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姑娘身上的衣著雖然極為素淨,卻是一襲布衣,異常簡樸。
所以這個絲織的帕子,只怕是姑娘身上最為心愛的物事。
姑娘把它遞過來的意思,也是明顯得不能再明顯了。
等到余九郎接過這個芳香四溢的帕子之後,他也立刻醒悟過來,連忙伸手向自己的懷里摸去。
可是他把衣袋里的東西掏出來之後,余九郎隨即就是臉上一紅!只見他的手上除了七八個通州銀幣,還有二三十個零散制錢……像這樣的東西,怎麼好當成文定之禮?
就在這時,趙金錠見了這個場面,忍不住在他身後“噗!”
的笑了一聲,弄得周圍看熱鬧的百姓也笑了起來。
而此時的余九郎,則是把心一橫!他一伸手,便從領口上把獎章解了下來。
只見這枚獎章是由純金所鑄,形狀是一枚劍鋒向下的短劍,邊上還圍繞著松柏紋路——正是沈墨軍中赫赫有名的“松紋劍”勛章!這枚勛章和別的獎章不一樣,它代表著通州軍人的最高榮譽。
所以平時並不在佩戴在胸前,而是系在軍裝領口的風紀扣位置上。
這種“松紋劍”勛章其實分為三種,它們級別從低到高,分別是銅質的三級松紋銅劍,金質致的二級松紋金劍。
最高級別的則是用黑鐵鍛造的“一級松紋鐵劍”勛章。
按照沈墨軍中的勛章條例,只有為國立下大功的英雄,才6能獲得這樣的殊榮。
在軍營中哪怕是一個大頭兵,只要他領口上有一枚這樣的“松紋劍”,也會獲得官兵們極大的尊重。
這枚二級金質獎章,還是余九郎在指揮執行了榴花驛一戰後,成功劫奪了蜀中九千七百萬稅銀的時候得到的。
……就見余九郎上前一步,毫不猶豫的把這枚金光閃耀的獎章,放到了姑娘的手中。
“我叫余九郎!”
“奴家常如冰……”直到這個時候,這兩個人先後說了名字,這才知道了對方的全名。
在這之後,就見余九郎和常姑娘交換完了信物,這才小聲向姑娘說道︰“現在給我回家去!等仗打完了,我就到萬安橋去找你家求親!”
“哎!”
此時這位常姑娘心潮翻涌的答應了一聲。
隨後美目流盼,又看了一眼余九郎,這才分開人群轉身走了。
此刻,這位這常姑娘真是又幸福又興奮,她胸膛里的一顆心,簡直歡喜得像要炸開了一樣!原來這件事,就像她說的那樣。
這位常姑娘就是在御街上,被金軍圍住那些百姓中的一位。
在當時,眼見得那些如狼似虎的金軍,已經開始持刀砍殺臨安百姓。
接下來就要上去糟蹋她們這些大姑娘小媳婦。
那時候的常姑娘,心中的驚慌與恐懼,真是可想而知!可是隨後,這支凶狠異常的金軍,就被余九郎他們帶領著通州軍,一個沖鋒打了個死傷遍地。
在這之後,那些姑娘們跑散了之後,常姑娘也不知道往哪兒跑。
總歸她覺得跟著通州軍在一起還安全些,于是就在余九郎他們沿街沖殺時,常姑娘也一路在後面偷偷跟著。
所以在當時,其實余九郎和趙金錠帶著陸戰隊一路迅猛沖殺,摧敵破陣的全過程,都被常姑娘躲在後面看了個正著。
再後來,當余九郎抱著那個小女孩,在長街上用身體擋住射向孩子的羽箭時。
當時在手榴彈爆發的烈焰之中,余九郎手持左輪槍奮力向敵軍開火,那猶如戰神般的一幕,也被常姑娘真真切切的看在了眼里。
在那之後,常姑娘也不知道怎麼的,就身不由己的一步步跟著。
余九郎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一直到人家進了皇宮。
常姑娘這時已經對余九郎傾心已極,姑娘心里也知道,要是今天她錯過了機會,以後再想在萬馬軍中,找到這個連姓名都不知道的年輕軍官,可能性就是微乎其微了。
所以姑娘芳心暗許之下就下定了決心,絕不能讓這個郎君從她眼前跑掉。
所以這才一路鍥而不舍的跟著,死活都不肯放棄。
直到最後,終于還是讓常姑娘找到了個機會,上去忍著羞意向余九郎訴說了情意。
在這之後才有了後面的這一段故事。
這要是按照古時說書人的套路來講,這一段“余九郎英雄救美,常如冰暗許芳心”。
這兩位當事人的心中百轉千回,那可真是有的說了。
……等到余九郎目送著姑娘遠去,隨後他就覺得自己的胸甲又挨了趙金錠一下。
“臨陣收妻!七禁律五十四斬里邊,可有這一條!”
就見這時的趙金錠笑嘻嘻的向著于九郎說道︰“這可是殺頭的罪過兒啊!我的傻兄弟!”
“你滾犢子吧!啥時候咱們軍隊里,有過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軍規?”
就在這時,余九郎也終于回過神來,還理直氣壯的瞪了趙金錠一眼。
……在城頭上,這樁火線訂親的事件過後。
這時南屏山後面的金軍也終于下定了決心,展開了他們最後一次決死突擊!這一次進攻臨安城錢湖門,那可是金國皇帝親自下的聖旨。
這五萬金軍也知道,此刻就是決定他們大金國生死的一戰。
所以在他們接連兩次強力攻擊被人打垮下來之後,這時領兵的金軍大將終于下了狠心。
眼下再往上一點點的添油,其實和送死沒什麼兩樣。
與其如此還不如全軍向前,用所有的力量做最後一次突擊!一次全力進攻,把所有的軍隊全都撲上去,或許還能壓垮他們!想到這里,就見這位金國將軍毫不猶豫的拔出了佩劍。
大聲嘶吼著,下了全軍突擊的命令!……就見下方的金國軍陣里,剩下的四萬余騎兵毫不猶豫的同時起步,開始向著南屏山口的方向沖來。
這一次金國全員出擊,只見衣甲粼粼、刀槍閃耀,人潮人海一般漫無邊際!當他們猶如怒濤翻卷一般,向著南屏山口沖擊時。
山坡上那條千余名山地步兵組成的陣地,相比之下竟是如此單薄。
這種懸殊的人數比例,頓時就讓臨安城頭的百姓心里,生出了一股絕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