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榮華

第210章 秦王歸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痕線 本章︰第210章 秦王歸來

    邵言錦承認自己仰慕秦王妃。

    玉安郡主似笑非笑,俏臉扭曲得猙獰,而顧清漪除了短暫的驚訝後,什麼表情都沒有,她的無動于衷更讓玉安郡主生氣,她汲汲以求的感情被對方不屑于顧,反襯得她像是跳梁小丑一樣可笑。

    她也跪了下來,“外祖父,您讓人一查便知,秦王妃同樣仰慕邵言錦,兩人郎情妾意,秦王表哥又不在京城,才暗地里有了首尾,表哥為了差事出生入死,她卻在京城給表哥戴綠帽子,您一定要替表哥做主啊。”

    話里話外都是替秦王考慮,昭明帝原以為她們是找秦王府麻煩的懷疑消解了一大半,顧清漪雖然是秦王妃,但也僅僅是秦王妃而已。

    作為枕邊人,皇後對昭明帝是再熟悉不過了,她察覺到昭明帝的情緒變化,連忙說道,“陛下,玉安與勇毅候世子感情不睦,難免有偏激之言,誤會了秦王妃和世子的清白,臣妾找了秦王妃昔日伺候的奴婢,不妨問她一問?”

    “可,把人宣上來。”

    皇後的唇角噙著一絲笑,對著身邊的宮人說道,“去把顧側妃叫過來。”

    顧側妃,顧文茵。

    皇後胸有成竹,像是拿捏到什麼把柄,顧清漪的心直直地往下沉,自她入住表妹身子後,就把身邊人看管得很緊,除非含冬秋雁之流的心腹,否則不能近身,自然不會讓人知道私密之事,但是表妹之前的下人如何就不知道了,身邊有張氏安插下的人也說不定……

    顧文茵很快就來了,她大變了樣,並沒有新婦的嬌羞和幸福,眉宇間反而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郁色和陰霾,想來是在東宮過得不如意——且不說東宮已經有太子妃和史側妃,兩人的手段非同一般,顧文茵那點道行根本不能與之比擬,就說她進宮的時間也不對,最近太子因為賑災銀一事焦頭爛額,怕是也沒心思應付她,沒有寵愛的女人,在宮中生活有多麼困難,已經無需贅述了。

    顧清漪並不在乎顧文茵在東宮過得如何,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視線很快就凝固在她身後的一個綠衣宮女身上,那宮女低眉順眼,腦袋埋得很低,但她還是認了出來——她名喚春明,和含冬一樣是表妹的貼身丫鬟之一,後來不知怎麼回事被張氏帶走了,表妹並不知其中內情,現在看來,應是春明知道了些什麼。

    事實證明,她所料不差。

    待顧文茵規規矩矩地行了禮之後,皇後便與顧文茵唱起了雙簧戲,顧文茵非常配合地進行說明,“嬪妾身邊的宮女春明正是秦王妃昔日的貼身丫鬟,已經伺候了她六七年,後來因為知道不該知道的秘密,被秦王妃疏遠糟踐,嬪妾娘親不忍,便把她討了過來,後來當陪嫁和嬪妾一起進了宮。”

    皇後做出一副稀奇的樣子,“哦,你這宮女知道了什麼秘密?”

    “皇上,娘娘,您請看。”顧清漪從衣袖中取出一張詩箋,“秦王妃仰慕勇毅候世子,私底下寫了不少詩箋表達情意,有一天被春明不慎看到,才遷怒與她的。”

    詩箋被呈到皇後手上,皇後一看,唇角就挑起一抹笑,把它遞給昭明帝,“陛下,您看,這詩寫得還真是情真意切呢,看來秦王妃對勇毅候世子的感情也是感人至深呢。”

    昭明帝一看,臉色立馬黑了下來,把詩箋丟到顧清漪身邊,冷冷地問道,“秦王妃,你作何解釋?”

    詩箋輕飄飄地飄過來,落在腳下,顧清漪彎腰撿起,上頭是熟悉的簪花小楷,確實是表妹的字跡,里頭寫的是《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原本還沒什麼,但是表妹把邵言錦的名字也寫上來了。

    鐵證如山,不外如是。

    但又怎麼樣呢?顧清漪淡淡一笑,朝昭明帝服了服禮,“父皇,這詩箋的字跡是偽造的,上面並不是兒臣的筆跡。”

    “你胡說!”顧文茵第一時間反駁,“這就是你的字跡!你居然敢欺君,好大的膽子!”

    顧清漪並沒有理會顧文茵,而是平靜地看著昭明帝,一點也看不出心虛和膽怯,昭明帝眉頭一挑,道,“字如其人,既然秦王妃不承認是自己的字跡,那就重新寫一幅字。來人,筆墨伺候。”

    機靈的太監立馬呈上筆墨和書案,顧清漪沾墨,在潔白的宣紙上揮墨而就,寫得也是簪花小楷,同樣的一首《越人歌》,詩箋上婉約秀麗,帶著少女情絲的哀婉和自卑,但是顧清漪字跡遒勁有力,灑脫流暢,有闊達和釋然,從筆跡上看,分明是判若兩人。

    對比如此明顯,正如秦王妃所說,那詩箋是被人偽造的。

    邵言錦掩去心中那點兒不合時宜的遺憾,大大地松了口氣,但是顧文茵根本不相信,臉色鐵青,“不可能,詩箋上分明就是你的字,你肯定是改變字跡了,陛下,秦王妃故意欺瞞,請您明察。”

    “夠了!”昭明帝不悅地呵斥一聲,“大呼小叫像什麼樣子,你與秦王妃同為顧家姐妹,她洗清嫌疑,你非但沒有慶幸,反而死纏爛打想要繼續抹黑家姐的名聲,品行實在不堪。來人,把顧氏帶下去,朕不想再看到她。”

    顧文茵沒想到會有這個發展,嚇得臉色煞白,渾身酸軟無力,噗通的一下坐在地上,太監過去拉人,她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哀求地看向皇後,讓她幫忙求情。皇後正惱著呢,根本就沒理會,顧文茵心如死灰,終于意識到皇後只是把她當作棋子而已,現在她成為廢棄,自然就沒有了求情的價值。

    被皇帝厭惡的太子側妃,等待她的,將是萬丈深淵。

    顧文茵鎩羽而歸,顧清漪洗脫了嫌疑,但是玉安郡主不甘心,“外祖父,詩箋是假的,但並不代表她不喜歡邵言錦,沒有做出出格之事,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是證明!听說表哥被救回來後就受了重傷,精元不足又豈會懷孕?她肚子里的孩子,肯定不是表哥的。”

    一直沉默的承平公主也開了口,“玉安說得不錯,秦王妃乃皇家兒媳,卻不顧禮數,私自帶著幾十個侍衛私自出京,日日夜夜都待在一起,男女有別,豈不會有什麼不妥之處?可見她本性不安分,乘著秦王不在,與邵言錦珠胎暗結,也不無可能。”

    這母女倆睜眼說瞎話,顧清漪臉色如冰水般冷沉,“父皇明鑒,兒媳是在啟程回京後才懷上孩子,至今有三個月,回京途中一直待在馬車內,這一點李將軍和隨行將士都可以作證,回京後,兒臣直接回了秦王府閉門不出,連勇毅候世子的面都沒見到,哪來的首尾?請父皇替兒臣做主,還兒臣一個清白。”

    這種栽贓陷害的事,虛虛實實,根本說不準,是真是假全憑皇帝如何判斷,如果他相信顧清漪是清白的,那麼一切無憂,但凡他有一絲的懷疑,不僅孩子的血脈日後受到質疑,怕是連她都不能善終——敗壞皇室名聲的女人,豈能再留在世上?

    皇後也明白這個道理,方才雖然被顧清漪改變字跡逃過一劫,沒能把她一桿子打死,但是辦法還是有的,就比如現在,她向皇帝進勸道,“陛下,關于秦王妃腹中孩子是否是秦王的猜測,已經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若是不做出決策,怕是對皇家名聲有損,只是咱們也不知道秦王妃肚子里的孩子是誰的,胡亂判定也不妥當,依臣妾看,不若暫且讓她在宗人府待著,等到秦王回京,再問個清楚,您看如何?”

    宗人府是關押宗室的地方,說白了也是監獄,顧清漪進去待一陣子,且不說名聲如何,只是里頭的人動一動手腳,都能夠讓她小產,皇後這一提議,不可謂不惡毒。

    偏偏昭明帝覺得皇後的提議不錯,秦王妃在宗人府待著,可以向天下人表明皇家對血脈正統的重視,若秦王妃懷的真是秦王的孩子,等到秦王回來自然會大白于天下,也就沒有什麼名聲問題。不然就這麼放秦王妃回去,別人只當她的孩子沒有問題,等到秦王回來再發現不是,那一切都晚了。

    即便顧清漪還懷著身孕,但在皇家顏面這件事上,也是不堪一擊。

    顧清漪終于明白皇後設下這一局的深意,對方不在乎能不能給她定罪,能夠當場定罪是最好,如若不能,只需把她關進宗人府就足夠了——秦王府守衛森嚴下不了手,但並不意味著宗人府也固若金湯。

    對方想利用她和肚子中的孩子威脅秦王。

    顧清漪手腳冰涼,听著昭明帝冷漠無情的聲音在殿內響起,“秦王妃有孕,血統不明,為證清白,暫且關押宗人府,待秦王……”

    “不必要!”忽然一道冷凝的男聲打算昭明帝的陳述,字字錚然,“王妃肚子里的孩子,是本王的。”

    顧清漪霍然抬頭,看著逆光而來的高大身軀,頓時淚眼盈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喜榮華》,方便以後閱讀喜榮華第210章 秦王歸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喜榮華第210章 秦王歸來並對喜榮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