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棟眼角有些抽搐,和李夢空一起把這些糙漢子趕了出去。恰好踫上李響往這里趕,這些歪瓜裂棗的大漢就拉著他一陣問候,李響和這些人的利益早就勾連在一起,更何況其中很多人論輩分還是他的叔伯,也只好使勁客套著。
劉成梁听到外面一陣喧嘩,出來見著這拉親戚的場面心中謾罵一片,上前把這些上不得台面的老兄弟們趕走,然後拉著李響往里走去。“這位青石先生可了不得,你好好表現,爭取當個徒弟啥的。”
听著梁叔絮絮叨叨,李響對士大夫地位的評價又提高了一層,曾經在綠林中砍人無數的梁叔居然如此尊崇這位大儒,難道原本時空的大宋朝也是如此嗎?
到得正堂,王 正在品茶,劉成棟和李夢空等人正在左右陪著說話。在劉成棟嚴厲目光的逼視下,李響只好恭敬地上前行晚輩禮,然後像個閨中小姐一般站在一邊,等青石先生訓誡。
“好一個少年郎!”王 心中評價道。李響個子不算太高,但身體非常勻稱,大病之後經過柳至和的調養加上堅持鍛煉,顯得十分干練。劍眉如飛,更難得的是鼻梁挺直,一雙眼楮也迥異于山野村夫,顯得十分明亮。劉素素和熊嬸裁剪的士子袍十分合身,比直地往那里一站,一個陽光又上進的讀書人形象便出來了。
李夢空看看李響,又看看自己,到底誰是讀書人啊?老夫好歹是童生,如果當年沒有跟著劉成棟跑路而是參加府式的話,一個秀才是跑不了的。李響這廝一身古怪的學問倒也罷了,穿上士子袍居然有鼻子有眼,李夢空很是碎碎念了一陣。
在場的不是李響的長輩,就是李夢空幾個童生,王 也知道劉成棟的意思,但自己的徒弟可不是隨便收的。王 眯眼打量了李響一陣,便問他都讀過哪些書。
李響早有準備,就自己這些天熬夜看的文章談了一下見解。然後靈機一動,把三字經拿了出來。據他所知,大周還沒有出現這種啟蒙讀物。
感覺怪怪的,李響抬頭一看。好嘛,在場一個個目瞪口呆,李夢空激動得口無倫次,王 口中不斷默念著“性相近,習相遠”在品味著什麼。劉成棟兄弟兩個雖然不了解這篇文章的巨大意義,卻知道王 對李響十分滿意,于是相視一笑。
王 定了定神,問李響道︰“能夠欣賞這樣的文章,真是不需此行啊,可惜這樣的文章沒有早些出現。你師從何人,尊師何在?”
“小子的學問都是一位游方道士教的。那還是幾年前,家父從外面救回一位道長,之後大雪封山,道長便傳授小子三個月學問。因為時間緊,所以小子只是學了一點皮毛,這篇文章據道長說是一位王夫子所著。”
“其它諸如鐵爐、防寒服之類的匠術也傳授了一些,說是即使將來不能出將入相,也能夠掙份家業。而後春天到來,道長便告辭了,說是要到大周之外的世界見識一下。”
李響非常雞賊,他知道明月寨的很多人,包括劉成棟在內,都想知道自己的根腳。現在自己還算安全,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人把他抓去當小白鼠呢?既然不能隱藏那些先進的知識,又怕自己的根腳禁不起懷疑,那不如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給自己的來歷和學問找個靠山。既然都說這位青石先生很牛叉,那有了他的證明應該就可以讓很多人有所顧忌吧?
王 的作證豈止好用,要知道這位仁兄可是當代大儒,各地學子追捧、交友遍天下、官家都經常召進宮聊天的人物。毫不夸張地說,青石先生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位學子的前程。
李響從來不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多少,說到底他只是位全日制高中畢業生而已,只不過很幸運地得到了施展先進知識的機會而已。所以從一開始他便沒指望靠單純的說辭打動王 ,而是要靠真實的演技來征服所有人。事後李響很尷尬,他演著演著便不由自主想起了另一個時空的爹娘,于是潸然淚下,一度哽咽,看得眾人唏噓不已。
劉成棟和李夢空等人徹底放下了對李響身份的顧慮,王 起先也有些懷疑李響的說辭,但李響的真情爆發說服了他,他不相信一個未經人世的少年郎能夠臉厚心黑到蒙蔽自己。王 哪里能想到,站在他面前的少年有著後世的靈魂和出眾的演技,更何況這廝演著演著便真情流露了……
全場唯一沒有被李響的演技打動的人,大概就只有劉素素了。素素神色復雜地看著演技爆發的李響,然後踫了踫自己袖子里的東西,要不要把這個會唱歌的鐵疙瘩交給李響哥哥呢?素素猶豫了一陣,最後還是嘆了口氣,等婚禮後再還給李響哥哥好了,萬一他拿到這個東西直接飛走不要自己怎麼辦。
李響表演完之後,王 讓他坐在旁邊,然後開始細致地考校學問。煉鐵機械之類的匠術被王 一帶而過,雖然很多士大夫也有鑽研但永遠只是配菜,匠術也永遠只是下流,下面陪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