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她都那麼大年紀了,都不著急讓別人給許配婚事。
現在她才十三歲,再過三年也就十六歲。
自然更加的不需要別人給許配婚事。
再不濟大不了到時候她跑路啊。
再者,余亦凡做官,稍微動一下手腳,說不定她能逃過這場災難。
不過,隨即余秋雨就有些釋然了。
自家兄長有點迂腐,加上又被禮教給荼毒的太深,所以難免的想法會和她們有所不同。
余秋雨覺得自己應該對余亦凡保持同情的態度,不應該笑話余亦凡。
“哥,我去看看水稻怎麼樣了。”
說著,余秋雨就用這個借口完美的開溜了。
余亦凡下意識的想要叫住余秋雨,似乎是想要訓斥余秋雨幾句,但是余秋雨跑的比誰都快,生怕還沒等自己出院門就被余亦凡給叫回來。
自家哥哥那唐僧似的數落,自己是不想听下去的。
余秋雨一出門,恰好遇上宋哲。
遠遠瞧見從街道的另一邊走過來的宋哲,余秋雨猜想他應該是來找自己的,下意識地就想要躲起來。
但是非常不湊巧的是,自己躲起來的這個念頭才從腦海中一閃而過,宋哲就看到了自己。
“哎,我有事找你哥哥,又不是找你,你跑什麼?”
余秋雨的腳步頓住,她有些尷尬的轉過身來看向宋哲。
居然不是來找自己的?
看樣子是她猜錯了人家的意圖,不過,猜錯人家的意圖後又被人家逮了個正著,這實在是有點尷尬。
她悻悻的轉回腦袋看向宋哲。
“你找我哥,什麼事啊?”
“還不是因為嶺南匪患的事情?這嶺南土匪猖獗,遲早是個隱患,要是他們知道咱們這種關系,等我們離開嶺南了,你說說,你會不會有危險?要是你因此遇上危險了,你說說,你能不能應付的過來?”
為了讓余秋雨心服口服的回來,宋哲非常貼心的和余秋雨解釋起來。
余秋雨這麼一想,其實宋哲說的也有道理。
要是宋哲離開了嶺南,她哥雖然空擔了個嶺南知府的名頭,卻是個文弱書生,身無長物,沒有任何本事,也不會調兵遣將的,止不住匪患,會不會把自己也搭進去?
想想余秋雨就覺得害怕,她瞬間就不想讓宋哲離開了,仔細想想,宋哲留在這里挺好的,能保護她,能幫助她哥哥處理一些事情,余亦凡雖然擔任了嶺南知府,但是有一些事情,余亦凡仍然不擅長處理,還需要宋哲幫忙。
經過一番天人交戰般的掙扎之後,余秋雨猶猶豫豫的走近宋哲。
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余秋雨已經畏畏縮縮的朝著自己靠近,宋哲的唇角彎彎,一個不可捉摸的笑容在唇邊蕩漾起來。
這到底還是個小丫頭,容易被自己的謊言給騙住。
想著,宋哲伸出手來揉了揉余秋雨毛茸茸的腦袋。
“乖,跟在我身邊你是不會有事的。”
余秋雨瞪了他一眼,她對他的這種脅迫表示不滿。
但是沒辦法,她愛惜自己的小命。
“你回到嶺南有一部分原因是需要治理匪患的對嗎?那你要好好地治理,一定要把匪患這個安全因素給徹底的消滅了。”
她不想被土匪無端的報復。
當然,她更加不想讓這個原因成為宋哲留在自己身邊的原因。
其實她並不討厭宋哲,不過是宋哲讓她有些不自在。
她沒有這麼近距離的和一個男人一起生活,更沒有近距離的去了解一個男人。
在前世是因為情殤,在古代還是未曾經歷。
不知道為什麼,在不討厭宋哲的情況下,余秋雨看到宋哲就有些不適應,有些不習慣,任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宋哲隨著余秋雨進入余家。
來見余秋雨是他的主要任務。
但是,他還有個次要任務,就是和余亦凡商量一下,如何治理嶺南匪患。
兩個人在談論嶺南的政務,余秋雨作為一個女孩子,是沒有資格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的,所以余秋雨主動退出房間,去給他們燒水煮茶。
幸好這幾日,經過余秋雨和烏雅影的努力,她們幾個把廚房設置在了外邊。
其實余秋雨當時把廚房搬到外邊來的目的很簡單,她是這樣想的。
若是在屋內燒火做飯,會產生油煙氣,要是余亦凡和余亦然兄弟兩個在屋內的話,會容易燻著他們。
再就是從室外到室內的走道有點窄。
她在屋內燒火做飯,而余亦凡和余亦然兩個人從外邊進來的時候,會容易被阻攔,過道擁擠,這實在是不方便。
所以,余秋雨才萌生了把廚房搬到外邊去的想法。
後來,她在儒食軒幫了幾次工,獲得了一筆銀子,然後她就用銀子來置辦了一下家具。
隨後,就把廚房搬出了室內。
此時余秋雨坐在北屋里,一邊燒火一邊泡茶,心中在暗暗地慶幸。
幸好她把廚房搬出了室內,否則要在屋里邊給他們燒水,那就有些尷尬了。
余亦凡還好說,自己時常煮茶,余亦凡就是這麼一日復一日的燻過來的,所以他能適應。
但是宋哲就不一定了。
宋哲是定北將軍府的三公子,從小身份尊貴,養尊處優的,哪里下過廚房?
所以屋子里的煙火氣息宋哲是一定受不了的。
慶幸完之後,余秋雨斜眸瞥見想要進屋去的烏雅影。
“吳雅姐姐,你先等一等。”
余秋雨起身,朝著她招了招手。
“怎麼了?”
烏雅影看看屋子,又看看在燒水的余秋雨,眼底劃過些許疑惑。
“你過來。”
余秋雨繼續和烏雅影招手。
“我哥他們在討論匪患的事情,咱們就不要過去摻和了。”
烏雅影哦的了然了。
“嶺南匪患?很嚴重嗎?”
這個問題吧,余秋雨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烏雅影。
她歪著腦袋想了半天,點了點頭。
“恩,听我哥的意思,蠻嚴重的。”
根據余亦凡和宋哲的態度,余秋雨不難猜出來,這件事其實是他們的心頭大患。
“嶺南……匪患。”
烏雅影似乎想到了什麼,遲疑了一下,呢喃著這幾個字。
“姐姐你是不是知道了什麼?”
余秋雨亦是好奇的看著她。
不知道為什麼,余秋雨有一種直覺。
烏雅影應該是對嶺南匪患有所了解的。
“是,我知道一些事情。不過你放心,我會和你哥說的,但是我得私下里找個機會。”
眼下不是告訴余亦凡的時候。
余秋雨眼眸微垂著,她本來好奇心作祟,也想問問烏雅影,嶺南匪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誰知道,居然被拒絕了。
余秋雨心中滿滿的失望溢于言表。
烏雅影以為余秋雨是心里邊有了疙瘩,急忙開口勸余秋雨道︰“你放心好了秋雨妹子,眼下真的不是合適的時機,再者,你哥哥對我有救命之恩,你又收留了我,我不會背叛你們的。”
余秋雨抬眸注視著她關切的眼楮,猛地點了點頭。
她相信烏雅影。
水稻的長勢正如余秋雨所料到的那般,一如既往的好。
宋哲來了嶺南那麼多日,就是為了這些水稻。
如今見到這水稻的長勢如此的好,頓時歡呼雀躍。
他急急火火的寫了封信,把這邊水稻的情況告訴了遠在京城的趙至琛。
余秋雨看到宋哲這麼高興地模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水稻種植技術夾雜了雜交水稻技術,在現代已經很流行了,當時他上大學的時候,老師還把雜交水稻列為背誦和研究的要點。
她不過是把她在現代在大學所學習的知識又重新的列舉了一遍而已。
所幸的是,她在學校還勉強能稱得上是個學霸。
她所學的關于雜交育種的知識還並沒有遺忘。
望著一望無垠的稻田,她有幾分感慨。
還好,來到古代,她還能有一項賴以生存的絕招。
要是她無一技之長,恐怕也很難帶著余亦凡和余亦然走出困境吧。
想著,余秋雨找了一個干淨的地方,坐了下來。
她歪著腦袋看著山間蓊郁的綠樹,有些惆悵。
就是不知道眼下這到底是福還是禍?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
她自個兒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判斷這件事。
不過,她向來堅信既來之則安之的原則,反正運氣再差不過是一死,或許死了奪舍的靈魂就會主動離開自己的身體,她就可以回到屬于自己的那個時代,讓古代的一切成為一場夢,她帶著這個夢,回到現代去安靜的生活。
運氣好的話呢,或許能飛黃騰達。
巧合游古代,隨時泡美男,榮華富貴享,作威又作福。
多好啊。
想著想著,余秋雨的惆悵就消減了大半。
她既然沒死在現代,在古代重生,就應該好好地生活,好好地享受老天爺賜給她的另外一次生命。
她去想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干嘛?
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想著想著,余秋雨起身,大剌剌的伸了個懶腰。
山間空氣清新,真好。
擁一座青山,享自由于終老,這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為了這個夢想,她要努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