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肆二章 劉成梁北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余生風起 本章︰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肆二章 劉成梁北上

    順漢江而上,風小的時候需要雇佣岸邊等活的縴夫。

    李響乘坐的小船,在碼頭邊幾個力夫的拉動中,慢慢靠岸。

    幾天前,李響到達丹江口,叫出大貨棧的趙伯親信,秘密檢查了貨品的儲藏運輸情況。當時又听到一些劉氏親族的傳言,李響很無奈,“好好做富家翁不好麼,非要連結外人作死,蛇吞象啊,真以為士紳大戶好相與的?”

    劉元、劉盛兩兄弟,只剩一個直系親人,也就是劉元的女兒劉小慈。得到劉成棟關于劉小慈和李響的某些許諾後,劉家兩兄弟大喜過望,堅決站在李響和劉成棟一邊。

    收到李響的密信,劉小慈立即行動,把自家工坊中姓劉的人遷到丹江口,和劉德成的家人住在一起,嚴禁他們和那七戶接觸。

    丹江口新開了一家醫館,是醫衛處的產業,劉小慈便每日里行醫,眼巴巴等著李響回來。

    李響查看過庫房和賬目,便密約劉小慈。

    江邊太冷,又怕暴露,李響便留在室內,親手給劉小慈下廚,犒勞了這位門生兼屬下。

    劉氏親族的問題解決後,劉家會徹底失去一家獨大的可能,莊民也就放心李響多一名姓劉的妾室。不然的話,劉氏親族依然強勢,李響又有劉素素作為正妻,任誰也不放心劉小慈進莊主的門。

    劉成棟也不忍見兩位同族兄弟,每日里為劉小慈的事情唉聲嘆氣,只好答應讓劉小慈也進李響的門。拉攏和妥協,劉成棟難以免俗。

    在大周,類似李響這樣的人,三妻四妾實屬正常。李響出于種種考慮,又見劉素素不反對,只好默認下此事。只是劉小慈曾經是他的門生,李響感覺怪怪的。

    劉小慈單獨和李響待了大半日,心滿意足之下鼓足勇氣,送李響上船時,紅著臉說︰“莊主?”

    “嗯?”

    “當時在蒙學,小慈從沒行過拜師禮,所以,所以……小慈不算莊主的門生。”說完這句話,比劉素素小兩歲的劉小慈便提著湖藍裙,飛快跑遠了。

    明月集碼頭,喧囂震天,李響從回憶中醒來。

    明月集的主街道呈西北-東南走向,最大程度上滿足貨物吞吐的要求。

    街上熙熙攘攘,酒肆、客棧、妓樓的吆喝聲不絕于耳,商鋪貨棧的掌櫃管事迎來送往,最忙碌的還是伙計們,幾乎跑斷了腿。底層的力夫縴夫,還有腳幫船幫,卻巴不得明月集更忙碌些,他們這些苦命人,也好多賺些銀錢養家。

    眼見主公居然不避諱臭哄哄的腳夫力夫,被踫到也不以為意,成江海暗道一聲佩服,“不愧是主公,這等心胸,這等豪氣……不過,主公在明月集,也搞下好大的事業啊!”

    李響穿著荊湖商戶最喜歡的綢袍,頭戴冬日里常見的豪華暖帽,遮蓋了大半面龐。身邊有五人守著,不遠處還分散著扮成商隊護衛的二十名親衛,十分安全。

    七拐八拐,李響和成江海來到一所新宅院的後門,親衛上去敲門……

    “什麼?梁叔走了,還是剛剛走的?”李響差點噴出茶水,不可思議地問梁叔留下的親信。

    被梁叔撿回來養大的親信哭喪著臉,結巴道︰“梁叔,那個,不想被七戶劉家利用……只好北上,那個,到金國和蒙古看看。”

    李響眼楮瞪得老大,身披黑袍的成江海渾身一震。

    李響揉搓著手指,問梁叔收養的這家伙具體情況。

    梁叔的這位親信十分年輕,做事也很可靠,按著劉成梁的囑托,一五一十地回答。

    劉成梁沒有一個人北上,他拉上了幾個老兄弟,多是姓劉的,還從流民中招收十來個好手。他要跟著武裝商隊穿過秦嶺,先到商南,然後向北,再向東到洛陽,等于是把明月莊現有的秦嶺通道探查一遍。

    然後由孟津渡口過黃河,一路穿過河東北上,到達遼國西京大同,而後擇機前往金國佔領區。計劃到此為止,漠北那地方的消息太少,劉成梁也只能出了大周再做打算。

    李響很感動,梁叔這是為了自己和劉素素,為了明月莊,去探查女真和蒙古了。明月莊遠沒有達到,能夠把手伸到大周之外的層次,梁叔這也是無奈之舉。

    李響又很頭疼,擔心梁叔有危險。身手再好,江湖經驗再豐富,斥候經歷再長,也抵不過深處狼窩啊。劉素素只有劉成棟和劉成梁兩位近親,要是劉成梁有了什麼危險,她的小心髒受得了?

    人都走了,李響知道自己勸不回那個倔老頭,只能在其他方面補償一二。

    作為莊主,李響打算把親近劉成梁的劉姓人家遷到後山,讓他們避過接下來的動蕩,免得被劉氏親族連累。劉成梁從流民中招收的好手,肯定是九死一生,李響要把那些勇士的家人全部遷入明月莊,直接給與黃色戶籍。

    劉成梁沒料錯,李響听到劉成梁離開的消息,果然要把趙伯調到明月集,緊盯對明月莊有敵意的外部勢力。莊內的監視工作,自有人接手,劉成梁留下的親信和成江海也要負責一部分的莊內工作。

    處理好梁叔離開的善後工作,李響談到了他來明月集,最關心的正題。也就是劉氏親族,特別是劉夏都代表的那七戶,欺壓莊民、倒賣機密、搶奪利益的事情。

    梁叔留下的這位親信,一著急就結巴,念著劉家“罪證”的時候更是如此。

    李響心頭的火往上冒,奪過情報自己看,讓說話老是“那個,這個……”的家伙忙去,心里打定主意,以後那家伙在秘密名單上的化名就是“那個”。

    屋里只剩兩人,成江海打趣道︰“梁叔留下的這位親信,倒是老實,做事很認真。”情報的分門別類是技術活,更是辛苦活,成江海如此評價那位同僚,也算是新人賣好。

    李響哼哼兩聲,“听梁叔提起過這廝,打小一著急就口吃,怕是不能放到外面干活。讓他在莊里待著吧,總不至于虧待他。”

    說完,李響便和成江海仔細查看某些人家的“罪證”,越看越是心驚。

    還沒看到一半,成江海已經打定主意,不摻和這次清算了。按照主公的脾氣,明月莊這次會有不少人倒霉啊!

    “自己剛來明月莊,還是低調點好,犯事的人家畢竟和其它人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成江海心里想到。

    李響已經在明月集查看過去幾個月的詳細情報,錯過了晚飯,缺少了李響的“李響一行”卻還沒到南陽。

    救濟流民的工作,消耗了劉素素一行不少時間。隊伍中多出了一百七十名孤兒,這個數字每日里都在增長。

    劉素素每日都和李響溝通消息。

    她知道,到南陽之後,李響不在大隊人馬中的秘密便會立即告破,所以更加不著急,隊伍的行進速度變得更慢。

    為了盡可能不暴露,李響“臥病”的馬車,每頓飯都不少。受益于此,小姜蘭和馬朝北不用和其他人一樣米糧減半,每頓都有加餐。

    小姜蘭鼓著嘴巴,幸福地嚼著,劉素素忍不住捏她的小臉兒。小姜蘭嗚嗚囔囔地,問道︰“李響叔叔不在馬車里,為什麼不能告訴其他人呀?”

    馬朝北從不放過搭訕小姜蘭的機會,抹抹嘴上的油,“不能讓壞人知道,李響舅舅要去對付壞人。”

    劉素素夸贊馬朝北聰明,十歲出頭的少年摸著頭,嘿嘿地笑著。小姜蘭嘟嘴,抱著自己的碗轉動位置,不理討厭的馬朝北。

    姜竹姜書兩個到汴京之後,便跟著武僧打熬身體。他倆被李響看上,得到了前往明月莊的機會,但這兩個正值囂張的年紀,在路上哪閑得住,不止一次和同行的少年打架,還叫囂著要“一個打十個”。

    流民孤兒的加入,徹底改變了姜竹姜書。

    看到瘦骨嶙峋、餓得只剩一口氣的流民孤兒,看到拋下孩兒、奔向黑暗的流民男女,不堪的回憶浮現兩人腦海。他們在北地,見過更慘的,正因為慘,所以兩人選擇逃避,不想面對那樣的過去。

    現實擊碎了姜竹姜書的保護膜,兩人見到令副父親撞死石頭上的一幕,決定做些什麼。

    姜竹和姜書換上沙彌服裝,把剩下的衣服交給孤兒,先是為令副父親超度,又親手埋下了令副的父親。

    兩人不再吃肉,每日里也只吃一頓,看到尸體便上前超度。于每日的超度中,大相國寺高僧講的奧義不再晦澀難明,姜竹和姜書越來越瘦,眼楮卻越發明亮。

    姜蘭踮著腳尖跑過來,把兩小包熱乎乎的飯食交給姜竹姜書,便又踮著腳尖跑掉了。

    姜竹和姜書忍著口水,把兩個加過肉汁的飯團交給令副和陳慶庚。令陳兩人顯然不是第一次吃,客氣兩句便接下了。

    陳慶庚只比李響小三歲,令副卻和馬朝北同歲,兩人問過姜竹和姜書,為何他們不吃?

    姜竹和姜書回答︰“從汴京到明月莊,有人在趕路,我卻明白這是一場修行。也許,以後不會有這樣的修行了,所以要很認真。”

    小姜蘭躲在不遠處,又看到了姜竹姜書兩位哥哥,把飯團交給他人的場面,問劉素素︰“兩個哥哥都瘦了,怎麼自己不吃?”

    劉素素摸摸小姜蘭的辮子,皺眉思考一陣,展顏道︰“不愧是圓智大師提點過的,這兩個家伙啊,在修行。”

    快到六歲的小姜蘭似懂非懂,“姜蘭不要加餐了,姜蘭要和那些孤兒吃的一樣,姜蘭原來也是……李響叔叔的飯團,給小弟弟,小妹妹吃。”

    劉素素抱起小姜蘭,在隻果臉蛋上親了一口,多懂事的小姑娘!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勛陽布衣》,方便以後閱讀勛陽布衣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肆二章 劉成梁北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勛陽布衣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一肆二章 劉成梁北上並對勛陽布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