰“那保護收購價是怎麼回事?”

    “嗨,一看你就是沒種過地的,這還不懂嗎?”

    就見這時的趙棒頭笑著說道︰“官府為了怕豐收的年景谷賤傷農,專門訂了一個價位。”

    “如果要是豐年糧價偏低,就把糧食拉到官府去,直接按這個價收購,足斤足兩一個大錢不帶差你的!”

    谷賤傷農……這時的宋慈听到了這四個字,卻是陡然間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里邊的文章,可就太大了!按照宋宋慈從趙棒頭嘴里听到的消息,顯然去年山東一帶的糧食豐收,已經使得民間的糧食價格到了一個非常低廉的程度。

    原本這對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種糧的農戶而言卻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因為過低的收購價會使得大豐收之後的農戶,得到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平常年景的收成。

    而這個官府的“保護收購價”,明顯就是為了保障這些農戶,不至于因為過低的糧食收購價而導致利益受損。

    話說現在華夏百廢待興,糧食只嫌不夠多。

    沈墨的做法既可以保證在將來的大戰中,有足夠的糧食可供使用,而且還能給國家增加糧食儲備,這一點確實是做的沒錯。

    這時宋慈腦海里卻浮現出了在歷史上歷朝歷代的那些盛世,在他的記憶中,很快就找到了開元盛世之時的一段記錄。

    那時候唐朝剛剛建立,連續的大豐收使得糧食的價格壓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根據歷史上的記載,當時的價格是斗米三錢。

    就是這個斗米三錢,在數百年來一直被人津津那是一個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人民吃飽飯一點都不成問題。

    可是卻沒人想過,這斗米三錢的背後卻是種糧的百姓,並沒有多得到多少實際利益!……這時的宋慈人還在這里坐著,思緒卻是已經魂飛天外。

    他曾經在朝中擔任過幾年民政官,當然知道在豐收之後會發生什麼。

    一般來說,糧食產量的急劇提升,立刻會造成糧食價格下跌,使得原本應該獲利豐厚的農戶並沒有見到多少銀錢,他們所得到的無非是在豐收之年吃上飽飯罷了。

    至于說那些價格極其低廉的糧食,變賣成銀錢無利可圖,所以極有可能被釀成酒,或者是成為牛羊的飼料,最終的結果就會造成肉食和酒類價格很低,被趕上豐年的百姓們吃喝一空。

    之後遇到災年,無論是國家還是百姓,還是一樣的毫無抵抗能力!所以沈墨制定的這最低收購價,使得豐年之中的百姓,仍能將他們多打的糧食變成銀錢儲存起來。

    這糧食也成了國家糧食儲備,被沈墨放在糧倉里。

    話說這些沒有經過加工的玉米小麥等糧食谷物,儲存期絕對可以輕松的達到十年以上。

    在這之後,哪怕連續遇到幾年以上的大災荒,百姓手里有積蓄,國家倉庫里有存糧,都不會在災年釀成巨大的饑餓和流民災難……這就是沈墨制定這個政策的原因。

    ……話說咱們這位宋慈雖然不了解民間的情況,但卻聰明之極,而且在民政方面還富有經驗。

    所以往往他得到了一個消息之後,立刻就能清楚的逆推出沈墨當初制定這樣的政策,是出自什麼目的。

    而現在,政策實行了數年之後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也清晰的呈現在了宋慈的眼前。

    所以現在的宋慈其實就相當于一個最嚴厲,同時也極其明白民政事物的審核員……甚至是挑刺兒專家。

    要是能讓這位宋慈仁兄覺得心服口服,那就說明沈墨的政策是真的成功了。

    最起碼到現在為止,宋慈對山東一帶的百姓民生,和官府對農戶的保護政策,已經讓他一句責難的話都想不出來。

    反而這時的宋慈,還在這位趙棒頭老兄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之前的大宋百姓,從來沒有的朝氣與進取心。

    宋慈還不知道,這次山東居民從本地到臨洮,再重新回到山東,實際上已經在他們這些人的心中形成了一次洗禮。

    畢竟這些人都是從生死之際艱難活下來的,而且每個人都在臨洮路生活了數年之久。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些山東居民的眼界也因此開拓了不少。

    最起碼比老守田園一輩子都沒出過村兒的農民,要強太多了。

    就以這位趙棒頭而言,如果他不是參加紅襖軍,經歷過生死拼殺,又在臨洮路當過民兵隊長。

    假如他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讓他去美洲探險隊擔任護衛,他得下多大的決心才行?

    可現在趙棒頭卻是毫不猶豫的就做好了打算,其實這就是開啟民智的好處。

    也是百姓對世界的認知上升了之後,整個社會變得跟從前截然不同的原因。

    此時的宋慈還沒想到這些,不過他見到這位年過四十的山東老鄉,居然還要為自己的兒孫出海美洲再去拼搏,宋慈也不由得對他暗自佩服。

    ……其實宋慈不知道,對于沈墨而言,解決開啟明智的問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在華夏數千年以來,對農民的教育都是老守田園,不要弄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統治者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百姓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

    可是來自于現代社會的沈墨心里卻很清楚,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大宋佔主流的農耕民族跟蒙古的游牧民族,或者是現在臨安、泉州一帶的海洋民族,做出的決定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農耕民族的習慣里,氣候和收成都教育了他們,要遵循先輩們總結下來的經驗,任何違反規矩的行為,都會讓他們受到懲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宋第一臥底》,方便以後閱讀南宋第一臥底第3340章︰漢唐盛世百姓難、傷農谷賤、斗米三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宋第一臥底第3340章︰漢唐盛世百姓難、傷農谷賤、斗米三錢並對南宋第一臥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