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余亦凡那消極的模樣,余秋雨嘆了口氣,拍了拍余亦凡的肩膀。
“我們是盡人事以听天命,該做的我們都做了,剩下的看造化,至于余風表姐是否幸福看她自己。”
反正余秋雨覺得,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選擇的路負責。
就算這條路再難走,那也是自己的選擇。
余亦凡抬頭看了余秋雨一眼,面部表情上浮現出些許復雜。
是,生而為人,是應該為自己所選擇的付出代價。
看了余秋雨一眼,余亦凡低著頭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余秋雨沒有再管他,自己端著碟子走進了廚房。
嶺南百姓除了八卦,還比較關注農桑。
更比較關注獨自一個人包下了整座山頭的余秋雨和余秋雨的那座山。
開了春,入了夏,大家都以為余秋雨會猴急的馬上種植水稻,但是余秋雨沒有,她把稻田地養了一年,下一步居然是育苗?
有人悄悄地上山看了一眼,余秋雨的稻田地里無數的螃蟹爬來爬去。而稻田里的水稻苗生長的郁郁蔥蔥。
美中不足的是,余秋雨種植的稻苗有點短、有點小、有點黃。
嶺南百姓當地的規矩是,開春之後天氣差不多了,應該馬上種植水稻。
可是余秋雨卻沒有種水稻。
在無事生非的嶺南百姓眼中,余秋雨這麼做,委實有些離經叛道。
大家紛紛對余秋雨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余亦凡在處理公事的過程中沒有少听到嶺南百姓的議論和不解,說實話別說這些嶺南的鄉里鄉親,余亦凡也想不明白余秋雨是想做什麼。
開春天氣好了肯定要馬上播種,畢竟一年之際在于春,這是規矩,余秋雨這麼做確實是有些不符和規矩,雖然自己是嶺南知府,可是他現在也很為難,畢竟民俗規矩什麼的不可違背。
可是余秋雨並沒有把這些百姓不滿的議論和指責當回事,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听到身後這些百姓不滿的聲音。
余秋雨日日都會上鎮上買點菜什麼的,想來肯定也有所耳聞。
被流言蜚語擾的煩的不輕的余亦凡終于忍不住要和這離經叛道不走尋常路的妹子說道說道。
某日余亦凡處理完公務回來,回到知府衙門後院時,余秋雨還在廚房忙活著做菜,卻被余亦凡給叫了出來。
“秋雨,你先別忙,我有些話想對你說。”
余亦凡坐在余秋雨對面的椅子上,面上神色有些頹靡,似乎是在猶豫掙扎著說不說。
余秋雨知道他想說什麼。
“哥,你想說的話其實我知道,你不就是想問我,關于播種的事情嗎?”
看他那煩心的小表情,這麼一樁小事也值得余亦凡這麼憂心?
她這個已經當了知府的哥哥,未免也太過于在乎這些流言蜚語什麼的了吧?
這樣不好,真的不好。
余亦凡原本還糾結掙扎著怎麼問出口呢。
沒想到余秋雨倒是替自己把自己的問題給說出來了。
既然余秋雨已經把話給說開了,余亦凡自然也沒有為難下去的必要。
“對,秋雨,我確實想問你,現在你早就應該將水稻播種,還有幾個月就要收了,你怎麼佔著塊山頭什麼也不做?”
這有違規矩。
這句話余亦凡沒能說出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沒有必要那麼著急,我需要用一點時間做準備。”
余秋雨沒有解釋的太明白,解釋的太明白余亦凡也听不懂,畢竟這涉及了現代先進的知識技術。
“可是這鄉里鄉親可能容不下你這麼做,秋雨,哥哥不是要阻止你做什麼,可是你多少要顧及一下其他人的看法。”
余亦凡到底是個比較開明的好哥哥,不會真的去逼迫自己的妹子,溫言軟語的勸了幾句。
她當然明白人言可畏。
余秋雨點點頭,“我知道。”
就算真的有人對她的所作所為有意見,她也能想辦法替自己開脫。
畢竟,宋哲,趙至琛,趙雪疊,那是多麼好的借口啊。
送走余亦凡之後,余秋雨非但沒有按照廣大鄉里鄉親心中所期望的那樣,開始正兒八經的種植水稻,而是繼續研究起怎麼育苗來。
她需要讓水稻苗的生產標準達到現代的生產標準,在這一方面,她格外的嚴苛。
余秋雨久久不行動,自然是遭到了一堆人的反對。
余秋雨一直沒有把他們的反對放在心上,不過讓余秋雨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反對自己的居然是自己的大伯父。
她和大伯母關系不錯,對待大伯父自然是以禮相待。
大伯母知道余秋雨離經叛道,沒有按照農家人的規矩來種植水稻之後,在家里喝了會悶酒,最終還是按捺不住的來到了知府衙門的後院。
“秋雨,大伯父想問問你,這水稻,你到底打算怎麼種?”
余秋雨正在曬茶,大伯父一進門就有些氣急敗壞的質問她,這讓余秋雨有些愕然。
她被問得沒頭沒腦,自己現在也是一片懵懂。
“大伯父,我……”
余秋雨想解釋,但是大伯父卻打斷了余秋雨的解釋。
“被跟我說別的,秋雨,大伯父就問你句,你這到底想做什麼?你說說你,佔著一塊山頭,什麼也不做,而且你還浪費,按道理我們春末就得種水稻,可這都夏天了,你依然沒有種!”
原來是這樣啊。
余秋雨明白了點什麼。
看她大伯父這麼氣急敗壞的,應該是和余亦凡一樣,都被這些流言蜚語什麼的所影響了。
“大伯父,我沒說不種,你看離著秋收不是還有段日子嗎?你放心,我絕對能讓咱們嶺南水稻的收成翻一倍。”
余秋雨說的這話倒是讓大伯父產生了幾分好奇。
“你說什麼?你能讓水稻的產量再翻一倍?”
大伯父有些不敢相信。
就算是老天也也沒有那等信心說是可以讓糧食大幅度的增產,余秋雨年紀輕輕一個女嬌娃,哪來的這層信心?
可是余秋雨就是有自信。
“相信我,這話不是危言聳听,我是真的有法子,伯父若是不信,大可以和我一起,這個法子,我教你。”
大伯父被說得混混沌沌半信半疑。
余秋雨如此的有把握,想來是真的有辦法。
大伯父怒氣沖沖的來到了余家,卻又激動地離開了余家。
他並沒有對余秋雨發火。
這讓圍觀余家大伯父發火教訓余秋雨的圍觀群眾們很是好奇。
為什麼不發火?
余家那丫頭無法無天,為什麼作為余家最能當家說話的長輩居然沒有開口訓斥余秋雨?
要知道,想要教訓余秋雨,余大伯父是最合適的人,就連余亦凡這個嶺南知府也得給余家大伯父三分薄面。
大家都紛紛想不通。
沒有過多久,余家大伯父也放棄了插秧,也開始像余秋雨一樣,準備開始育苗。
為此,他還去了鎮上,買了一瓦罐蟹子回來。
他好像也被余秋雨給說動了,開始采用起余秋雨用過的法子。
這讓大家的心中紛紛產生了幾分好奇,余秋雨的法子真的那麼管用嗎?
而且余秋雨究竟是怎麼說動了余家大伯父?
他們有人想去問問余家大伯父,這到底是怎麼情況,但是卻又不好意思直接問人家,畢竟如果直接開口問會顯得自己有點別有用心,萬一余家大伯父想多了,以為這些流言蜚語什麼的是自己挑撥離間想要陷害余秋雨呢?
畢竟這些事情發生了很多次,余家人都變得比較多疑比較敏感了起來。
不過,這架不住有人想作妖。
余秋雨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他們一點也看不出來,但是,這總擋不住有些好奇心很重的人大著膽子主動去觸踫余秋雨的逆鱗。
余秋雨在家里給余亦凡準備做補品的食材,家中的門再次的被敲響。
有誰會敲門?
余秋雨整個人都是一種很蒙圈的狀態。
大伯父大伯母和自己是一家人,如果要來找自己,會在外邊呼喚自己的名字,自己也就听到了,李錦要是來找自己,她直接就不顧風度的踹門叫罵了,也不可能敲門。
至于這個在外邊敲門的人是誰?
余秋雨就忍不住要多想想。
“來了來了。”
余秋雨匆匆的放下食材洗了洗手,跑過去打開門。
開門後,外頭站了幾個青壯年。
他們一臉嚴肅,一臉鄭重的表情。
看他們的表情,應該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要商量。
他們看上去很認真,余秋雨也端正自己的態度,表現出一副很認真的樣子。
不然,怎麼配合演戲呢?
“各位叔叔伯伯,你們在這兒,可是有什麼事?”
那幾位叔叔伯伯相互對視了一眼,從里邊走出一個叔叔,他走到余秋雨面前,上下打量了余秋雨一眼,開口道,“秋雨,我听說你還是沒有播種,你們家佔著那塊山頭就是為了種著草玩的嗎?”
他們還是為了山頭的事情而來。
余秋雨感覺真是奇怪。
就算自己不租下這座山,他們也不見得會好好的利用資源,怎麼自己租下了山頭,他們卻指手畫腳的一堆意見?
真是讓人費解。
“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