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
一番重蓋過後,整個林家顯得更加大氣豁亮,就連面積都擴大了不止一倍。原先的閣樓也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成,書房臥室,會客廳堂應有盡有。林逸更是喪心病狂的單獨建了個廚房,而葛小六在他的淫威之下,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為師跟你說,這珠心算可是好東西,若是能練熟了,就連那些工部的官員也比不上你。”林逸躺在樹下的搖椅里,葛小六則是在一旁恭敬地打著搖扇,听著恩師的教誨。
不多時,韓虞帶著張老五進門,恭敬道︰“大人,張隊正來了。”
林逸仰頭看了看天色,不由得撇撇嘴,這張老五還真是準時,每次都趕著飯點兒才來。然後就是席卷整個餐桌。
好在大唐君臣素質略高,大家分桌而食,也不必光顧那些沒素質人的唾沫星子。
酒足飯飽後,張老五長長打了個飽嗝,這才道︰“大人,听說孫太守今日與眾官員商議,準備私下籌集潁州的賑災銀餉。”
呦呵?眾籌都整出來了!
林逸不禁疑惑,難道這些人都是大傻子?籌錢的是他們,但立功可不是他們,這不是給他人做嫁衣裳麼?又或是洛陽一脈的官員真的是團結一心。早已結下生死與共,托妻獻子之情?
林逸將信將疑道︰“回去之後嚴切注意府衙動向,若是他們籌到了錢,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本官!”
孫昭有沒有籌到錢不要緊,但重要的是這些洛陽官員的態度,若是他們真的寧願為孫昭自掏腰包。那便說明洛陽一脈遠比他想象地要團結,日後定然更是萬分艱險。
“下官明白……”
……
三日後,林逸得到了消息。
孫昭到底沒那麼大的魅力,洛陽一脈大大小小的官員,雷聲大雨點小。說是籌錢,三天也不過才拿出千百來貫。再到後來,哪怕是孫昭威脅要用洛陽庫銀賑災,也無人再願意多掏一分錢。
也正因孫昭實在湊不齊萬貫銀餉,潁州賑災一事也好作罷。盡管他猙獰的嘴臉足夠嚇人,但也沒膽子真的用洛陽庫銀賑災。洛陽大大小小的官員們,更是摸準了他的脾氣,皮球踢得溜圓。畢竟用自家銀錢給別人買功勞這種的事情,他們到底是干不出來的,否則那才真是大傻子 。
這讓林逸不禁想起千百年後的那位苦逼明皇帝-崇禎。當年崇禎寓意南遷,宰相馬士英進言‘南遷茲事體大,費需百萬兩之多’。可憐一代大明王朝,最後連百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尤其可憐?更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崇禎為了籌集南遷銀兩,委身屈尊拜訪臣府,到頭來卻仍被拒之千里,連家纏萬貫的自家國丈,都以囊中羞澀推脫,何其可悲?
這也讓林逸終于松了口氣,微微一笑︰“好戲要開場了!”
既然洛陽官場並沒有想象中的鐵板一塊,那就意味著這場戰役,林逸還是很有勝算的。還是那句話︰殺身成仁的勇氣他或許沒有,但也絕不失一戰的勇氣。
張老五頓時精神起來︰“大人有何吩咐,老五定當竭盡全力!”
自從孫昭上任以來,就連他這個七品武官也不得安生了,先是莫名其妙的被彈劾了幾次,又被孫昭以各種借口調離了府衙,如今更是混的連那些看菜市口的衙差都不如。
只是奈何之前站錯了隊,如今就算想回頭,那也是不可能了。先不說孫昭會不會接納自己,就只是林逸的那些小手段,都不是他能受得了的。
林逸敲打著案幾,悠閑的喝了口水︰“眼下還用不著咱們出手……”
果不其然,之後的一個月里,潁州太守關寶安以連發了十多封書信,目的只有一個,借錢!言辭更是懇切,幾近哀求。哪怕林逸早就將賑災的銀錢送去了,也還是差點被關寶安言辭中淒涼悲切的語氣給感動。
官場之上,演技的確是一項頂重要的技能。
孫昭很無奈,若是有錢,他定然會毫不猶豫的拿出來賑災,畢竟和前程比起來,銀錢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可問題是……他沒錢啊!
堂堂一個洛陽洛陽太守,竟也會因為銀錢苦惱,這讓他很難過,更是羨慕上一任太守尹未然,這孫子運氣太好了。
難過之余,孫昭也不得不回信給關寶安,並婉言拒絕了他的請求。關切同情的言辭絲毫不比關寶安遜色。
一連幾封信石沉大海後,關寶安終于還是向朝廷上述了,盡言幾罪絲毫不為自己辯解一分,更是婉言提到了孫昭在書信中所提到的“困境”。看似一封罪己奏,卻將遠在百里之外的孫昭牽扯其中。
如果孫昭知道關寶安會在奏折中這般‘關照’自己,相信定會感動得熱淚盈眶吧。畢竟躺著也中槍的人,這年頭還真不多見。
如此一來,朝廷自然也不好再過多責備什麼,畢竟天災無眼,又豈是某個人的過錯。只好安撫之後,又抽調了一批賑災糧餉。但是孫昭這個人,卻讓許多朝中大臣記在了心里。
雖說大唐王朝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已經趨于盛世。可地主家的余糧也不是說吃就吃的。之前有尹未然在,朝廷自然很樂意省下這筆開支,更恨不得天下官員都像這般,能夠互幫互助,自給自足。
而如今輪到孫昭,不僅沒有更進一步,反而還倒退回去了,這不僅很讓人懷疑。這孫子真就這麼困難麼?還是有錢卻不願為朝廷解憂?又或是能力有問題?還是人品有問題?
反正不管是哪一點,孫昭的結果都不會太好,雖也無過,但畢竟尹未然有功在前,這也就更顯出了他這個新任太守的無能。
……
幾日後,長安的傳訊不期而至,就那麼直愣愣的擱在孫昭的案幾上,看得他兩眼淚汪汪,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王八羔子!”
這是一封由三省六部正式蓋章的詔書,內容也簡單,只有八個字︰潁州大災,盡力援手!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其中包含的意義卻是太多了。朝廷並未明確表態,要求洛陽府衙賑災。可話里話外卻都透著火氣。
這還不夠明白嗎?朝廷生氣了,可生氣的不是潁州之災,而是孫昭的無能。不用想都知道,定是潁州關寶安向朝廷呈情之言中,捎帶手提起了洛陽那些‘見死不救’的同僚。
身旁幾個親信官員看完傳訊,各個心有所慮連忙詢問︰“大人如何?難道是我們沒幫潁州賑災,朝廷降罪了?”
可是想想不至于啊!還是那句話——潁州鬧災與洛陽何干?
孫昭可不是那些下屬,能做到一州太守之人,又豈會庸碌之人,冷著臉道︰“若是降罪倒好了,爾等以為本官願意做這洛陽太守麼?”
想想自己當初在遠洲時,雖只是一個四品都護,但日子卻過得舒心安逸。如今到了洛陽,看似繁華很多,撈金的機會也很多,可相對而言的風險更多。這才剛上任多久,就被朝廷那些大鱷惦記上了,若是長此以往,哪里還會有他好日子過。
雖然出身洛陽一脈,但孫昭可也不傻。如今他做得是大唐的官,就算是背後依靠著洛陽士族,但天下也仍舊是大唐的,胳膊擰不過大腿這個道理他比誰都明白。
可讓孫昭無奈的是,那些號稱‘天下文學佔九分’的洛陽士族竟不明白這個道理?明里暗里都是一味地想要與朝廷掰手腕,爭利益。其實他們那里是傻,反而這些人太聰明了,他們擔心李唐皇權會削弱家族的地位與統治,所以明知不敵也不能任人宰割,這是沒有余地的較量。
反正不管他們傻不傻,孫昭是不想再這麼跟著傻下去了。起身走向書案,圓滾的肚皮盯著案幾沉思幾分後,提筆寫下了兩封信。
“啟大人,你親自將本官的手信送去白家。就說賑災之事十萬火急,望眾位洛陽士族慷慨解囊、給予援手!”孫昭將信封交給下屬,言辭語氣甚是堅鏘,看得出來他已經打定主意了。
下屬接過書信,又看向另一個還未署名的信封,疑惑地問了句︰“大人這封信是寫給誰的?”
孫昭拿起另一封信看了幾眼,折好放進懷中,嘴角微微抖動了幾下,有些難看︰“若是他們當真見死不救,那就別怪本官不留情面了。”
……
孫老五依舊趕著飯點兒來到林家,依舊是蹭吃蹭喝之後,才意猶未盡的咂咂嘴,正色道︰“啟稟大人,听說今日長安來了一封詔書,之後沒多久,孫昭手下心腹啟東衡便去了白家。”
林逸早已慧然于心,把玩著楊玉環送與他的和田玉籽,幻想著那副豐腴飽滿的身姿,似有些心不在焉道︰“去吧,密切注意動向。”
張老五剛走,韓虞緊跟著從里屋出來,依舊很恭敬的站在林逸身後,不過言辭卻沒那麼刻板了︰“這個張老五信得過嗎?”
這些日子張老五來往林家的次數愈發的頻繁,之前還會刻意避開些耳目,到後來便是明目張膽的進出。也不知是林家的飯菜當真那麼誘人,還是他這個小小的武侯當真這麼忠心,總是能夠源源不斷送來消息。
PS︰照例舔著臉求收藏,推薦……真的很重要,各種票都很重要。謝謝大家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