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臥底

第1945章︰綢繆數載為一戰、活羅海川、把胡嶺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龍淵 本章︰第1945章︰綢繆數載為一戰、活羅海川、把胡嶺前

    第1945章︰綢繆數載為一戰、活羅海川、把胡嶺前

    當這群野獸般的饑民沖過這里,向著府衙里沖去的時候。剛才滿地的東夏國士兵,已經變成了一堆被啃得鮮血淋灕的白骨!

    曷懶路在後世的高麗咸鏡南道,位于咸興城南,州府的名字叫做“五里古城”。

    曷懶路一帶的饑荒更加嚴重,這里的饑民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所有攔在他們這支饑民義軍前方的人,都被他們啃食的干干淨淨,

    這饑民部隊,名字叫做獸王軍!

    ……

    如果說現在東遼國那邊的王雲峰面臨的是麻煩的話,那麼沈墨這邊面對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危險了。

    此前,沈墨已經接到了斡難河畔那邊的蒙古大營情報站,向他傳來的消息。

    果然,蒲鮮萬奴的大兒子,東夏國太子蒲鮮帖哥就像沈墨預料的那樣趕到了鐵木真那里,請求大汗發兵復國。

    在這之後,鐵木真听到自己下面的兩個藩屬國接連被滅,他立刻就派出了征剿大軍。

    這個消息是四天前,從蒙古大營那邊傳出來的。至于這次蒙古人出征的數目有多少,卻因為斡難河情報站那邊對于蒙古高層打入的不深,所以具體出兵數量他們也沒搞清楚。

    不過他們對蒙古人的出兵時間,卻是匯報得非常精準。

    沈墨只要把信鴿飛行的速度,和蒙古人一貫的行軍速度做一個對比。他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蒙古大軍將會在什麼時間到達東夏國境內。

    在這種情況下,他做出準備也就比較容易了。

    在這期間,沈墨果斷調回了楊妙真,將自己部隊中移動速度較慢的那些全都派了回去。之後他就在東夏國這里,一心一意的等著蒙古大軍的到來。

    隨後,在一個沈墨預料好的時間點。他果斷地命令自己麾下的一萬山東軍騎兵隊從東夏國都城會寧府出發,果斷向著東南偏東的方向進軍。

    他走的這個方向,指向的地點非常清晰。兵鋒所向的位置是胡里改再往東南方,一個叫做“速頻路”的地方。

    那里是東夏國的另一重鎮,但是由于位置偏遠,之前沈墨一直未曾向這個地方動手。

    沈墨出發的這個時間點掐算的非常準確,而且部隊指向的方位也異常精妙。這就使得在這之後接踵而至的蒙古大軍,在到了會寧城之後,立刻就認為他們猜透了這支山東軍向東遠征的用意。

    當蒙古人的部隊由東夏太子蒲鮮帖哥帶路,一路來到會寧府的時候。他們得知之前的那支山東軍,居然才剛剛出城一天半。

    再聯想到他們出兵的方向和線路,山東軍圖謀速頻路,準備過去遠征的目標就昭然若揭了。

    所以那位進入到會寧府的蒙古大軍統帥,木華黎的兒子元帥孛魯在皺了皺眉之後,也覺得這支山東軍真是夠倒霉的。

    因為他們如果晚走兩天的話,那麼這支山東軍就可以背靠著會寧府堅城,據城而守了。

    在蒙古大軍這數十年的征伐過程中,他們還沒在野戰之中遭遇過挫折。也就是說,如果對方在會寧城城內堅決守城的話,或許還會給蒙古人造成一些麻煩。

    但是他們如今已經出發,當蒙古人追上他們的時候,山東軍正好就在半路上。

    到時候猝不及防之下,再加上野地里無險可守,對面的那支軍隊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孛魯也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他立刻就命令自己的部隊急速向前追擊山東軍。

    于是這支蒙古大軍在收復了東夏都城之後,隨即全軍追著沈墨的尾巴,向著東南偏東的方向急追了下去。

    沒過多久,蒙古大軍終于在一個叫“古里甸”的地方,追上了前面的那支敵軍!

    ……

    這次遠征的蒙古大軍由孛魯率領,人數有三萬人。

    他們在這之前已經得到了蒲鮮帖哥提供的情報,知道了那支山東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接連滅亡兩國的戰績。這樣的戰例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是遠非普通軍隊所能相比的。

    蒙古人曾經在遠征後遼的時候,和東夏東遼兩個國家一起在高麗作戰過。他們對這兩國軍隊的底細,還是了解得比較清楚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鐵木真並沒有低估自己的敵人,而是派出了足夠多的軍隊。以便他們能佔據優勢,一戰將對方徹底消滅。

    不久之後,沈墨就在這片漫無遮無擋的平原上,迎來了這支蒙古大軍。

    ……

    沈墨他們他們現在所處的地形,是一片寬闊無垠的平原。在這片大地上流淌著一條河,就是後世的牡丹江。

    而現在這個歷史時段,這條河的名字叫做“活羅海川”。

    如今這一條活羅海川,就在沈墨大軍身後的兩三里之外。除此以外,在他們的位置向北一點點,就是活羅海川的另一條支流,名字叫做“孩懶水”。

    這條河由西向東而來,在這里匯入了活羅海川。

    在沈墨東身後的活羅海川再向後,也就是東面兩三里遠,是一條名叫做“把忽嶺”的高山峻嶺。它從北向南延伸而來,就像是地圖上的一豎。

    換句話,說沈墨現在所處的位置,正位于三岔河口的一個尖角處。活羅海川和他的支流孩懶水在地圖上形成了一個“y”字形,活脫脫就像是一個倒過來的奔馳車標。

    而那座豎著的“把忽嶺”,則是在這個y字的後面又加上了一豎。

    沈墨駐足的這個地方處于平原的盡頭,有山有水、地形復雜、正是用兵之地。

    在蒙古人看來,他們是追得這支山東軍猝不及防,恰好把他們堵在了河邊。可是殊不知,這里卻是沈墨在地圖上苦苦搜尋,才找到的決戰地點!

    ……

    此時的沈墨集合了軍隊,正在背靠河水列陣。

    這種作戰的地形叫做“背水一戰,”實際上因為缺乏戰術縱深,所以這種做法很為古代兵法家所不取。

    可是咱們的沈墨,卻恰恰選中了這個地方作為決戰之地。

    當沈墨發現蒙古軍隊追上來之後,他命令自己的部隊轉身列陣。這時的他還沒看到蒙古兵的身影,就發現自己首先中了人家一招!

    在他部隊的外圍來回驅馳,負責打探消息、偵察敵情的斥候探馬,接連有幾支百人隊無故失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宋第一臥底》,方便以後閱讀南宋第一臥底第1945章︰綢繆數載為一戰、活羅海川、把胡嶺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宋第一臥底第1945章︰綢繆數載為一戰、活羅海川、把胡嶺前並對南宋第一臥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