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惡人大明星 !
張 !
最近被頂在最前頭跟林海文對著干的,就是這個張 ,他自己樂意,別人也樂得頭上還有一個頂缸的。對他來說,主要是上回那個臉打的,張 實在是記憶深刻,從那天以後,膠東省作協下屬網絡作協的一切活動,張 全部都推掉了,那幫網絡作家,再也沒有面對面見過張 。
《謳歌》風頭正勁那一段時間,張 也不得不避其鋒芒,甚至膠東作協也買了好些《謳歌》,盡管屬于他的那本,一送到他辦公室,就被扔進了灰塵滿滿的一個箱子里。
宿怨新仇,張 在《詩刊》上直接開噴,那也是順理成章了。
林海文也是真沒想到,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閑,居然會遇見這段時間的老對頭一個。
“林海文。”
“叫你爸爸干嘛?”
張 眼珠子突突突瞪起來,簡直有平時三倍那麼大。石嘯、曲穎,還有楚薇薇,三個人震驚莫名,那一瞬間,覺得自己的耳朵可能是出現了問題。尤其是石嘯,張 其實比譚啟昌在作協里頭還要資深一點,這樣一個人,被林海文來了那麼一句——太玄幻了吧?
惡人值+1000,來自全國作協張 。
“你,你——”
林海文瞥了碑林里頭一眼,又看看被氣的說不出一句完整話的張 ,突然揚了聲音,“張 老兄啊,你這是陪誰來呢?”
他一看,主客還在里頭,不然沒道理張 一個人跑掉了,里頭還在正常參觀。
果然,他這麼一喊,里面就有聲音了。
“外面是?”
林海文的耳朵很好使,這個聲音,他也記得,瞧瞧張 ,他齜牙一笑,有這個人在,張 看來今天這個啞巴虧是吃定了。
“屈主席麼?我是林海文啊。”
里頭,沉默了一會兒,可能是在消化張 和林海文踫到面這個事實,過了一會兒,屈恆帶著笑意的聲音才又響起來。
“海文啊,進來進來。”
以屈恆的年紀、資歷和地位,喊他一聲“海文”,那是恰到好處了。
“呵呵呵,張老兄,咱們把臂同行?”林海文笑眯眯意思了一下,“你不願意啊?得,那你後頭跟著吧。”
招呼了一下石嘯跟兩個女孩子,林海文晃著兩個大胳膊進了碑林。楚薇薇不知道林海文嘴里的張主席,屈主席,都是些什麼人。不過林海文那一句,算是把她所有的寒毛都激活了。
白龍寺的大碑林,最早的一塊有超過1000年歷史了,還有幾塊建廟初期的殘碑。其中,帝王碑刻21塊,十幾朝帝王都留過痕跡。其余達官顯貴140多塊,文人墨客,包括柳牧在內的著名詩人,韓至等大文豪,都有留書在這里。可以說這里是華國碑刻最為豐富的一座碑林。
不過大碑林是游客開放區,屈恆還沒有封了那座碑林的地位。他們現在逛的,是白龍寺的小碑林,碑刻不多,三十多塊,而且多以落魄文人為多。可能是當時的白龍寺,一方面不想要顯得太勢利,另一方面也確實不願意將這些,或者名氣不足,或者不受朝廷歡迎的作品放進大碑林。才到寺廟的另一塊地方,開闢了這個小碑林。
不過,這座碑林在文藝界,尤其是書法、文學界,還是有點名氣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泰朝大書法家、思想家程敦頤的三幅碑刻了,這個家伙活著的時候落拓不羈,白龍寺都看不上他。結果死後二百年,他的理論才得到重視,成為程學派別的祖師爺,從此名動天下,至今還是華國古代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林海文繞進去,果然看見六十多歲,穿了件短袖白襯衫,挺富態的屈恆,被四五個人圍著。里頭基本是林海文認識的,比如全國作協的陳副主席,比如兩個小說家,一個書法家,他都照過面。這會兒他們看看林海文,又看看後頭的張 ,神色詭秘。
“屈老,您好。”
“哈哈,好。你這是跟朋友來白龍寺玩一玩?”屈恆幫他推薦過《謳歌》,這會兒倒也蠻熱情,看了一眼,目光留在了石嘯臉上,“這是老陸家的孩子吧?”
“屈爺爺,您好,我是石嘯。”
“我說呢,老陸前幾天說是感冒了?好點了麼?”
“好多了,沒大礙了。”石嘯也是兢兢業業地當孫子,這也是沒辦法的。
“這位是曲穎,這位是楚薇薇。我跟石嘯的朋友。”林海文先給屈恆介紹了一下,再給她倆科普,“這位是華國作家協會的屈恆主席,這位是作協的陳副主席,這位是……”
跟被別人的鐵餅砸到了一樣,楚薇薇听到這些名號,也是醉醉噠——不說別的,楚爸當初找人寫《明月幾時有》,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一個省書協的書法家幫忙。但現在被林海文放在最後面介紹的那個,也是華國書協的常務理事了。
這個級別,差的有點大啊。更別說前頭這些動輒主席、副主席的。
“哦對了,”林海文一轉身,看向張 ,“這位是膠東省作協的新主席張 ,張老兄。”
“張伯伯好。”陸松華比張 要高一輩。
“張主席好。”
“張主席,您好。”
三個人,唰唰唰,很有禮貌地問好。如果剛才他們沒有听到林海文那句話,張 一定會相信他們是在真心實意問好的。但是現在……他感覺自己要爆炸了,但是,林海文想得沒錯,今天他是絕對不能在屈恆面前爆炸的。
“你們好啊。”
他聲音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在場的人,沒有听不出來的,不過沒人會說自己听出來了,就是心里有點癢癢,剛才在外頭肯定是發生了點什麼。不然張 不至于這麼沉不住氣,沒看林海文都氣度十足麼?就好像張 從來沒寫過文章罵他一樣。
“來來,海文,程敦頤的《三陽帖》,沒見過真跡吧?這個帖,可以說是泰朝三百年第一行書了。”屈恆招招手,把林海文喊到身邊,一邊走一邊給他介紹。楚薇薇三個,就夾在一群著名人士里頭,緩緩走過一座座碑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