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生平一向自負,最喜歡的就是跟聰明人打交道,他更喜歡的是,在這種小小的斗智環節中,打敗平日里以聰明自居的魏忠賢、客氏等人。
胡子睿多聰明啊,此時便趨著天啟皇帝高興,將自己如何練兵,如何招人等等事情都說給天啟皇帝听,天啟皇帝听得“津津有味”,他這一高興,索性進一步表態道︰“由檢,你做的很好!今天听你的‘言談舉止’,感覺到你對如何冶國理政有自己的看法,你只管放手去做,你是朕選擇的皇位繼承人,朕會作你的後台,在背後支持你。”
兄弟兩人又談了很久,太監們幾次催促天啟皇帝就寢,他直到子時,才“依依不舍”地與胡子睿分別。,就在快要分別的時侯,天啟皇帝黯然道︰“由檢,你知道麼,朕的身體越來越差了,感覺已經命不久矣,“
胡子睿看到此時的天啟皇帝確實比上次進見之時,消瘦了不少,胡子睿雖然只是魂穿到朱由檢的身上,天啟皇帝一直以兄弟待他,又立他做皇位繼承人,“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心里也不好受,過了片刻才肅然道︰”陛下,你是不是對于你的病太過于悲觀了,微臣相信你的病會好的“
“由檢,你不用多說了,朕的病情朕自己知道;“天啟皇帝道︰”朕活不了多久了,朕選你當皇位繼承人,就是相信你會帶領大明王朝再度中興。“
胡子睿慨然道︰”微臣定不辜負皇上隆恩,願為大明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胡子睿在回府的路上,想著天啟皇帝給自己推薦的袁可立,這個人他還是很滿意的,在他看來,袁可立身上有幾個獨特的優勢︰
第一他既不是閹黨,又不是東林黨,兩邊都沒有站隊,而且他這個人為官清廉,能夠“以身作則”;第二袁可立這個人不像東林黨那樣只會喊口號,他曾經在甦州做過推官,有過豐富的冶理地方經驗;第三袁可立當過登萊巡撫,後來又當過兵部尚書,有豐富的對滿清斗爭經驗,而且他手下有毛文龍,沈有容這樣的干將,熟悉大海,擅長帶領水軍作戰;這樣一個人才,在原本的歷史中,卻一直被皇帝“投閑置散”,直至老死都沒有啟用,實在是太浪費了。
袁可立,你的命運和徐光啟等人一樣,也由本王爺來改變吧!
最近準備做的事實在是很多,胡子睿理了理頭緒,首要的還是按照天啟皇帝的意思,去天廄挑選馬匹。第二天一早,胡子睿便進宮接駕,可能是昨天熬夜之故,今天的天啟皇帝精神頭顯得不太好,他像昨天一樣勉勵了胡子睿一番後,專門指派了王公公和胡子睿一起去,天啟皇帝如此有誠意的要送馬給自己,胡子睿也不好再當面推辭了。
王公公全名叫王之心,身為太監,處于一個非男非女的尷尬地位,卻給他帶來了一個好處,就是讓他拋去一切的傳統道德觀念,勢利到了十分坦率的地位,雖然他早日里也參與了魏忠賢對付胡子睿的陰謀,並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不過,既然那是昨天的事情了,王公公的腦海里自動選擇性地遺忘了這件事,王之心這麼多年在皇帝身邊當差,一直屹立不倒的秘訣,是他從宦海浮沉中總結出來幾條原則,其中有兩條就適用于現在的情況。
一條是要和在皇帝眼前得勢的人搞好關系,一條是要牢牢記往重要的事情,不該記的事情要淡忘。
不要看這二條原則簡單,可是朝堂中的不少大官們卻做不到,這種糊涂官,王之心是堅決不與他們為伍的。
今天天啟皇帝讓他去陪信王爺到天廄挑選馬匹,王之心便立刻換上了一付討好胡子睿的嘴臉,立刻派兩名小內監去天廄那邊通風報信,他把胡子睿簇擁在中間,“喜笑顏開”地和胡子睿套著近乎︰”王爺,今日得到皇上的賞則,咱家能陪伴左右,也是一件光榮的事。“
王之心這番話可打著埋伏呢,如果胡子睿搭話,他不介意給胡子睿一大番恭維的話,在他的字典里,從來沒有什麼“食言而肥”的事,他的胃口一向很好,相信這次也一樣。
沒想到胡子睿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還記得昨天的事情,冷冷地說道︰”本王還沒有建立什麼功勛,就得到皇上的厚賞,實在談不上是光彩的事情!“
王之心沒得到意想中胡子睿的贊許,反而被奚落了兩句,他卻沒有灰心,仍然繼續恭維胡子睿道︰”王爺真是太謙虛了,萬歲爺最近精神都不太好,今天,你一來,萬歲爺就好了,還委托這麼多重任給你,還不是好消息麼?“
胡子睿仍然對他來了個冷處理,王之心看見這招失靈了,又轉換了一個話題︰“前幾天崔兵部(崔呈秀)家里辦酒席,朝堂的閣老都來了好幾位,還請了戲班子,他們‘吹彈歌唱’的十分熱鬧,崔兵部曾經‘拐彎抹角‘地問起過我,怎麼不見到王爺的大駕光臨。”
胡子睿對崔呈秀這個小人一向不怎麼感冒,明知有他家里辦酒席,就是詳裝不知的不理不睬,他冷笑道︰“那幾天本王府中恰好有事,故未曾前往。”
王之心一腔熱血的跟胡子睿套近乎,卻被胡子睿連著潑了幾盆冷水下來,頓時人也蔫了下來。
兩人就這樣沉默的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王公公“靈機一動”,想到了個胡子睿能夠接受的好題目。
“想我大明太祖皇帝建國之時,多麼重視馬政啊,御馬監掌管皇室用的御馬,太僕寺掌管著天下良馬,那時節真是好生興旺,常年保持著管理數萬匹馬的規模,現在太僕寺管理的馬,比起當年何止少了十倍。“
王之心概然道︰”太僕寺真正成了混日子的衙門,大小官員們遇到事情都只會敷衍了事,馬政的管理也是相當的松散混亂,白白浪費了朝廷拔給他們的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