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顏良、文丑各率兵馬自公孫瓚後方左右兩側夾擊而來,公孫瓚急遣麾下韓柱、祝隆二將領兵抵擋,保護後方,同時令前鋒大軍暫止前行。
身側田楷卻道︰“主公,眼下袁紹部卒被圍于寨中,兵力多而不散,易擋,若前部撤,則其寨中兵馬盡出,于吾軍形勢大不利也!”
公孫瓚卻是不管,仍然堅持,命令已出,其麾下各將自按吩咐行事。
韓柱統兵應擊顏良,剛交手不數合,被顏良挑于馬下,尚未起身,便被一刀削掉半邊腦袋,當場慘死。另一側,文丑亦斬祝隆,與顏良會兵,合擊公孫瓚大後方!
眼見後路被斷,公孫瓚大軍驚慌失措,公孫瓚只得急切斷喝士卒回沖,以五千精銳白馬以從為先鋒,直沖後方顏良文丑,為大軍回撤開路!
便是此時,寨中袁紹引兵盡出,平沖壓近,公孫瓚腹背受敵,情勢大不利,麾下士卒驚慌,戰心盡失,交戰不足半個時辰,公孫瓚再無先機,只得收縮兵力于陣中,拖延時間,以待戰機。
袁紹引兵盡數壓來,見公孫瓚擺出了個圓桶防守軍陣,不禁呵呵一笑,指前方戰陣道︰“公孫瓚如甕中之鱉耳!傳吾軍令,不惜一切代價,盡破之!”
便是此時,山體左側殺出一彪人馬,打一劉字大旗,眯眼看去,為首者卻是老熟人,正是眼下投靠公孫瓚的劉備三兄弟!
為首者,三員大將,長得各有特色,極其容易辨認。其本追隨公孫瓚,公孫瓚念及同門之情,便讓劉備統兵于後,相機行事,並未對其強求。
且說劉備兄弟三人率領八百多兵卒,悍然沖來,各使三樣武器,直取袁紹!
袁紹本在陣後,卻站于劉備兄弟三人身前,袁紹大驚失色,魂飛天外,手中寶刀無神掉于馬下,只得撥馬便逃。
田豐並未隨之奔逃,而是坐鎮原地,指揮大局,然劉備兄弟三人沖入護軍,勢如破竹,田豐無奈,只得駕馬追袁紹而去。
劉備三人率兵沖擊袁軍,前後夾擊之下,袁軍大敗一陣,撤回軍寨,公孫瓚急忙趁此機會,于界橋東側扎營,令單經統兵坐鎮橋東大寨據守,自引兵馬與劉備兄弟三人回到橋西。
袁紹敗兵,堅守不出,眨眼間已過去半月之久,公孫瓚倉庫糧草已然見底,正欲要向趙信借用糧草,卻是有人從長安而來,是為傳令也。
使者先行來至袁紹軍中,復又趕至公孫瓚處,約定雙方于明日一早與對圓正中之處听信。雖說董卓是為國賊,但其假借天子之名,面子工作袁紹和公孫瓚還是要配合的。
次日,公孫瓚與袁紹二人各帶兩名虎將,袁紹攜帶顏良文丑,公孫瓚帶單經、鄒丹,駕馬奔之場中對圓,與使者會面。
使者從懷中取出一皇帛,攆開讀道︰“袁紹與公孫瓚,皆當今之豪杰,現于磐河、界橋廝殺,卻實不智也,當于今日和解。”
公孫瓚本身攻擊袁紹,便是要從冀州分一杯羹,眼下袁紹于冀州氣候已成,立下根基,再行堅持亦無法從其手中多出一湯半肉,加之公孫瓚糧草無多,拖延下去,于己更不利,便開口道︰“袁紹,不若今日你我便且休戰。”
袁紹初意便要拿下冀州,實不願于眼前與公孫瓚交戰也,既公孫瓚出言,袁紹自無不可,點頭答應。就此,雙方在天使的見證下,立下約定,自是不提。
會後,公孫瓚邀請天使入賬用宴,天使欣然而從,袁紹亦邀請之,天使只道︰今日吃這家,明日吃那家,可也。
听得此言,袁紹便罷,引著顏良文丑離去。
宴席之上,公孫瓚寫一帛書,將其交付于天使,天使笑道︰“此為何物,如此鄭重?”
公孫瓚笑眯眯的給天使塞了一把金子,呵呵而笑,看了眼斜側劉備,道︰“天使,此為吾同門,因脾性耿直,公事公辦,太過計較,故雖有才卻難的用,今某向上表薦為平原相,特請天使行個方便。”
天使自然答應下來,于帳中一番樂呵,撈些油水,自得其樂。
公孫瓚與袁紹和解之事,船只趙信耳中,趙信不免喟嘆,丫的還是慢了許多啊。原來,趙信拿下樂平之後,那張揚便是固守不出,一改往日鐵公雞之行徑,大肆封賞提拔麾下能人賢士,像是換了個人,一時間人心復得。
趙信多次于樂平出兵,皆未討到好處,故而耽擱了近一個月!
眼下公孫瓚與袁紹停戰,公孫瓚膽敢不防備趙信而與袁紹開戰,趙信卻是不敢!公孫瓚這廝,實則一虎狼之人,但凡有所機會,其可不會心慈手軟,從史上公孫瓚滅殺頂頭上司劉虞,便可見一斑。
召來上官秋商議權策,卻是忽聞朝廷差馬日禪、趙岐趕來範陽,要見趙信。
對于這兩人,趙信可不敢怠慢!馬日禪,是為太傅,趙岐是為太僕,換句話說,幾乎就是集團中心部長級別,三兩句好話,能把趙信捧上天,一句壞話,能讓趙信日後的路,寸步難行!官大,威力大!
無奈,只得請上官秋坐鎮樂平,自己連夜乘騎踏雲火駒,趕回範陽。
即便全力趕路,回到範陽已是四日之後。
回了府邸,草草洗漱一番,便去驛館請見馬日禪與趙岐。
“二公千里而來,信未遠迎,萬望恕罪。”趙信態度極其之懇切,二老者也是第一次親見趙信本人,身為驚訝。
馬日單上下打量著,心道此子寬額闊面,步履生風,眉目之間滿是英氣,著實是大漢之絕好男兒,呵呵一笑,甚是欣賞道︰“久聞子麟善戰之威名,今日一見,氣表非凡,可謂是我大漢之麟將,社稷幸甚!萬民幸甚!”
“太傅謬贊,信,愧不敢當!”
“哎……子麟休要自謙,殊不知謙極為傲,物極必反耶?”一邊趙岐笑著擺手道,走到近前,拍了拍趙信的胳膊,言重閃爍欣賞神色,道︰“子麟,此番我二人前來,是為給子麟討來一份親事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