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甦常麟也十分懂得討德帝歡心,雖然母妃不受寵,但他卻是兩個兒子中被偏寵的那一個。
是以雖然德帝一直未立太子,但人們早就在私底下議論,甦常麟是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人選。
然而這樣的天之驕子,有他的驕傲,也有他的不忿。
驕傲于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只一步便可登天的位子。
卻不忿于,處處都被甦笙笙壓了一頭。
在榮妃的示意下,甦常麟曾試圖與甦笙笙交好,可甦笙笙卻偏不吃他那一套,反倒與大皇兄越走越近。
他們明顯不是一路人,再兼之處處又被人拿與甦笙笙比較。
而且還被比下去。
堂堂王朝二皇子,處處都比不過一個黃毛丫頭,除了武藝方面能勝過甦笙笙,其他方面簡直是學霸碾壓學渣的既視感。
甦常麟心中暗惱,很是不愉,卻又偏偏不能拿甦笙笙怎樣。
且不論父皇對甦笙笙的寵愛偏袒,單是寵冠後宮的萬貴妃就是一個萬萬不能開罪的人物。
連他的母妃都再三叮囑,切記不能得罪萬貴妃,哪怕一句沖撞也不行。
因為曾經沖撞過萬貴妃的人,除了幽于冷宮的廢後,還有個別或膽肥的,或管不住嘴的,都已填了後宮的枯井。
這大月王朝的後宮,和黨派林立、宦官專權的混亂前朝不一樣,後宮之內,只萬氏一人獨大。
所有妃子加上皇後的存在感,都抵不過皇貴妃萬貞兒的一只小指甲蓋。
這算是古往今來所有的帝王都做不到的碾壓式寵愛,卻偏偏發生在了德帝甦光昭身上。
這也讓甦常麟倍感憋屈,為母妃,為自己,他和許多人一樣,是暗恨萬貞兒的,只慶幸萬貞兒的孩子甦笙笙是個公主,否則,皇太子之位豈會空懸至今?
但亦因著太子之位的長期空懸,許多流言也不脛而走——
又偶然一次德帝在酒宴上的玩笑,割下半壁江山給懷安公主拿去玩。
眾人尚不以為意。
但當這玩笑話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時,許多嗅覺靈敏的人,便開始感到這也許不是個玩笑。
畢竟前朝有女子武氏稱帝為皇,歷史上並非沒有女子稱帝的先河。
而本是輕視甦笙笙乃女兒身的甦常麟,在母妃唐氏的提醒下,年紀小小,但也開始感到了競爭皇位的危機。
所以他與甦笙笙的不對盤,不僅僅是行事作風和脾性使然,更還有一層爭奪皇權的敵意。
更所以當甦笙笙站在了藍佑霖的身前,與他公然對立時——
彼時還算年幼的甦常麟對甦笙笙的敵意,再也按捺不住地表現了出來。
“甦笙笙,我早就看你不順眼!”
孩童的敵意,可以幼稚愚蠢,也可以無法無天惡劣至極。
二皇子甦常麟身為國子寺一霸,身後簇擁的跟班,通常不會少于七八人。
而藍小少爺這一邊,除了一個甦笙笙站在他的身前,就還一個甦笙笙身邊充作書童的小黃門。
而那小書童早在最開始就被甦笙笙揮退了,早已跑得不見人影。
現在是一群皮猴一樣的壯蘿卜丁對戰兩個縴縴弱質蘿卜丁,甦常麟不由得意大笑——
“甦笙笙,今天是你自己撞上門來,本王給了你機會,既然你不走,那就別怪本王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