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態度如此堅決,侍衛在董卓身側的呂布眉目一番,已然要動手,董卓女婿李儒見狀,出身拱手道︰“主公,事情未定,不可妄殺!”
董卓看了看袁隗,袁隗乃是大漢太傅,又是袁紹、袁術的叔父,道︰“汝佷無禮,吾看你面姑且恕其罪。廢帝一事,你覺如何?”
袁隗久在朝中,乃是一人精,廢帝乃是公事,袁紹乃自家內佷,孰輕孰重,袁隗自然知曉,當即拱手道︰“太尉所見是也。”
這下董卓方才饒了袁紹,袁紹見自家叔父在場中為難,怒拂衣袖而去,將官帽懸在東門,直奔冀州而去。
袁紹憤憤不平離開之後,董卓說話再無人膽敢插嘴,紛紛默然!
“再敢有阻廢帝大事者,軍法從之!”階下群臣惶恐,盡皆四肢伏地尊呼︰“一切听從尊命,不敢不從。”
大事已定,酒席散去。
董卓回府,喚來親信侍中周庇、校尉吳瓊,皺著眉頭道︰“袁紹此子奔往冀州,是將如何?”
周庇拱手道︰“袁紹氣憤而去,若討之,則必反!且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門人子弟遍布天下,倘若操之過急,其必舉家族大旗,嘯英雄起山林,東部數州,必生禍亂!不如赦其罪,另封其一官半職,以籠其心!其受之,則為恩,不受再行討伐,已有徼令可出,如此無患。”
伍瓊聞言亦是贊同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如周侍中所言,加其為一郡之守,以收民心。”
董卓聞言,甚覺有理,當即差人前去冀州,拜袁紹為渤海太守。
且說趙信折了麾下大部兵馬,灰不溜秋的回到範陽,雖功敗,卻名成。天下英雄,幾乎听聞常山趙子麟之名,膽敢以數千兵馬捋董魔王的胡須,是可為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回到範陽之後,趙信下令將楊休家中孤母接進府中,好生贍養,又是一段佳話……
“系統大大,我都卡在五級那麼久了,經驗條也滿了,怎麼你還不給我升到六級啊?”趙信在腦海里憋屈的問道。
在趙信看來,若是自己和呂布對戰的時候,有著終極R技能︰新月橫掃的話,打不過呂布直接放個大招將之甩開便是,楊休也不至于身死。
呼喊半日,懶惰的系統大大方才道︰“急什麼急,系統正在維護,明日再說。”說完,趙信仿佛听到了系統的打哈欠的聲音,不禁氣的跳腳大罵!
胡亂發泄一通,趙信亦是無奈。
在範陽呆了不到五日,忽听得袁紹在董卓酒宴之時的英勇表現,趙信不禁咧咧嘴巴,暗道這個袁紹也不是個簡單人物啊,知道在前期為自己積累名聲,看來,張 馬上就要去投靠袁紹了……
“主公!幽州牧的詔命已然傳達而來。”閻柔蹙著眉頭,走進屋中沉聲道。
趙信呵呵一笑,道︰“下來便是下來了,若是我猜的不錯,是劉虞吧?”
閻柔拱手道︰“正是。只是,和幽州牧詔命一起來的,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消息。”
“哦?說來听听。”趙信翹著二郎腿,用精制銀針挑著牙縫道。
“烏丸來襲,朝廷命主公統兵,與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一同協助幽州牧劉虞迎戰。”閻柔從袖中取出朝廷詔命,雙手奉之道。
趙信伸手將之接過,心道這個烏丸來的還真不是時候,想來圍攻董卓大戰就要開始了,自己得去好好會會天下英雄啊,這tmd很無奈啊!
“這必定是董卓狗賊的主意,意欲借烏丸之手,削弱主公的力量!”形影不離的朱童恨聲道。
趙信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在內心計較一番,分析其中利弊。
閻柔拱手道︰“主公,烏丸來襲,容不得大意。國家安危,當高于個人權心啊。”
趙信自然知道閻柔的心思,當即起身道︰“廣陽(閻柔字)所說甚是,既如此,當明日趕往漁陽助戰。”
“主公英明。”閻柔听得這話,當即拱手應諾。
當日晚,趙信留部將杜江,大舅子唐淼留守範陽,自統五千精銳兵馬,加唐磊、唐順、唐堯、唐德四位唐家子弟,朱童、周倉、、鮮于輔、閻柔、關峻、羅琦、魏烈等部將,趕往漁陽,與劉虞回合。
數日之後,趙信大軍開拔至漁陽城外,劉虞親自出城迎接。
張開雙臂哈哈而笑,“某素聞子麟之勇,今日一見,果真一表人才,哈哈!”
趙信听得這等恭維的話,內心翻了翻眼皮子,心道︰tmd有你那麼夸人的嗎?老子剛被呂布打成麻瓜皮,你夸人的話前言不搭後語的,不會說話就別說話,你尷尬來我尷尬,有意思嗎?
雖心里這麼想,但趙信臉上還是尷尬的笑著道︰“謝牧守大人謬贊,愧不敢當。”
一番寒暄客套不在話下,劉虞甚是關切的拉著趙信的胳膊,一路往城中走去。
入了城門,劉虞道︰“子麟且將軍馬安頓一番,不久公孫將軍便到。”
話音未落,城外一陣戰馬嘶鳴,眾人回首看去,只見城外鋪天蓋地清一色白色戰馬,金黃色蟠旗,為首一壯碩男子身著白色戰甲,手提丈七長槍,胯下戰馬肌肉虯起,胸前掛一條金鼓銅瑟,走動間,叮鈴鈴直響。
“哈哈,公孫將軍來也!”劉虞哈哈而笑,用和方才迎接趙信一樣的‘模式’前去迎接,公孫瓚也甚是受用,與其一並進城。
待其走近之後,趙信方才覺得公孫瓚長得真是粗狂豪勇,聲粗如虎,體壯如牛,龍驤虎步,氣勢非凡。
“趙信見過公孫將軍。”趙信年紀小,先行進禮,公孫瓚上下打量趙信,哈哈而笑,拍其肩膀道︰“久聞子麟之勇,今日一見,果真非凡,哈哈!”
趙信內心再次無奈翻了翻眼皮子,心道︰你們這些古人是不是只會這一種見面語啊?也許是處于反抗心理,趙信嘴巴一禿嚕道︰“NICE TO ME TOO!”
劉虞和公孫瓚一時間沒听懂什麼意思,不禁愕然,趙信這才覺得口誤,道︰“趙信久聞公孫將軍虎威,方才一激動,竟是說出了村里土話來,還請見諒,見諒。”
“呃……哈哈,無妨無妨。”公孫瓚甚是受用的再次拍了拍趙信結實的胳膊。
還別說,趙信這個時候還真的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為何?蓋因方才見公孫瓚氣勢不凡,可當自己和公孫瓚真正站在一處的時候,自己要比起高出半頭,身高很有優勢……
一行三人走入劉虞府邸,端茶奉水自然不提。
一番閑聊之後,劉虞找個話頭引入正題道︰“伯 (公孫瓚字)、子麟,烏丸引軍五萬來犯上谷,朝廷遣我統兵制之,劉虞乃一文人,筆墨略懂,謀伐統兵之道,自問是二位干才之下,日後對敵,還需多多仰仗二位才是啊。”
趙信和公孫瓚二人自然是連連客氣。
劉虞再道︰“五萬烏丸大軍氣勢洶洶,欲吞大漢山河,朝廷掉我三千精銳兵馬,加之幽州兩萬軍民鄉勇,二位長史所率援兵,借城池之利,防守不成問題。”
公孫瓚听得此言,不禁道︰“牧守大人,烏丸大膽進犯,當皆此機揚我國威,豈能固步自封,借城而守漲敵銳氣耶?”
劉虞不知公孫瓚竟如此回話,心道伯 也是個急脾氣的人,當好生勸之,亦是不難。當即道︰“伯 ,大漢連年天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某實在不忍心讓百姓因戰爭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
公孫瓚卻是不服,道︰“非也!武帝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烏丸區區幾十萬部落,焉敢捋我大漢虎須,此次敢來冒犯,某定讓其片甲不歸也。”
趙信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坐在一邊靜靜凝听,然而還是逃不過。
劉虞看向趙信道︰“未听子麟意思如何?”
點名了?我擦!我能不能請人幫我答個到?趙信心里如是想到。
公孫瓚和劉虞皆是自己不想輕易得罪的人,前者是後來斬殺劉虞的人,和袁紹爭奪北方諸侯霸主的人,後者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得罪他能有什麼好處?
故作沉思一番,趙信方才道︰“兵法《孫子•軍爭篇》有雲︰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瑞,晝氣惰,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近代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掌握主動權,伺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烏丸敵軍遠來,我軍當以靜對動,調動敵人,尋覓、創造戰機,一擊功成可也。”
方才沉思的過程之中,趙信就找了個《孫子兵法》其中的以逸待勞,將之背誦出來,打個迷糊仗罷了。
不成想,劉虞听完趙信的背誦,像是個六十歲戴眼鏡的老師兩眼放光的看著趙信,那種神態,在趙信眼里仿佛就是︰我看你根骨奇佳,是個練武的材料……
“子麟所言甚是,敵軍遠道而來,我等當據城而守,疲憊敵軍,伺機而動,一擊覆之!”劉虞兩眼放光盯著趙信,像是在看著一件絕世珍寶。
公孫瓚卻是不服道︰“既敵軍遠道而來,何不趁其疲憊而擊之,此便為戰機,何故據城而守,待敵軍勢成,欲破之,非輕易可也。”
劉虞道︰“伯 此言差矣。烏丸大軍開之上古,已有十日時間,圍勢已成,若貿然從上古出兵迎戰,若中奸計,上古危也。若上古失,則五萬得城池之利,曠日之戰,在所難免!”
劉虞畢竟是最高領導,公孫瓚見劉虞態度堅決,再次反駁數次,見無成效,索性低頭不再言語,只听劉虞在場中言語。
閑聊一番,晚宴開動。
趙信幾次三番想要詢問公孫瓚,自己的那個名將老弟趙雲,是不是在他手下混飯吃,別tmd到時候被劉備給拐走了,那自己就沒地方哭去了。
但猶豫再三,趙信並沒有問出口!
其一,若趙雲此時真在公孫瓚手下做事,那自己捅破這層窗戶紙,公孫瓚必定重用趙雲,屆時趙雲再想脫離公孫瓚,以趙雲重名重信的性格,只怕難也。
其二,若趙雲真的在公孫瓚手下做事,公孫瓚不會不和自己提!
再說,趙雲現在不過十六歲,比趙信還要小上兩歲,說難听點兒的還是個毛頭小子,說不定還在童淵那里學百鳥朝鳳也不一定呢。
一番酒席散去,各自回府休息自是不提。
當日晚間,趙信卻是翻來覆去睡不著,當即起身,叫來在偏房護衛陪睡的朱童,兩人下棋玩。因前世的趙信乃是一個十足的游戲迷,來到漢末之後,大老婆電腦、二老婆手機沒有帶過來,每日娛樂除了嘿嘿嘿,就是找些能手下棋玩。
趙信先後‘發明’了麻將、斗地主、跑得快、淮暗摜蛋、五子棋、兩國軍旗、四國軍棋、象棋等游戲,並把自己身邊幾個經常在一塊的武將教會。
每日趙信把府門事務處理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時候,剩下的事情就會交給私人小秘閻柔去辦,自己則是和幾個朱童、周倉、關峻幾人偷偷摸摸的躲在房間里‘商議要事’。
擺好棋盤,趙信道︰“子丹(朱童字),你說子龍現在身在何處,他知道他老哥我現在範陽令嗎?”
朱童听得這話,哈哈一笑道︰“主公之名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小,子龍必然知道。”
“哎……七八年沒見到那小子了,不知道他過得怎麼樣,現在在哪里。”趙信嘆了口氣道。
“是啊,子龍出去七八年了,也不知道身在何處。此前主公柞死之時,我亦四處打探,要讓子龍回來,可惜並無半分消息。”
聊起趙雲來,趙信忽然覺得眼前棋盤索然無味,不禁起身負手在後,道︰“丁原仗義身先喪,趙某爭鋒勢亦危。群蟻來返鬧邊關,不知吾弟何時還。”
“主公不必多慮,子龍吉人自有天相,此番我等對抗烏丸,必然功成。”朱童也是起身,站在趙信身側寬慰道。
趙信點點頭,道︰“某亦知平烏丸易,只是不知朝局如何,天子又將如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