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宗親們所說的那些理由能成立倒還好說。但那日孟府宴會的情況,大家也都看到了。如熙的表現並沒有給皇室抹黑,反而比謝雲柔謝初晴兩個還要亮眼。就這樣,淑慧長公主還想讓昭仁帝繼續虧待如熙,這讓他怎麼能忍得下去?
“淑慧啊,這樣的如熙,你們還要怎麼挑剔?雲柔尚且能得一郡主封號了,如熙她難道不應該得到自己該得的嗎?“
昭仁帝暗暗警告道。
這也就是現在開明的緣故,女性的地位有所上升,所以才能認為淑慧的女兒也是皇室,勉強封了一個郡主的封號。
這事要是放在華國以前,女子出嫁從夫,那謝雲柔,定然是要隨自己父親姓的,哪里還能用上皇室的姓?
淑慧長公主心中一緊,就又听到昭仁帝道,“朕顧念著父皇的臨終囑托,所以對你一再忍讓。但是這不是你得寸進尺的理由,如果你一再挑戰朕的底線,朕不介意做回違背先皇旨意的不孝子。”
“皇兄難道就不怕世人的流言蜚語嗎?”淑慧長公主問道,昭仁帝應該就是嚇唬她罷了,這麼多年,他不都忍過來了?要是此時將先皇遺命置之腦後,那就是世人都會唾罵的不孝子。
而昭仁帝想做一個明君,想在史書上留下美名,就不會拿她怎麼樣的。淑惠長公主自以為看透了昭仁帝“外強中干”的本質。
昭仁帝冷笑一聲,“淑慧啊,這麼多年,難道你還沒有看明白嗎?這世上最難掌控的,便是人心,最易引導的,卻是流言。”
先前就算沒有範家給的如熙這個身份,可是網上有任何關于她不利的言論了嗎?
沒有。
只要有足夠的掌控力,民眾的言論便會向著自己希冀的方向發展。
這麼多年,他願意忍,他這個妹妹就是高高在上的長公主殿下,若是他不願意了,那就什麼也不是。
淑慧長公主心中頓時驚醒,這麼多年,她明知道昭仁帝會不喜她的做法,可是卻依舊囂張,憑借的不過就是先皇對她的庇護。
如果昭仁帝連先父遺命都不顧及了,那自己還有何憑仗?
自己今日來,恐怕是失策了。
淑慧長公主只能訕訕邁出了宮門,自家的車子正停在宮門前的廣場上。
淑惠長公主近前,司機忙給她拉開後車門,讓她坐了進去。
等在里面的謝雲柔一看她臉色,就知道事情沒有成功。
本來她就不贊同這次讓母親過來,如熙想要皇家玉牒是不容易,可是取消她回歸皇室的資格,又豈是那麼簡單的?
目前為止,如熙非但沒有犯什麼大錯,反而因為賞菊宴的事情,名聲好轉了不少。
“如熙那個小賤人,究竟給皇兄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讓皇兄那麼維護她!”想起昭仁帝方才說出的話,淑惠長公主就有些不甘心。
皇兄包容了她那麼多年,無論她做什麼,也沒說過什麼重話。可就因為如熙出現了,才讓皇兄對她轉變了態度。
謝雲柔心中一跳,忙問道︰“皇帝舅舅都說了些什麼?”
淑惠長公主將昭仁帝的話說了,謝雲柔面色頓時有些不好了,“母親,往後您做事,可收斂一些吧。”
她早就看不上自己母親的行事做派,只是母親跋扈慣了,自己的話也听不大進去。
這次終于惹得皇帝舅舅放了狠話。
母親如何可不要緊,千萬別把她的郡主為給折騰沒了。
“早就知道讓他登基沒有好處,要是你小舅還在的話……”
“母親慎言。”謝雲柔面色不善的打斷淑惠長公主的話,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可是昭仁帝,而不是向來與母親關系親厚的小舅。
昭仁帝是與她們母女有隔閡不假,可只要她們不犯什麼原則性的錯誤,昭仁帝也奈何不了她們母女。
先前她出手對付如熙就是如此,拿不出什麼實證來,就算有人看出來她與如熙不和,那也只是一般的打鬧,誰也無法抹黑她謝雲柔分毫 。
可母親的話,要是傳到昭仁帝的耳朵里,那她們母女的好日子也算到頭了。
……
看著淑惠長公主走了,昭仁帝問向謝清淮,“如熙那丫頭呢,沒在你這里受什麼委屈吧?”
“皇姑一來,我就讓她回避了。”謝清淮答道,兩個人沒有照面,並沒起什麼沖突。
“你父皇一听說你皇姑來了這里,生怕她仗著輩分欺壓人,什麼都顧不得了,就趕來這里。”皇後解釋道,她雖然和昭仁帝說過要嘗試相信謝清淮,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好這件事,可是昭仁帝生怕如熙受半分委屈,這才著急忙慌趕了過來。
謝清淮理解昭仁帝的心情,就是他,也不忍心讓那麼聰明懂事的小堂妹受半分委屈啊。
當下對著屏風後面道︰“如熙,出來吧。”
如熙從屏風後面出來,見過昭仁帝和皇後。
“如熙多謝皇伯父的一片愛護之心。”那些對話,她全都听在耳中,有些感動于昭仁帝對她的維護。
根據剛才昭仁帝和淑惠長公主的對話,她也知道這麼多年昭仁帝明明不喜歡淑慧長公主,可是卻讓她活得十分得瑟的原因了。
先前網上都說,淑惠長公主是先皇最疼愛的一個女兒,看來不假,就是先皇去世之後,也給昭仁帝留下了遺命,讓他不能虧待淑惠長公主。
這本來是淑慧長公主最大的籌碼,可是淑惠長公主卻不知道珍惜,一再挑戰昭仁帝的底線,現在終于快將昭仁帝的耐心給消耗完了。
“孟府的事情,朕都已經听說了,如熙,你做得不錯。”昭仁帝對她很是贊賞,還記得初次見面的時候,他有些擔心這孩子沒有繼承恭王府的能力。
可是現在看來,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這孩子聰明伶俐,鐘靈毓秀,假以時日,定然可以交付重任。
昭仁帝注意到謝清淮專門為如熙安置的書桌,上面還擺著那些攤開的史書,笑著囑咐如熙,”你的情況,我從你父親那里听說了。咱們華國的歷史,特別是太祖的事跡,你還真應當通曉,好好學。“
如熙苦笑著應是,她真是給自己找了個難題。本來學習歷史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加適應這個時代,也沒有什麼強求的,現在倒好,昭仁帝和太子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那就變成了一項任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