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天確實大放異彩,不過,過于耀眼,就離熄滅不遠。
“八百人,試續斷,查背景。”林阡看向胡弄玉和邪後,肅清,不要停。
“會否影響絕對互信?”邪後擔心牽連甚廣。
“就事論事。”就算王子莊對殘敵撲空、盟軍都能承受,但傷兵被投毒已超出林阡容忍限度,權衡輕重,“不能再縱容長生天。”
“慢著,確定投毒者就是長生天本人?”胡弄玉雖然通過前事鎖定了嫌犯八百,但不能確定今次續斷事件就和長生天有關。吃一塹長一智,林阡不能再取錯交集。
“盟軍對藥材的監管並非不嚴,若想往藥中投毒未必成功,甚至還可能會被當場逮住——為求萬無一失,理應是長生天本人出馬。”林阡想了想,只有長生天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但長生天是王牌蒙諜,蒙古軍曾為了他的安全,不惜擱置他的能才。今日卻一反常態,寧教他冒這樣大的風險?”胡弄玉問。
“這倒不難理解——大汗的安全,比長生天的安全重要。”邪後答,比風險更高的收益,是成吉思汗能逃出生天,甚至是拖雷能反敗為勝。
“極端劣勢之下,追求的是行動的萬無一失,而不是行動者這個人的。”胡弄玉點頭。
眾人意見達成一致,“公然肅清”儼然是最佳選擇。但因一眾兵將傷勢反復、拖雷失蹤難知會否反撲,續斷事件若上升到蒙諜層面,勢必引起黑水軍民的恐慌。肅州之戰尚有余火,為免盟軍被四兩撥千斤,故林阡最先是以“徹查行醫資歷”為由,對八百嫌犯排查“何人越俎代庖亂開藥”。
林阡說“每個人都要查。”八百嫌犯中的軍醫,尤其初改行為軍醫的,務必重點關注;非軍醫只是表現得不懂藥、實際卻恰恰符合“初學者”,當然也一個都不能錯過。
雖非奸細肅清,僅是責任歸咎,都不免教人心驚膽戰。所幸那八百人里有個谷雨,當先接受審查、以示主公公平、徹查並不可怕,他們才打消自危感紛紛前來自清。
與此同時,林阡嚴令禁止傷兵用藥,只說“若有性命之危、立刻找我渡氣”,私底下則教張元素樊井去辨明有無其它藥材染毒、有無續斷未受污染,以便盡快撤銷這禁令、恢復軍營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