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有些無名沒有听明白的地方,熟諳地球古代典籍、地球古代歷史的陸謹言又給無名解釋了一番地球華夏國楚漢爭霸那段時期的歷史。虞姬在一旁不時地點頭,認可陸謹言說的完全正確。
無名長嘆了口氣︰“哎,霸王項羽啊。看樣子確實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虞姬,你想讓我們勸他解甲歸田嗎?連亞父範增的話他都固執到不願意听,就連你,他最愛的人也勸不了他,指望我們兩個外人來勸,恐怕很難成功啊!”
虞姬楚楚可憐地望著無名和陸謹言。
可是,辦不到的事情就是辦不到啊。
就在這時候,無名和陸謹言听到了系統提示音︰“現發放任務道具月光寶盒一個,你們可以用它來穿越時空,來到項羽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關節點上,對項羽進行勸說,虞姬會以幽魂的形態陪同你們完成勸說項羽的任務。另發放任務道具後悔藥一粒,可以自行選擇將後悔藥交給項羽的時間節點。”
無名看了看自己手上憑空出現的月光寶盒和裝在小瓶子里的後悔藥,聳了聳肩膀︰“沒辦法。這樣的話,就只有硬著頭皮上了。話說,陸謹言,為什麼虞姬要以幽魂的形態陪我們勸說項羽啊,這樣的話項羽看不到虞姬她人。其實,直接讓虞姬來勸豈不是效果更好?”
陸謹言沒好氣地回答︰“是我們做任務,還是虞姬做任務啊?”
無名想想,陸謹言說的也對哦。
看起來,系統給無名他們派發的月光寶盒是老人機,上面只有一個按鈕,非常容易使用。
無名按下月光寶盒上面的按鈕。
皎白的月光在月光寶盒上肆意流淌。
下一秒,無名、陸謹言和虞姬三個人就出現在一間古色古香的房屋之前。
只听屋子里面傳來了成年男子訓斥小孩子的聲音︰“嗨呀!項羽,你這臭小子!我教你念書寫字你不學,我教你學劍你也不學,你到底想干什麼呀!”
少年項羽用清朗的聲音回答道︰“念書寫字,頂多記記人名字罷了,學習劍術,學好了也只能跟幾個人對打,我項羽不學則以,要學就學做那萬人敵!”
成年男子沉默了一會兒,笑了︰“項羽,你要學做那萬人敵嗎?也罷。那我就教你兵法,你可要好好學!”
“這是項羽年少時期?”無名自言自語道︰“現在勸他解甲歸田,好像有點兒早。”
過了一會兒,無名他們看見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跑到項羽家門口,喊項羽出來玩。
無名順口說道︰“這小姑娘,真可愛!”
虞姬笑笑︰“她就是我小時候啊。”
“原來你跟項羽小時候就認識。”
“是啊,我們還是青梅竹馬呢。”
又過了一會兒,項羽從家門口跑出來,興高采烈地抓住小虞姬的手︰“虞虞,我今天跟叔父學習兵法了!等我將來,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當上了王,我一定要娶你做我的王後!”
小虞姬開心地說︰“那我們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無名默然。
這兩個小孩子,關系好到讓單身狗嫉妒啊。
現在的項羽還太小,連鎧甲都沒有披上呢,勸他解甲歸田,的確為時尚早。
無名決定跳過這一段,到項羽下一個重要的人生節點上。
無名按下月光寶盒上面的按鈕。
無名、陸謹言、虞姬三個人來到一片荒涼的戰場上。
這里是巨鹿。
公元前207年,就在這里爆發了巨鹿之戰。
面對人數數倍于己方的秦軍,項羽毅然斷絕己方退路,破釜沉舟,以必死的決心和秦軍展開決戰。只見那戰場上,項羽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項羽身後的軍士,也個個驍勇善戰,以一當十。規模龐大,昔日里不可一世的秦軍,如今,在項羽軍的攻擊下,儼然已經潰不成軍。
巨鹿之戰最終以項羽方的大獲全勝告終,項羽威望大增,成為了諸侯軍的首領。
戰勝以後,項羽于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路諸侯甚至不敢以正眼看項羽。
陸謹言問無名︰“咱們要不要現在勸說項羽,讓他解甲歸田?”
無名想了想,搖搖頭︰“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的項羽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咱們說什麼他也不會听的。等到項羽失敗了,吃夠了苦頭了,咱們再出來勸說他,比較容易。”
陸謹言嘆了口氣︰“一定要等到項羽失敗嗎?可惜項羽這一輩子很少失敗,唯一一次失敗還是在垓下之戰的時候,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失敗,他敗得很慘。”
無名淡定地說︰“那我們就等到那個時候吧。”
這會兒,無名倒有點安之若素的風範了。
無名按下月光寶盒上面的按鈕,一行人來到項羽人生的下一個重要節點。
鴻門宴。
這場宴會是項羽除掉他的宿敵劉邦的最好機會。
因為那個叫做劉邦的男人,擁有著無比堅韌的性格。劉邦在面對項羽的時候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卻屢敗屢戰,從未放棄,最終,他會在一眾文臣武將的幫助下,奪取原本屬于霸王項羽的天下。鴻門宴,項羽如果沒有殺掉劉邦,放他走掉,那麼無異于縱虎歸山,放龍入海。今後,項羽再要想殺掉劉邦,就難上加難了。
在鴻門宴席間,還發生過著名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
只可惜,因為項羽的固執和驕傲,他不願意殺一個主動對自己示弱的人,而放走了劉邦。
無名再次按下月光寶盒上面的按鈕,時間轉向項羽人生的下一個重要節點。
彭城之戰。
這也許是項羽繼巨鹿之戰後,在歷史的舞台上黯然落幕前,最輝煌的一戰了。
彼時,劉邦率領五路諸侯兵馬,合計五十六萬大軍,向東攻打楚國。劉邦在攻下彭城後搜集珍寶美人,大擺宴會慶賀。
項羽听聞後,自帶精兵三萬,奔赴彭城。
這一戰從早打到晚,項羽軍以三萬精兵力敵劉邦軍的五十六萬人,以少勝多,大破劉邦軍,殺敵十余萬。
劉邦只率數十騎狼狽逃回下邑,後其收集敗亡散卒來至滎陽,重振旗鼓,仍不服輸。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