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清炒油菜,一碟芹菜炒臘肉,一盆白菜炖豆腐,一盆鯽魚炖豆腐,兩小碟咸菜,一個面餅子,這就是鄭婉兒端出來招待于淇的飯菜。
憑心而論,這幾個菜不可謂不豐盛,尤其是新鮮的油菜跟芹菜,能在這蕭瑟的冬天里吃上這麼一口鮮嫩爽口的青菜,簡直不要太享受。這也更加堅定了于淇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想法——穿越者不享受生活,豈不是白來這一趟。
不過讓于淇不滿意的是,菜品的味道太單一了,缺少了許多種調料的菜品,按照後世的口味只能說是勉勉強強,不過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難得的佳肴了。一想到還有那麼多的調料沒有沒發現、推廣,于淇就深感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啊。
在吃飯的間隙,于淇也曾嘗試勸說鄭玄,讓他帶領他的四百多名弟子全部搬到黃縣去,于淇甚至承諾會專門為他們建造一座學院,雖然鄭玄最後還是拒絕了于淇的建議,但是于淇很明顯的能感覺的出來鄭玄的意動,所以在鄭玄拒絕了之後,于淇並未繼續強求,而是開玩笑般的說道︰“看來先生是看不上黃縣那個小地方啊,那等以後我主政齊國或者青州的時候,再請先生搬到齊國。”
“到時候我重修稷下學宮,讓先生出任稷下學宮的山長,那個時候,先生可不要再拒絕我了。”
于淇的一番話不僅緩解了飯桌上的尷尬,更是惹得鄭玄開懷大笑︰“哈哈哈,若真有那麼一天,老夫不勝榮幸。”
在鄭玄說話的時候,劉政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為于淇高興︰有這麼一個大宗師、經學大家支持于淇,于淇治政上的短板便會補齊。鄭玄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在年前他跟于淇兩人曾經就今年的計劃進行探討,按照兩人制定的計劃,今年一年,于淇要成為青州實際上的主人,擁有一州之地。若是這個計劃能夠順利執行,按照剛才鄭玄說的,他今年就能跟鄭玄“同殿為臣”。
吃過飯,鄭玄就把崔琰喊過來,把他推薦給了于淇,有了鄭玄的推薦,崔琰雖然不願意離開鄭玄,無奈也只能接受。跟崔琰聊了幾句,于淇發現崔琰這個人不太愛說話,基本上是問什麼答什麼,不過說話倒是挺中肯的。通過鄭玄的介紹,于淇才知道,崔琰是敏于行而訥于言,這讓于淇心中嘀咕不已︰難道學法律都這是這樣惜字如金嗎?他想起了後世他的一個律師朋友,說話也是蠻謹慎的,跟這種人聊天比較悶,尤其是剛認識還不熟悉的時候,所以聊了幾句,確認了崔琰的意向之後,于淇就讓鄭玄帶著他繼續去拜訪其他的弟子,不過在辭別崔琰的時候,于淇還是叮囑他,讓他把典籍、行禮什麼的時候收拾收拾,等過幾天離開的時候一塊打包帶走。
崔琰是第一個,卻不是最後一個,相比于那些熟讀經義的學子,于淇更喜歡這些“旁門左道”,尤其是喜歡墨家的傳人,他們可是這個時代生產力進步的保證。
讓于淇欣喜的是,鄭玄這里的墨家傳人還不少,當然了,墨家傳人可不單單是技術人員、是工匠,還有其他的種類,譬如注經釋義、譬如練武衛道。不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用在自然界合適,用在學派的傳承上也合適,諸子學派從先秦傳承到現在,不光墨家,除了儒學之外的其他學派都早已式微,注經釋義跟衛道者都十不存一,能存續至今的,都是各個學派中……怎麼說呢,更接地氣,更貼近民生的吧,畢竟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有一個儒學就夠了,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就只能走民間路線了。
踫到這麼多富有創造精神的墨家傳人,于淇欣喜的把他記憶里的東西拿出來跟他們描述了一番,譬如適合畜力以及人力拉動的曲轅犁,能提高播種速度及效率的耬車等等。這些人都是手工活經驗豐富,腦子特別活泛的,于淇連說帶比劃這麼一番描述後,他們就表示這些東西可以做,但是需要一些時間。
因為于淇提出的這幾個奇思妙想,墨家的傳人們對于淇的好感大升,甚至連發出“于淇這樣的才華不加入墨家實在是遺憾”,這樣的感嘆的都不乏其人。看的出來,這些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技藝上的墨家傳人對于投入自己的麾下並沒有太大的抵抗情緒,于淇自然不會放過他們,出言招攬一番之後,再加上鄭玄在一旁幫腔,這些更像匠人的墨家傳人便答應了于淇的招攬。
雖然招攬了他們,但是于淇並沒有像交代崔琰那樣讓他們收拾東西,而是讓他們繼續待在這里,並且給他們留下了聯系方式,承諾給他們的研究提供便利以及支持。不光如此,于淇還承諾,若是他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或者取得了成果,他將會視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給予不同的獎賞。
在接下來的兩天中,于淇在鄭玄的陪同下認識了目前在鄭玄座下學習的四百多個弟子,這四百多人里,若是按照文理劃分的話,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科生,所學習的內容都側重于經義,只有少部分人,譬如墨家、農家、商家等幾個流派的弟子傾向于實踐。
不過對于淇來說,不管是文科生也好,理科生也罷,都有他們可以一展所學的地方,治理地方基層,自然是文科生擅長的,而發展生產力,則是理科生的領域。
就像于淇招攬的一個名叫趙商的商家傳人,他提出的幾個經濟理論就連于淇都感覺眼前一亮,當即就把他招攬過來,跟崔琰一樣委以重用——授職少府史。少府史是主管郡守財務出納的官職,相當于後世的財務總監。作為實際上佔據東萊郡的之後,于淇把整個東萊郡的財貨都交給了趙商,讓他通過貿易經營來為于淇的發展提供財貨上的支持。
從正月初三來到這里一直到過完上元節,在這里待了十多天後,于淇帶著一支比他來時更加龐大的隊伍離開了這個河谷,踏上了返回黃縣的道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