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榮華

第144章 使臣入京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痕線 本章︰第144章 使臣入京

    秀雲閣與素芳齋相距不遠,顧清漪想到許久未見的李娘子,決定順道去探望一番。

    她才剛踏入秀雲閣的門檻,櫃台後的許掌櫃就發現了,連忙與正在招呼的客人道罪,快步過去請安,“奴婢見過王爺、王妃娘娘。”

    “許掌櫃不必多禮。”顧清漪虛扶了一下,“我是來見李娘子,不知她今日是否當值?”

    “在的。”許掌櫃連忙回道,讓堂中的伺候奴婢去叫人,開始夸起李娘子來,“李娘子天分出眾,又勤敏好學,每日都待在繡樓與莫娘子學宮繡,如今已經學得幾分精髓了呢。”

    雖然不知許掌櫃的話有幾分水分,但听到昔日好友日有長進,顧清漪心中總是歡喜,便笑著說道,“李娘子生性內斂,勞煩你們照顧她了。”

    許掌櫃連道不敢,就在這時,許掌櫃方才在招呼的客人走上來見禮,待她抬頭時,顧清漪忍不住挑了挑眉頭,“好巧啊,原來是張夫人。”

    是的,此人正是李娘子前夫張靖文之妻,工部尚書庶女兆寧琦。

    兆寧琦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勉力笑著,“都怪臣婦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王妃娘娘,請王妃娘娘寬宏大量,饒了臣婦的無心之過。”

    秦王突然開口,“你如何得罪本王王妃?”

    兆寧琦被秦王的冷面嚇到,連話都說不清楚了,顧清漪也不想秦王多問,掩飾道,“事情已經過去,妾身已經不計較了。”

    她自然不計較,因為當場就出氣了。

    因為她的遮遮掩掩,秦王愈發好奇,萬能侍衛封鳴立馬現身而出,及時給自家主子解惑,“王妃娘娘當初與李娘子下山賣繡品,在錦繡閣遇上狀元郎張靖文和張夫人,雙方起了爭執。然後……”封鳴看了王妃一眼,見她正瞪著他,聲音微微一頓,連忙移開眼,繼續面無表情地說道,“然後王妃娘娘抄起衣架子,把張翰林的手打腫了。”

    許掌櫃驚訝地張大嘴巴,不可置信地看向柔柔弱弱的秦王妃,顯然沒料到看起來雍容端莊的王妃,也有這般悍勇之氣。

    唯一不覺得驚訝的當屬秦王,畢竟他是知道,自家王妃有著和桃花庵尼姑對打的前科,再打一位翰林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只不過她最近收斂了性子,溫順柔和,幾乎讓他忘記了她骨子里深藏的血性。

    不,或許並沒有,他的王妃,一直以來不都是在挑戰他的耐性嗎?當今世上除了她,怕是沒有其他人膽敢忤逆他了。

    秦王心里生出一抹奇怪的滋味,連看向顧清漪的目光都與以往不同,“前朝曾有傳聞,張翰林因受傷而錯過父皇的招侍,一直追悔莫及,原來是有王妃的緣故。”

    這是在調侃她嗎?

    顧清漪驚疑不定地看著秦王,試圖從他的臉上看出取笑的痕跡,然而他渾身上下都寫滿了冷肅,實在不像是會調侃人的樣子。

    她只好當作什麼都沒听見,轉而與兆寧琦說道,“我今日才知道這事,原是我魯莽了,還請張夫人替我向張翰林道歉,饒了我的無心之過。”

    兆寧琦自然不敢怪罪她,忍下滿腹的憋屈,虛情假意地笑著,“原本是臣婦與郎君有錯在先,不敢對王妃娘娘心存不岔。”

    “那我就放心了。”顧清漪微微一笑,“張夫人既是在秀雲閣定做衣物,便讓許掌櫃消去費用,權當是我的一點心意了。”

    秀雲閣出品的衣物和繡品珍貴異常,兆寧琦雖然是尚書之女,但下嫁給張靖文之後過得十分清貧,這次還是從嫁妝銀子中拿出一筆來定做衣裳,巨大的花費讓她心疼不已,此時得到免單,自是又驚又喜,連忙開口道謝,“臣婦謝過王妃娘娘慷慨。”

    傳聞秀雲閣乃秦王產業,如今一看,果然名副其實。

    這會兒李娘子也被奴婢帶了上來,她一看到顧清漪就露出笑容,“王妃娘娘,原本該我登府拜見的,怎好勞煩您親自來看我。”

    顧清漪扶住她的雙手制止她下拜,嗔了她一眼,“你我之間又何必客氣。王爺帶我上街,只是順道來看看你罷了。”

    李娘子這才注意到一旁的秦王和兆寧琦,臉色有些微妙,她給秦王見禮之後,視線就落在兆寧琦身上,再也挪不開了。

    兆寧琦既是尷尬又是不安,她料到顧清漪當了高高在上的秦王妃,還會與出身低賤的李秀蘭結交。她生怕李秀蘭會仗勢欺人,連忙告辭,“王妃娘娘,臣婦家中還有急事,只好先行告退了。”

    顧清漪犯不著刁難她,點了點頭,兆寧琦忙不迭地離開了。李娘子這才苦澀一笑,“讓王妃您看笑話了。”

    情之一事自古難解,只有當事人想開,旁人說什麼也是沒用的。顧清漪知道李娘子依舊有心結,拍了拍她的手,權當是安慰了。

    兩人才說了一會兒話,就听外邊一陣喧嘩,秋雁敲了熱鬧進來稟告,“王妃娘娘,是匈奴使臣進京了。”

    顧清漪驚訝地挑了挑眉頭,不自覺地朝秦王看去,秦王似是看穿她的疑惑,點了點頭,“使臣因故耽擱,至今才抵達京城。”

    他這半個月一直待在府里,竟是連匈奴使臣的消息都知道。

    這個想法只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之前听兵部侍郎之女李君如說,匈奴公主將會與大周和親,她心中好奇,便與李娘子到門口看熱鬧。

    匈奴使臣進京的排場並不小,街上盡是看熱鬧的百姓,秀雲閣自有小廝護衛,見她出來連忙清散堵在門口的人,顧清漪得以看清匈奴使臣進京的儀仗。

    約莫有十幾名身強力壯的匈奴人騎馬在前頭,墜在後頭的是六七駕裝滿奇珍異寶的車輛,兩邊各自有匈奴士兵守護。他們的穿著與長相和中原人大相徑庭,身上穿的是窄袖緊身的服飾,馬靴上、腰上都別著匕首,胸前配飾著各式各樣的動物骨頭,渾身充滿彪悍粗獷之氣。他們毛發旺盛,臉上大都留著濃密的胡須,眉骨很高,顯得眼窩深邃,五官粗獷而立體,特別是他們瞳孔的顏色,在陽光下竟是淡褐色的。

    都說匈奴人彪悍好戰,從這些侍衛來看,可見一斑。

    “王妃娘娘,中間那輛馬車上坐著的是不是匈奴公主?”李娘子好奇地問著。

    顧清漪的視線也隨之落在中間那輛馬車,不同于其他馬車的構造,這一輛馬車四面敞開,只留下粉色的紗幕遮蔽,里頭端坐著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根據傳聞,應該就是被送來和親的匈奴公主了。

    興許是听到街上的叫喊,匈奴公主忽而掀開紗幕,朝著外邊看來,一時間引起一陣驚呼,李娘子也忍不住驚叫,“她,她的眼楮是碧綠色的!”

    李娘子還算是鎮定,其他普通百姓已經在喊妖怪了。

    顧清漪不由搖頭,“無需害怕,匈奴人長相與中原人不同,這位匈奴公主乃皇室血脈,金發碧眼,實乃正常。”

    “真的嗎?”李娘子依舊驚怕,但看見顧清漪一派從容,也漸漸平靜下來,“原來匈奴皇室是這般長相,怪可怕的。”

    事實上,匈奴公主是頗具異域風情的美人。

    她並沒有完全具備皇室血脈,秀發是深褐色,高高地堆疊在一起,上頭點綴著寶石瑪瑙,貴氣逼人。她的膚色是牛奶般嫩白,眉眼立體深邃,碧綠色的瞳孔在陽光下閃爍著琉璃般的色澤,仿佛一只慵懶的貓兒一般神秘貴氣。她的衣服不像中原的襦裙,反而是上衣下裙,上半身露出大半酥胸,小腹也露出半截,垂墜的流甦半遮半掩,隨著車馬的晃蕩而露出瓖著珠貼的肚臍,恁的火辣誘惑。她是跪坐著,紅綠撞色綢帶系在她不堪盈盈一握的腰身,華貴璀璨的裙擺逶迤開來,風情萬種。

    不少百姓已經克制了心中的畏懼,直勾勾地盯著香車美人,特別是男子,已經目露垂涎之色,丑態畢露。

    顧清漪下意識看向不知何時走來她身邊的秦王,只見他同樣看向匈奴公主,目光深邃,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人群中爆發一陣驚呼,顧清漪抬眼看去,卻見匈奴公主不知何時朝她這邊看來,媚眼流轉著媚色,原本就嬌艷的容顏愈發逼人,像是勾人心魄的海妖一般迷人。

    她看向勾引的對象,如果沒有意外的,應該是秦王。

    顧清漪眉頭微不可查地一皺,試探地問道,“王爺認識匈奴公主?”

    秦王輕嗯了一聲,“曾在戰場上見過一面。”

    戰場啊。

    難道匈奴公主也可以上戰場嗎?

    顧清漪突然想起小時的志向,她曾想與父親習武,日後可以像父親、像已經戰死沙場的祖父叔伯們一樣,上陣殺敵,結果祖母和父親知道後並沒有感到欣慰,而是把她關進祠堂餓了一天,從那以後,她再也不敢說要習武上戰場的話了。

    直到某一日父親大醉,哭著跪在要他繼娶的祖母面前,“娘,兒子不孝,顏家到了兒子這一輩,要斷了傳承。”

    武安侯府上下,只有嫡出的顏舜華和顏舜英兩人。

    還是顏舜華的她躲在角落里,看著祖母用布滿皺紋的手擦拭著父親眼角的淚水,聲音前所未有地蒼老,“不生也罷,顏家世代忠義,豈能養著怯弱無能之輩?與其讓我孫子走上你們戰死沙場的宿命,倒不如不來這一遭,平白地受罪。”

    父親大哭不止,跪伏于地,“兒有罪。”

    直到此時她才終于明白祖母和父親的良苦用心,顏家已經死了太多的人,不需要她一介女流之輩再披堅執銳,浴血沙場。

    “王妃在想什麼?”

    顧清漪猛然回神,這才發現匈奴儀仗已然走遠,徒留聚集不散的百姓議論紛紛,而秦王若有所思,不知看了她多久。

    顧清漪勉強地笑了笑,“沒什麼。我有些累,回府吧。”

    “你不必多想。”

    秦王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話,顧清漪不解其意,但也點頭表示知道,上了馬車就閉目休憩,對于父親和祖母的思念卻綿綿不絕。

    此生再無相認之期。

    痛徹心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喜榮華》,方便以後閱讀喜榮華第144章 使臣入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喜榮華第144章 使臣入京並對喜榮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