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弓是李響為青年營準備的遠攻武器,設計靈感主要來自中國古代單體弓、英國長弓和傳統竹木復合弓。在做出幾件模型並試驗過後,李響把這一任務交給匠戶營繼續進行。
直弓弓胎的制作,主要使用竹木兩種材料。還可以通過外貼筋絲和內貼角片等手段,增大拉力,改善拉力曲線,當然成本會飆升。
其中一種木材要求韌性突出,另外一種則要求蓄力良好。樹種主要選用了杉木、桑木、榆木和拓木,都是勛陽山區常見的樹種。
竹片需要用三年以上的老竹片,經過陰干烤制後才可以上弓。
李響手里正拿著一個制作完成的弓胎,不上弦的直弓弓胎略微反曲,兩端反翹。兩種木材和竹片貼合烤制,然後涂油綁緊,因為工藝的原因,弓胎呈現出一種黑黃的色澤。
魚骨制成的握手貼合五指,上有搭箭的凹槽。
李響從大周的制弓類書籍中得到靈感,力主研發這種直弓。相比英國長弓,直弓增加了很多特有工序。
直弓需要進行分階段陰干、烘烤調制、成弓測試、應力測試以及黏合綁縛等特有工序。其中成弓測試是指暫時把組件固定而不綁死,以評估成弓表現,及時調整。
曾木匠和張清平經過實際檢驗,發現這種弓的制作需要三個月時間。等到工藝成熟、分工更明確,以至于可以標準化、流水線生產之後,生產周期可以再度縮短。
直弓的拉力目前做到了30-40公斤,用上筋絲角片後,拉力會有較大的提高。目前的直弓工藝還很不成熟,壽命和性能都很有限,畢竟這種武器才出現不到兩個月。
目前的直弓高1.5-1.6米,因為需要較長的木材提供蓄力,所以不像復合弓可以做得比較小。用蠶絲麻絲和動物筋絲復合做弦,寨子購買動物筋絲之類的管制材料不易,因此弓弦佔到總成本的一半。
直弓箭矢長80-90厘米,箭桿較粗,初步定下輕重兩種箭矢。輕箭用楊木、樺木和柳木等輕木制作,用于拋射;重箭用白蠟木、角木等重木制成,用于直射。
箭矢用的材料也都是勛陽山區常見的,羽毛直接采用的雞鴨鵝毛,和防寒服、羽絨服一樣,主要從勛陽府收購。
張清平為直弓定下三種箭頭,分別是菱形倒鉤箭、長錐破甲箭和三稜穿甲箭。
菱形倒鉤箭頭的主要特點是易于制造,攻擊無甲或輕甲目標效果很好。60克重,90厘米長。較小的橫截面加上倒鉤,兼具穿透力和殺傷力。
長錐破甲箭頭,破甲好,很便宜。60克重,90厘米長。創口小,殺傷小,穿透力好。
三稜穿甲箭頭,比較貴。重85克,長80厘米。阻力均衡,飛行穩定,有倒鉤血槽。
直弓不可長時間拉滿瞄準,否則對弓胎傷害很大。听張清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