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本來以為自己這次必死,但是沒想到,秦真見了他,卻是這句話。
他一愣,趕緊道:“鎮國公英武,小將願降。”
他五十多歲了,秦真才十多歲。但是面對秦真,他卻只能自稱小將,這場面有點滑稽。
但是以兩人的身份來說,他這話,倒也沒說錯。
秦真是鎮國公,他是敗軍之將,就算他歲數大,但是在秦真面前,他還是小。
“張將軍願降,是本國公的榮幸,也是皇帝陛下的榮幸。張將軍威名赫赫,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皇家得張將軍輔佐,以後一定能大展宏圖,天下太平。”
秦真是對張濟說道。
張濟老臉通紅。他都已經敗了,還有什麼威名赫赫?
秦真這麼吹捧他,真的合適嗎?
鎮國公這不是在借著吹捧他,然後吹捧他自己吧!
張濟忽然想。
畢竟,把他吹捧起來了,然後秦真又是打敗了他。這樣,不是顯得秦真更加厲害嗎?
秦真這不就是借著吹捧他,達到了變相吹捧自己的目的?
張濟一下覺得,很有這個可能呀!
這小小的鎮國公,心機真深。
張濟趕緊跪倒,對秦真俯首說道:“鎮國公神勇,小將以後願效犬馬。”
“好!”
秦真裝作豪爽的一拍張濟的肩頭。
摸頭頂有點太藐視張濟了,這樣不好。
收了張濟,郭汜的這些敗兵,就讓他們去收編吧!秦真收了張濟,可不是不想讓他掌實權的,要不然,他還收他干啥?
賈探春對這個也很在行的,讓賈探春管著張濟吧!
一開始,秦真當然也不會對張濟完全放權的。他得給他適當的監督。
把這里安排妥當了,秦真又是趕緊趕回了榮國公府。
這里,可還有著一個重量級的人物,需要他來安撫,稟報好消息呢!
伏壽還在榮國公府里!
“鎮國公,賊兵真的完全剿滅了麼?”
看到秦真平安回來,伏壽是驚喜交集。
半夜里听聞到兵變,伏壽是嚇得膽戰心驚。這年頭真是多事之秋,這才幾天,兵變就一場接一場,她受得了嗎?
這日子沒法過了!
皇家可不能只這麼毫無安全感地活下去!她們需要有尊嚴地活著。
但是暴亂卻是隨時而起,她們真是連個安穩覺也睡不成了。
這時候听到秦真說把暴亂完全平息了下來,伏壽還是感覺有些難以相信呢!
畢竟城里只有那麼多人馬,人家郭汜的賊兵,又是殺進了城來。
有著內鬼做接應,這又是晚間的突襲,郭汜怎麼可能會敗?
但是郭汜卻就是已經敗了,如今秦真還平平安安地站在那里,薛寶釵,史湘雲也是滿臉輕松地站在一邊。
如果不是事情已經完全平定,她們也不可能神色如此泰然。
“鎮國公真是辛苦了,等以後皇帝回宮,我定要叫皇帝好好地賞賜于你。”
伏壽又道。
秦真道:“這都是臣應該做的,乃是臣下的本分,何敢要皇帝的賞賜!”
伏壽說道:“鎮國公忠肝義膽,匡扶社稷,為人所不能為。這等勇氣謀略,當世無人能及。這樣的本領,功勞,皇帝不賞,豈不是要寒了天下人的心?鎮國公休要謙虛。”
他們這里說了一陣,秦真說道:“臣送伏貴人回宮。”
皇宮那邊,這個時候,大概也已經清掃干淨了,榮國公這府里,可住不下伏壽,而且,皇宮也需要有一個鎮得住場子的主人。
這個人,現在只能是伏壽。
伏壽道:“那就一切有勞鎮國公了!”
把伏壽送回皇宮里面去,秦真回來,薛寶釵史湘雲她們幾個,感覺疲乏了,她們就告退休息去了。
要不是伏壽面前,她們必須要服侍,她們早就回去了,哪里還等得到現在?
前面的那一場大戰,早把她們累壞了。
但是皇宮驚變,伏壽受了驚嚇。她們這些做臣子的,總不能不管伏壽,自己一回來,就回房休息去吧!
這最基本的君臣禮儀,到哪里去了?
這時把一切基本處理完,她們才好回去。
秦真知道她們經過了那一場大戰,身體的消耗,肯定是要很大的。
這個時候,忙著要去休息,那當然是沒什麼好說的。他就讓她們回去休息去了。
而拿下了郭汜樊稠這些反賊,京城里,暫時應該是安全了。皇帝無論跑到哪里去,都是可以找回來的。
那時候迎回了皇帝,他這個鎮國公,就應該可以安心地做他的國公爺了。
秦真想著這樣的美事,心里爽歪歪。為皇帝打下了這個江山,怎麼說,他也是有功的吧!做一個逍遙國公,也不過分呀!
而國公做穩了之後,他是不是就要想著,做別的事情了呢?榮國公府,如果能和鎮國公府,兩府合成一府就好了。
這可是秦真的願望呀!
但是,要怎麼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
秦真是覺得這件事情,仿佛比平定董卓的這些暴兵更難搞。
平定暴兵,他有很多的幫手。把榮國公府變成鎮國公府的一部分,這可是只能他一個人去完成的事業呀!
薛寶釵她們,怎麼可能幫他?
他要怎麼做,才能把薛寶釵那一大幫子的婦女搞定呢?
秦真是覺得頭疼了。
但是眼前的事情,也沒有這麼容易搞定。郭汜樊稠都已經正法,張濟是被秦真收服了。整個京城長安的秩序,是被他們漸漸地穩定了下來,老百姓又能安居樂業了……
額,說安居樂業是有點夸張了,安居是可以的,房屋雖然大多數在戰火中被摧毀,但是,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人們在睡夢中不需要害怕忽然會被猝死,這就勉強可以說是安居了。
至于樂業,那當然是完全沒有的。現在整個京城,還有周邊地區,都是百廢待興,哪里有什麼樂業可說?
老百姓只能自己辛苦的尋找著活路,看能不能讓他們自己活得下去!
但是大環境總算是安定下來了,假以時日,天下還是可以興盛起來的。
政治環境安定,國家天下太平,一切就都能夠再興盛起來。
這一切,在秦真的腦海中,以為是如此。沒有董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