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八月末,經過了長達半月的趕造,故明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終于下葬,葬于明德陵,當然這只是下葬,還有後期的建造工程並沒有完工,按後世記載,這明德陵一直修了五年之久。
次日一早,已經在皇宮里行使了皇帝之責半月之久的朱由檢終于穿上龍袍,在眾侍衛太監的護衛下出現在太和殿。
待他坐上龍椅的那一刻,他再也不是那個曾經的歷史系的學生了,他是明朝第十七代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看了看殿下的眾臣,嘆了口氣道︰“眾卿平身。”
“謝皇上。”
這時,崇禎對殿下的大臣道︰“眾卿有事準秦,無事退朝。”
位于左側首位的黃立極走了出來道︰“啟秦皇上,您新皇登基,但後宮卻無主,當下最緊要之事,當速立皇後,以穩後宮之事呀。”
朱由檢听了,不解的問道︰“黃愛卿,後宮不是有朕之皇嫂在麼,何來沒主之說?”
他這不經意的一句話,下面的群臣卻是一片嘩然。
“哎呀,皇上怎可有如此想法呀,這先皇剛去,就要圖謀嫂子啊。”
“是呀,是呀,這可如何是好呀,先皇啊,這是大逆不道呀,簡直是道德倫喪啊。”
听著殿下亂七八糟,但都是一樣的態度,他圖謀他的嫂子,朱由檢大怒道︰“住口,爾等皆是飽學之士,怎可如此無恥,皇嫂乃是朕之皇嫂,有道是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今朕尚年幼,娶妻尚早,這宮中一切之事,皆由皇嫂一人獨斷,至于選後之事,當他日再論。”
這時,禮部尚書兼內閣輔臣施鳳來出列道︰“皇上,臣有本秦。”
“說。”
“皇上今年已十六,是為成年亦,何來年幼之說,且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做為君上者,更是如此,難道皇上想行不孝之政乎?”
朱由檢听罷,手指著施鳳來道︰“你,你胡說,朕怎可行不孝之政。”
“既然皇上不想行不孝之政,臣請皇上當立皇後,以鎮後宮,為大明社稷造福。”
朱由檢見拿他們沒有辦法,心想,你要立就讓你們立吧,到時候我不睡她就行了吧,哼跟我斗,我怕你們嗎?眼下當務之急是魏忠賢之事,不管他是忠是𠵆,他都得死,以安這幫文人之口,只能對不起了,魏公公。
“即如此,此事就交由你禮部去操辦吧,記住,一切從簡,絕不能勞民傷財,可明白?”
施鳳來大喜道︰“臣尊旨。”
擺平了此事,朱由檢又坐回了龍椅上,對殿下眾臣道︰“不知眾位愛卿可還有本秦?”
殿下卻是一片安靜,朱由檢也不想問他們了,就道︰“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
說著就站了起來,王承恩大喝道︰“退朝。”
乾清宮內。
朱由檢看著面前的曹化淳道︰“曹大伴,朕現在命你為東廠提督,司禮監秉筆太監。”
曹化淳听罷,趕緊跪下道︰“老奴謝皇上恩典。”
朱由檢揮了揮手道︰“好了,起來吧,都是自己人,你現在幫朕擬一道旨。”
曹化淳趕緊拿起筆,靜靜的等待皇帝的旨意。
“原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勞苦功高,朕念其功績,封其為文遠候,賜其蟒袍,讓他回鄉安享晚年吧。”
不一會兒,曹化淳就在聖旨上龍揮鳳舞的寫下了聖旨,由朱由檢親自蓋上了印璽。
待曹化淳離開後,朱由檢才對立于另一邊的文輔道︰“文輔,你去傳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馬上來見朕。”
“是,皇上。”
這時,一位宮女走了進來,端著一壺茶道︰“皇上,請用茶。”
朱由檢見她長得也是眉清目秀,一臉莊重的樣子,于是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啊?”
“回皇上,奴婢叫周玉鳳。”心中卻是想,這皇上是怎麼了,以前不是知道自己叫什麼嗎,怎麼今天又問起。
朱由檢听了,心下一動,周玉鳳,不正是朱由檢的皇後嗎,想了想道︰“嗯,你可是家住甦州?”
“是的。”
朱由檢點了點頭道︰“好,很好,承恩,擬旨︰甦州周玉鳳,品貌俱佳,封其為淑妃。”
周玉鳳听了,愣在了那里,腦子里是一片空白,完全不明白為什麼一下自己就成了貴妃了。
過了好一會兒,朱由檢才道︰“怎麼了,我的愛妃,愣著干什麼,還不快接旨?”
周玉鳳反應過來,趕緊跪下道︰“奴婢接旨,謝皇上。”
待那周玉鳳離開後,朱由檢才對王承恩道︰“王大伴,你去內閣傳旨,就說朕已經找到了合適的皇後人選,選後之事取消。”
“是皇上。”
內閣。
三位大學士正在商量如何在全國進行選妃這事。
“聖旨到。”
三人趕緊迎到門口道︰“臣等接旨。”
王承恩尖聲道︰“傳皇上口諭︰朕已經找到了合適的皇後人選,選後之事取消,幾位大人可明白?”
施鳳來听了,有些不解的道︰“請問王大伴,這皇上所選之人是何人啊?”
王承恩笑道︰“乃是甦州周氏之女,名周玉鳳,是位王府婢女,已經侍候了皇上一年多了,就在剛才,皇上封其為淑妃。”
施鳳來听了,一副捶胸頓足的架勢道︰“皇上呀,怎可如此草率呀,皇後乃是一國之母呀。”
其實他是心疼本來這次可以大撈一票就可以回鄉養老了,誰想到居然被取消了。
“我要見皇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