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農民

第122章 遼王壽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萍雲鶴 本章︰第122章 遼王壽辰

    趙常德面善心狠。

    鳳凰郡趙氏一族,被潘小安給弄的七零八落,他怎麼可能咽下這口悶氣。

    遼國皇帝耶律延禧,六月初五過四十歲生日。

    遼國使者向大宋徽宗皇帝送來請柬。

    朝堂之上。

    徽宗皇帝向群臣詢問,此事該如何辦理?

    “唐愛卿,遼國使者送來的請柬,你說該怎麼回復?”

    徽宗皇帝嘴里的唐愛卿,名叫唐翊。是鴻臚寺少卿。

    唐翊有神童之名。四五歲就熟讀百詩,有過目不忘之才。十一二歲便能寫錦繡華文。

    待到為官,修水利,克農桑。清正廉明,機智百變。

    宣和中,被徽宗皇帝升為鴻臚寺少卿,專職對外禮儀和來往事務。

    听到徽宗皇帝詢問,唐翊出班奏道“而今我朝與遼國交好。皇上也與那遼王有交。

    我朝應該備下厚禮,前去為遼王祝壽。”

    唐翊是按照外交禮儀辦事,沒人能說出閑話來。

    徽宗皇帝沉默不語。

    他知道這是該有的禮節。但他並不想去給遼王祝壽。

    徽宗皇帝每時每刻都在想著,把遼國覆滅,收回故土。

    “唐少卿言之有理。不知該備下什麼厚禮,又不知該派何人前去才好?”

    唐翊便躬身奏道“只需陛下一紙賀書,綢緞幾匹,茶葉特產若干,金銀千兩足矣!”

    依著徽宗皇帝一毛也不想給。但朝廷臉面還是要有的。

    徽宗皇帝點點頭,算是同意了。

    “派何人前去祝壽呢?”

    唐翊剛想回答。

    他身後的戶部侍郎趙常德,出班奏曰“微臣有一絕佳人選。”

    趙常德雖然心思陰鷙,但做事務實。

    這人平日沉默不語,今日竟然開口說話,也是一件稀奇事。

    “趙愛卿平日沉默少言。今日出班奏對,想來真是有極佳人選。

    你且說來,讓朕與眾愛卿听听。”

    “回陛下。微臣推薦的這人,乃是鳳凰郡知縣潘小安。”

    徽宗皇帝一愣。

    怎麼能讓一個知縣出使遼國呢?再說這潘小安是誰?

    徽宗皇帝看向太監李延。

    李延小聲說道“白虎少年郎”

    “哈哈,原來是他。趙愛卿倒是推薦了好人選,原來是朕的白虎少年郎。”

    唐翊開口阻攔。“皇上,這潘知縣不熟悉國禮,微臣怕他會做出蠢事。”

    趙常德心里得意“可不就是為了讓他做出蠢事嗎?

    這鳥廝好出風頭,前年還打傷了遼國使者。

    他要是不辦蠢事,我還不推薦他吶!”

    “這倒無妨,年輕人總是要多歷練一些。”

    徽宗皇帝也想潘小安能做一些蠢事出來。那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派兵征討。

    唐翊見徽宗皇帝已經下定決心,便只能點頭稱是。

    散了朝,唐翊喊住趙常德。

    “無有兄,你乃是戶部侍郎,怎麼關心起我們鴻臚寺的事情來了?”

    趙常德,字無有。從字上你就可以看出,這趙常德的人品和性格。

    趙常德嘿嘿一笑,“唐少卿,為國舉賢,不避親疏。這點道理,唐少卿不會不懂吧?”

    “你…”唐翊被懟的啞口無言。

    唐翊氣呼呼的回家。他的長子唐閎急忙迎上前來。

    “父親回府了。”

    唐翊“嗯”了一聲。對他兒子並不理會。卻隨手抱起他的孫女,喜笑顏開。

    “婉兒今日讀了什麼書?”

    唐婉嘻嘻一笑,“我今日讀了甦學士的《赤壁賦》”

    唐翊一愣,繼而笑道“不錯,不錯,倒是一首好詞。”

    潘小安接到崔知府的書信,一頭霧水。但知府大人的話,總是要听的。

    況且書信末尾,還寫了速啟。

    潘小安不敢耽擱。他帶上許勝,王利去往地牢。

    羅里正自從當了牢差,心滿意足。

    這個牢差雖然只是個差役,但每月的俸銀還挺可觀。

    加上吃的好,穿的好。這才幾天,他就胖了一圈。

    “哎呦喂,我的知縣大人。你老怎麼來了?”

    羅牢差也學的油嘴滑舌。

    “羅里正,你在這里當差,可還適應?”

    “適應,適應的很。這一切可都是大人的恩賜。”

    潘小安拍拍羅牢差的肩膀。羅牢差骨頭都輕了三斤。

    新任的牢頭,是和潘小安一起岌山剿匪的捕頭張遠。

    這人老實本分,不多言不多語。

    “知縣大人”張牢頭過來行禮。

    “張大哥不需多禮。我來牢中提一個人。”

    張牢頭就帶著潘小安進入牢里。

    現在的地牢,比起去年已經干淨整潔很多。

    雖然沒有那麼多床鋪,但也都換上了麥秸草席。也有絮被遮蓋。

    陸謙已經被關了兩月有余。他此時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大人,我的知縣大人,你可算來了。快放我出去吧,小人再也不敢冒犯大人虎威。”

    陸謙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看起來他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但潘小安卻知道,這人絲毫沒有心肝,是一頭永遠喂不熟的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本縣明日要去汴梁。你跟我一起走吧。”

    陸謙倒頭便拜,“好好好,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潘小安讓許勝帶著陸謙去洗澡,吃飯。讓他明日一早來縣衙報告。

    潘小安則盤算著去汴梁的人選。

    許勝,王利,剛剛新婚,正是蜜月期。

    潘忠在谷雨時就要結婚,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王進年齡大了,不耐久途。況且,他去汴梁也不方便。

    思來想去,只能帶上陳修武和潘虎子。

    “大人,外面有一人說是你二叔。要來見你。”

    陳四感覺很有趣。大家都知道知縣大人家里只他一人,哪里來的二叔?

    “二叔?”潘小安眉頭一皺,“哦,是他!”

    “讓他進來吧!”

    陳四啊的一聲,“我的天爺,還真是潘大人的二叔。”

    “小人張廷杰拜見知縣大人。”

    潘小安把他扶起來,“二叔,你這是做什麼?”

    張廷杰穿著藍色錦緞,戴著學士帽,自有一股瀟灑。

    張月如家里人都長的好看,這二叔更是生得一副好皮囊。

    “二叔,你來縣衙何事?”

    潘小安故意試探他。

    張廷杰嘿嘿一笑,“這不是請賢佷賞口飯吃嘛!”

    “過關!”潘小安心里想。

    他要是東拉西扯,便給些銀錢打發他走。他要是直接討要差事,說明他是真心想干。

    “二叔這說的什麼話?有個差事你可願干?”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小農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小農民》,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小農民第122章 遼王壽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小農民第122章 遼王壽辰並對大宋小農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