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一紈褲

第134章 吳杰準備搞個騎兵?(第三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熙檬父 本章︰第134章 吳杰準備搞個騎兵?(第三更)

    三天的悠閑時光過去之後,吳杰來到了太子府。

    畢竟吳杰也是現在的太子府屬官了,正兒八經的拜見一下,順便認識一些同僚們,也是應有之義。

    在一群人的圍觀之下,吳杰朝著魏申拜下,行了一個大禮,隨後魏申同樣也朝著吳杰行了一禮,接著又將吳杰扶起,拿出了一個印信交到了吳杰的手中,鄭重的說道︰“從今往後,還請吳杰多多相助與我才是。”

    吳杰同樣是十分認真的答道︰“臣敢不從命!”

    在這樣的一番儀式之後,吳杰的這個太子府司馬的職位,就算是正式的確定下來了。

    這年頭也不像後世,是有什麼九品八品七品這樣的品級,所以吳杰這些天也是好好的了解了一下司馬這個官職。

    說起來,司馬這個官職的來歷其實還有好幾種。

    據《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楚掩為司馬,子木使尼賦,數甲兵。甲午掩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淳鹵,規偃豬,町原防,收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賦。賦車籍馬,賦甲兵、徒兵、甲𧁓之數。既成,以授子木,禮也。”

    這就是周代司馬具體情況的例證,也就是說司馬不僅要進行“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等大量工作,而且還要“知師旅甲兵乘白之數”,簡單的說就是管理軍需物資。

    除此之外,司馬還有另外一種職能,那便是執掌軍法。

    根據《周禮•大司馬》中所言︰“司馬建旗于後表之中,群吏以旗物鼓鐸鐲鐃,各帥其民而致。質明、弊旗,誅後至者”,“群吏听誓于陳前,斬牲以左右徇陳曰︰‘不用命者斬之。’及戰,巡陳,胝事而賞罰”,“大役與慮,屬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賞誅”。

    這些都說明,在軍事活動中,所有涉及賞罰等軍法事宜,均由司馬處斷。

    由此看來,這無疑是一個頗為重要的職位。

    事實上在春秋時代的一些國家之中,大司馬甚至還屬于國家重臣之一,只不過隨著周王室的衰微各國也是自行其是,所謂大魏自有國情在此,在這司馬一職上也是有所體現。

    魏申能夠將這個職位交給吳杰,其實也是一種信任的體現了。

    在這一番任命儀式結束之後,眾多太子的家臣也便紛紛上前,和吳杰相互認識了一番。

    在這個時代,家臣就相當于是心腹,既然吳杰也得到了太子的青眼相加進入了這麼一個核心層之中,大家自然也就不免要認識一下了。

    這個時代的太子自然是沒有後世的東宮那般有著一整套的屬官和制度,大部分來說也就是和平常貴族比較類似,什麼家宰啊家老啊,又比如像早就已經認識的白朱這種,大家就這麼客客氣氣的說了一番話。

    期間不免有人就要問起吳杰上任之後的打算,這個想必也是出自于魏申的授意,想要看看吳杰對于這個官位到底是應付了事,還是說真的已經在腦袋里面有了那麼一套足夠成熟的東西。

    對于這些問題,吳杰自然是胸有成竹的,當下便說了這麼一番話。

    “既然是司馬,那麼戰馬必然也是頗為重要的,我準備組建一支騎兵,大約在三五百人左右,將來在戰場之上想必是能夠發揮出重大作用的。”

    吳杰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其考慮所在的。

    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魏申給了吳杰這麼一個舞台,吳杰本身來說自然也是要做出一點什麼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畢竟戰國時代本來就是個禮樂崩壞重利輕義的年代,大家都很實際啦,如果吳杰證明不了自己的用處,說不定等到公叔氏和龐氏發難的時候,魏申就要拋棄掉吳杰了。

    只有越有價值的臣子,主君這邊才會越發不惜代價的去保護,古往今來都是這個樣子的,畢竟太陽底下無新事嘛。

    想要當個紈褲的夢想,目前來說在干掉公叔氏和龐氏之前,暫時來說也只能夠往後推推了。

    說回騎兵。

    騎兵這個東西可是號稱冷兵器時代之王,能夠在魏國之中及早的建立起來的話,自然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雖然說現在這個時候戰車才是真正的主流,車兵和步兵混合作戰的方式也在逐步的推進之中,但吳杰的心里也是很清楚,騎兵和步兵混合作戰、甚至騎兵單獨作戰才是整個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最高形態。

    從歷史上來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坦克摩托車這些機械化的東西出現之後,騎兵才終于完全的退出歷史舞台,其旺盛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火藥雖然已經搗鼓出來了,但現在還是最低級形態的黑火藥,其實對于騎兵這邊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還能夠成為魏國騎兵的助力。

    所以騎兵是必須要搞的,而且搞得越快越好。

    當然吳杰自己的心里也是有點數的,雖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吧,可一下子把騎兵這個邊緣兵種抬出來說要大力發展,那魏申這邊應該是接受不了的。

    那麼就先搞點小規模的東西吧,幾百騎兵的樣子,正好吳杰這邊本身來說也沒有實際去發展一支騎兵的經驗,拿來練練手也是不錯的。

    吳杰這一番話說出來,眾人不免就有些面面相覷。

    以魏國先進的國土和疆域來說,重點主要還是在晉西南、也就是河東這邊,中原大梁那邊的遷都動議雖然也在進行之中,但畢竟一日不做決定,那麼魏國的戰略重心就一日不會移動到中原去。

    以河東這邊的地形來說,四面分別是被呂梁山、太行山和黃河包圍住了,屬于那種比較不適合騎兵發揮的地方,因此眾人一听到騎兵這東西,就下意識的覺得……不太靠譜。

    說起來魏國在上郡那邊也已經和游牧民族有了一些接觸,但現在的游牧民族畢竟還不是後世讓中原王朝聞風喪膽的匈奴突厥這種,而是什麼義渠林胡樓煩這樣的說強不強說弱不弱的家伙,因此大家也就長城一修,防御了事。

    攘外必先安內嘛,先把自家的華夏族諸侯國兄弟一個個干死,再去考慮北方游牧民族的問題好了,這個倒是戰國時代諸雄的共識。

    也就是後來一個叫做趙雍的家伙實在是沒有地方擴張了,無可奈何這才跑去搞了個胡服騎射,干翻了林胡樓煩順便弄死了中山,把趙國的西北部分和中原部分聯通起來,那個就是後話了。

    一般來說,游牧民族大多也見識了中原諸侯的強大,不到要餓死的時候也不敢輕易南下,因此雙方雖然說是小有摩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和平的。

    既然見識不到騎兵的厲害之處,想要讓這些家伙去支持發展騎兵,難度可想而知了。

    一陣難堪的沉默之後,魏申咳嗽一聲主動打破了僵局,道︰“吳司馬這個想法很是新穎,我們可以從長計議,不過三五百騎兵似乎略多了一些,這樣吧,就先組建個兩百人,具體再看看效果吧。”

    太子既然都主動的出面打圓場了,眾人自然也就再無異議,加上各自都還有工作在身,于是很快也就紛紛散去。

    倒是吳杰被魏申單獨的留了下來,這太子倒也直接,等到兩人獨處的時候開門見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吳杰,我對你的師門頗有興趣,你可否詳細為我介紹一番?”(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國第一紈褲》,方便以後閱讀戰國第一紈褲第134章 吳杰準備搞個騎兵?(第三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國第一紈褲第134章 吳杰準備搞個騎兵?(第三更)並對戰國第一紈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