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李教授的電話,我和大炮一起前往匯錦飯店,到了上次見面的地方。這次見面的還是上次那些人。李教授還是上前來和我們一陣寒暄,我們也不好說啥就假裝附和。
大炮四處張望,湊到我耳邊說︰“上次那個外國妞不見了。”
我微微點了點頭。
李教授讓助手從里屋拿了一張地圖,便走上前對我說︰“也許二位也知道,關于大西王張獻忠的墓地現在有很多說法。”
停頓了一下,又說︰“很多歷史記載張獻忠是沒有墓地的。目前關于其傳說現在最多的就是江口沉銀和西充鳳凰山。但是江口沉銀的遺址目前政府已經對其進行管制,我們沒有權利進行發掘。而關于張獻忠被清軍射殺在綿陽鹽亭縣鳳凰山一說,目前都沒有充足的史料加以證實。”
李教授又說︰“幾年前,我們從國外的一個文物商那里買到了由法國人維克多.色伽蘭寫的一本《中國西部考古記》的殘卷本。里面記述了其在川西考察的一些資料。”
“這本殘卷本里面有關于張獻忠墓的詳細記載嗎?”我和大炮一口同聲的說。
“這個殘卷本里面提到關于在川西綿遠一帶考察摩崖石窟的記載。”李桐突然說。
我和大炮都一驚。
“其中有一段記載是︰綿州沿涪江上行約50公里處,有高崖險灘,其山勢陡峭,有洞窟名為大西冢,在洞窟之中有諸多枯骨,穿明服,疑為大西王墓。”李桐又說。
“僅憑這些線索,也不足以說明張獻忠墓就在那里啊。”我和大炮一致認為。
“我們雖然研究了幾年,中間在不斷收集相關資料。但是目前的資料只是這些了,這就是我們目前僅有的線索了。不知道二位可以有什麼好的見解。”李教授無奈。
我和大炮都沒有什麼要說的。
“張獻忠這個老梆子,活著不知害死了多少老百姓,死了也不讓人省心。要讓我逮著了,非拿他的頭當球踢。要讓他知道咱們新社會對封建余孽的痛恨。”我悄悄對大炮說。
“七哥,我支持你。”大炮在一旁慫恿道。
我一下拍著他的腦袋說︰“光說不練,馬後炮,可恥。”
“七哥,說的是。”大炮摸著頭說。
我又對李教授說︰“我們是來配合你們工作的。一切以你們的安排為準。”
“小凌啊,我們這麼多人一起去尋找大西王墓太招人眼了。我們這邊我、小桐、小尹還有你和小陳,我們五人一起。這樣大家可以相互照應。”李教授客氣道。
“李教授,小尹是誰?我們怎麼沒見過呢?”大炮問道。
“小尹是我的我科研助理。他現在不在成都,等我們出發後他同我們會和”李教授說。
我和大炮都沒有什麼意見,反正經費也不是我們出。
“這次考察我們是一個整體。所以,我們需要對這次出行進行分工。小凌啊,通過之前的面試加之通過老楊的介紹,我覺得你可以擔任這次隊長。而我們就跟隨你,听你指揮。”李教授接著說。
“李教授,千萬不要這樣。因為我和大炮資歷尚淺,而且考古方面的我倆也是一問三不知。”我推辭道。
“小凌,讓你做隊長不是讓你和我一起考古的。你和小陳只需要負責大家安全就行。剛開始我也給你說過,我們看重的是你對尋龍分金術的了解。”李教授笑著說。
見李教授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也不好怎麼推脫,便對李教授說︰“既然李教授都這樣說了,我就暫時當這個隊長。”
旁邊的大炮,也摻和著說︰“七哥,我也覺得你挺合適的。”
我一腳踹在大炮屁股上說︰“怎麼哪里都有你的事?一邊呆著去。”
李桐走過來陰陽怪氣的說︰“你倆別高興太早,這才哪兒跟哪兒?”
大炮一听急眼了說︰“不行,你來。”
李桐接著說︰“我來總比你當跟班強。”
大炮還想擠兌幾句,我一把捂住他的嘴,讓他別說了。
我把大炮拉到一旁說︰“你一大佬爺們,跟一個外國妞杠上,至于嗎?”
“七哥,咱槍口要一致對外啊。咱不能被這一外國丫頭片子給比下去了。”大炮說。
“我這是讓你少犯錯誤,達到組織內部最大團結。再說了和她一般見識,豈不降低了炮哥的檔次?”我沒好氣的說。
“我們這次的任務是尋找大西王墓,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多多學習,爭取在行動結束的時候可以加深我們對川西文化的了解。同時,也要感謝小凌和小陳同志對我們這次活動的鼎力支持。”李教授走到正中間說道。
我和大炮在一旁跟著鼓掌。
“教授說話就是提氣,放心我們這次一定盡力保證大家安全。”大炮大聲說。
我在一旁尷尬的無地自容,恨不得打個地洞鑽進去,心想︰“你倒是不客氣。”
人員確定後,李教授回到辦桌旁指著剛剛拿出的地圖說︰“現在我們商定一下考察的路線。依據這幅古地圖記載,色伽蘭所說的大西王墓應該在綿陽江油與平武交界的地方。而這一帶雖然不如其他地方那樣山勢陡峻,但是一樣有很多地形險峻的地方。”
“听說三國時期鄧艾就是率領將士,從這一帶進入蜀地的。所以,足見其險要。”大炮在一旁說︰“想不到這妞懂的挺多的。”
“真人不輕易不顯山露水,這妞道行深著呢。”我悄悄對大炮說。
“什麼人的道行能高過我七哥?”大炮不以為然道。
我說︰“得了吧你,別只顧著拍馬屁了。小心拍自己頭上。”
李教授這時對大家說︰“既然我們的人員以及路線已經商定好了。那麼我們就訂在三天後出發吧。大家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準備一下。”
離開匯錦飯店,我和大炮回到住所。
大炮說︰“按我說,那李教授和外國妞指不定給咱們下什麼套呢。”
此時我回想起老楊之前說起的一件事,他們此行的目的不是為了什麼所謂的文化研究,而是為了找到定魂珠。想到這里心里有些煩躁,但是又想就見招拆超吧。如果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我們再及時制止。
想著想著,不經意間已經晚上十一點多,此時大炮正呼嚕正酣。我一腳把他蹬到一邊,自顧睡了。
第二天李桐打電話過來說,訂在第三天上午成都到綿陽的火車。讓我們及時準備下。我想這次真的可以欣賞成都到綿陽的景色了。誰成想,這次之後我對做火車都有陰影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