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月世界的商人在大周各個大城,尤其是泉州,有自己的落腳地,蒲家更是在福建組建了彎月商會。
盯上姜芝姜蘭姐妹的大胡子商人,正在鯨蠟的白光照映下寫著蝌蚪文,向蒲家急報大相國寺的新情況。萬姓盛會的組織方式,和其蘊含的經商智慧佔了八成篇幅,剩下的是分析建議。
五聲暗含節奏的敲門聲響起,一個蒙面的精壯矮個男子靠近,停留在陰影中。
“阿卜費斯大人,那兩個小女娃在大相國寺東北角的普靜庵,據說是圓智和尚從塞北帶回大周的。大的叫姜芝,小的叫姜蘭,需要屬下直接……”那位蒙面漢子嗓子破風,聲音尖利,任誰听到都不舒服。
阿卜費斯放好筆墨,搖搖頭,“暫時不要惹圓光圓智兩個異教徒,他們該以火焚燒罪孽,向真神懺悔,但不是現在。”
“繼續盯著普靜庵,這兩個尤物我要獻給大公子,換取大公子的友誼,好讓我在泉州立足。退下吧,讓杜拉大掌櫃到我這里一趟。”阿卜費斯說著流利的大周官話,乍听之下,居然比某些士子還標準。
“遵命!”蒙面漢子恭敬地行禮退下。
“今日看到的種種手段聞所未聞,漢人雖腐臭軟弱,但人才濟濟。”
“汴京大有可為啊!彎月世界的先哲曾言,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果然不假。”
“真神在上,阿卜費斯作為真誠的僕人,將用您的仁慈與光明,驅散異教徒心中的邪惡……”剛剛還一臉睿智的彎月富商,如今卻跪在地上,虔誠參拜。
萬姓盛會第二天,太陽掙脫河面的束縛,將橘紅的晨光灑向汴京城。李響打了個寒顫,早早醒來。
李響來到汴京之後,幾乎一刻未曾停歇,誰讓他要為太多人找活路呢?之前一直晚睡早起,睡得死沉死沉的。
許是長久的謀劃終于開始有成果,李響心中一片放松,睡眠質量更好。看著雙腿間頂起的濕漉漉小帳篷,李響只好換上一條,然後洗臉刷牙,開始晨練。
明月莊公中出資,在汴京城的西邊、南邊和東邊不足百里處,安排了落腳地,先由熊成武、成江湖、楊建川和秦鐘輪流看守。
萬姓盛會開始,李響把秦鐘四人調回汴京听用,未嘗沒有讓幾個門生見見世面的意思。
張清平和楊營東出城,帶著明月莊分批派來的“莊丁”,鎮守城外據點。這兩個中年漢子對萬姓盛會興致缺缺,對莊主調他們出城的安排沒有任何怨言。
從明月莊過來,幫助流民建立作坊的匠人,需要張清平二人保護。從流民中挑選的青壯好手,也要經過兩人的初步訓練,才可以跟著商隊,前往明月莊入籍。
流民中的匠人、會計、讀書人,和其他一技之長者,也要在二人把守的據點學習兩周明月莊律令,才可分批前往勛陽。
晨練結束,李響和劉素素一起吃早飯。
見劉素素眼楮撲閃撲閃地,李響咬著小咸菜,問道︰“怎麼了?”
劉素素囁嚅老半天,才紅著臉說︰“那個,你能不能陪我去萬姓盛會?”
大周的封建禮教還沒發展到極致,吃人的時候多少講究點吃相,但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已有很大效力。
李響和劉素素還沒成親,居然一起逛街,還是劉素素親口提出的。換成小富之家,或秀才以上的人家,劉素素被人鄙視是免不了的。
劉素素的母親是書香門第出身,如今又有馬如蘭的指點,知曉一些“規矩”,所以害羞忐忑。
但劉素素在山上的時候,一直和李響在一起。如今到了汴京,她卻只能和李響在用飯時說兩句話,難免委屈。素素做出一副“我就隨便說說,不答應就算”的表情,但喝粥的速度卻把小心思暴露無遺。
李響很快想明白這一切,他才不會管有沒有人說閑話。笑話,老子可是逐步控制秦嶺的男人,會在乎閑言碎語?!
但李響故意逗著劉素素,做出凝神思考的樣子,好似很難下決定。直到劉素素不時往這里瞟幾眼,李響才說︰“你先跟著大姐去逛佛堂閣樓,里面有很多好東西,中午去……”
早飯用罷,劉素素興高采烈地去找馬如蘭,匯合姜芝姜蘭後,便殺向大相國寺。
李響帶著躍躍欲試的秦鐘等人,帶上被老媽扔下的馬朝北一起出發,成江海披著大袍子跟在後面。
萬姓盛會第二日,大相國寺南門。
今天過來的達官貴人明顯多了一些,但因為走的路線不同,倒是一點不擁擠。看到門口的那個功德箱,李響有些哭笑不得,這不是擺明了殺富濟貧?
經過連夜調整,第二天的萬姓盛會,流程更加流暢,各種安排也更合理。
因為大部分店家接過了炭爐,也開始提供熱茶,設置在路中的分茶點只留下三個,剩下的改成雜耍表演,熱鬧至極。
第一天發生了點小情況,僧人向分茶點送熱水的時候,有幾個百姓被燙傷,所以第二天的熱水會由專門的水車去接。
一路向前,很多店家都派人在路上分發小竹片,也就是所謂的“名片”。也就是在汴京、泉州和廣州這樣的大城,名片這種稍微超前的東西才有大用。
大半店家連夜換上了大牌匾和大旗子,紅藍綠紫的彩旗飛舞,陽光也隨之被甩成碎片,掉落在人群中。
伴隨著百姓的歡呼和店家的叫賣,雜耍藝人的動作在李響的眼中變得很慢。
一個小男娃在母親懷里不安分,老是想摸一下雜耍藝人的道具,被母親打了小手,嘴巴開始顫抖。
一個剛成親的小娘子拿著一把花紙傘,剛剛打開,便被路過的一家人撞個趔趄,旁邊士子模樣的丈夫伸手去扶。
一個雙手粗糙、雙臂結實的碼頭縴夫,給年邁的爹娘買了蜜餞,老人家開心地眯起眼楮,正把一塊兒最大的遞給孫孫。
過青磚凹凸不平處,李響被絆了一下,回過神來。順手用寬大的衣袖擦過雙眼,“怎麼會流淚呢?明明是盛世浮華的景象,我應該開心啊,這里也沒風沙啊……”
跟在後面的熊成武等人沒有察覺到異樣,只有成江海若有所覺。地上的淚痕迅速消失,李響一行人繼續向前。
時間接近中午,李響等人終于來到手執請柬才可進入的佛堂樓閣。楊建川那幾個山包子跑去看珍奇異獸,只有馬朝北跟著李響走進寬敞的樓閣。
外寺最大的這棟三層閣樓,向來是吸引達官貴人、富紳豪商的主力。但這棟閣樓在第一天,保持了和過去幾次萬姓大會相同的布置,很多大戶眷屬對此非常失望,尤其是和百姓參觀的區域做對比之後,“居然比不上平頭百姓逛的那條長街?!”
圓光方丈對此心里有數。萬姓盛會第一日的夜里,大相國寺監院指揮僧眾,對佛堂樓閣進行了大整改。圓光大師打定主意,要用反差感挑起富戶貴人的興趣,于是馬朝北便見到了終生難忘的場面。
其實,第一天的佛堂樓閣到處都是伏筆,不然也無法在一夜間完成大變樣。
大閣樓的第一層以珠寶首飾為主。看似常規,但店家都在檀木大桌圍成的小圈子里接待貴客,很有李響原時空中,那種高級珠寶市場的味道。
大蠟映照著檀木桌上的珠寶。珠寶沒顯得艷俗,卻添了幾分嫵媚,于裝飾考究的閣樓中更顯華貴。
有比馬朝北胳膊還粗的象牙,看得馬朝北和李響一起流口水。有彎月商人拿出的拳頭大瑪瑙,在鯨燭的照耀下,盡顯光怪陸離。還有整體鏤空的金步搖,以金銀絲線穿珍珠制成,上面的蝴蝶似在繞花起舞。
馬朝北突然意識到,這麼大的地方居然很暖和,感覺很神奇,抬頭問李響舅舅。
馬朝北跟著李響,走向閣樓中央,走進錦衣華服圍成的圈子,居然發現一個超大的炭爐。馬朝北張大了嘴巴,他自己的小房間早已安裝炭爐,但是很小,眼前的這個大家伙……
連夜搬運到閣樓佛堂的十幾台超大炭爐,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這種超大炭爐,是李響專為大富之家準備的“豪禮”,其中一台還被鍍上銀子。
馬朝北看到的這種超大炭爐只能燒大塊兒石炭,不能用炭球,沒有爐芯,而是圍了一層磚!加上粗厚的鐵皮筒,這種炭爐一台便要耗費幾百斤鐵。至于取暖效果,看某些老人家激動的神色和貴婦們滿意的神態,便知一二。
馬朝北歪著小腦袋,看著眼前的大家伙,又想起了家里那個小黑疙瘩,豪氣地說︰“我要好好進學,給母親大人的房間放上這個大家伙!”
打趣哄笑聲傳來。
幾位豪商用帶著金戒指的手,拍拍虎頭虎腦的馬朝北,鼓勵幾句。至于李響則只看了一眼,他們打量李響的穿著,覺得李響肯定是沾了富貴親戚的便宜,才可以過來見見世面。
王小九守在銀色大爐邊,嗓子冒煙地解答著貴人的疑問,還要防止某些貴人的危險動作,大炭爐可是很燙手的。偶然發現了李響,王小九朝身邊的手下使個眼色,手下退去。
“兄台可是李響?”清脆的聲音在李響身後響起,李響讓馬朝北站著別動,然後轉身。
李響沒有注意到,旁邊一個二十四五、身著員外袍的男子,听到李響這兩個字,便轉頭盯過來。蔡全的親弟弟記下李響樣貌,回家後,把遇到李響和王婉兒的事提了一下。
身著士子袍、女扮男裝的王婉兒顯得清新苗條,雙手在背後握著一把折扇,唇角翹起。
王婉兒微仰著頭,說話的神態讓李響愣了一下,直到王婉兒心里大罵登徒子,李響才說道︰“閣下好身材……哦不是,閣下便是恩師的孫女,王婉兒?”
眼見李響居然在她身上四處打量,尤其是在胸前打量,還微微露出不屑的樣子,王婉兒真想用指甲……
心里把李響定義成登徒子,王婉兒強忍怒氣,白眼微翻道︰“你便是登徒子……哦不是,咳咳,是你搞出的炭爐?”說到最後,聲音已經壓到最低。
兩人的見面便是如此尷尬,尷尬到王婉兒和李響好久不敢對視,王婉兒心中居然升起一股特殊的感覺,總想為難李響……
最後還是李響提議邊走邊聊,馬朝北也跑了過來。三人的身後不遠處,王家護衛緊緊跟著。
大相國寺這座最大的閣樓共分三層,在此次的萬姓盛會中被充分利用。
第一層四周,靠近牆壁的地方被分割成幾十個小空間,里面是七八戶商家提供的寵物幼崽,如此改動,針對的當然是豪門貴婦和大家小姐。萌萌的小老虎不能買回家,圓滾滾的小狗和小貓就不一樣了。
事實證明,獨特周到的購物體驗,和溫暖亮堂的室內環境很能激發某些人,尤其是女人的購買欲。
李響和王婉兒參觀的短短時間里,已經有十幾只幼崽被定下。幾個管事急得滿頭大汗,派出一波波的伙計回商號報信,就算是搶,也要把更多寵物帶過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