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風煙路

第1982章 甦白音溝•三千鐵鷂破蒙騎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林阡 本章︰第1982章 甦白音溝•三千鐵鷂破蒙騎

    欲取銀川,赤老溫的上策,自是合兵四萬、並敵一向。

    多出林阡這個變數後,赤老溫不得不分兵向北。之所以教白玉京原地不動,主要還是高估林阡,防止他超乎意料逆勢奇襲、萬一自己攔不了?抑或他搶灘不成狗急跳牆、飲恨刀殺瘋非要白玉京救場……

    但此刻, 既已確認能與林阡陷入僵局,並且“攻敵必救”是破局之法,赤老溫便囑咐休整後的白玉京采取中策︰率兩萬蒙古軍,即刻南下克夷門!

    

    兩山對峙,中通一徑,懸絕不可攀。

    這克夷門所在的甦白音溝,坐落在銀川東北的黃河最窄處,蜿蜒十余里,上方多是峭壁,溝底較為平坦。西夏兵馬、輜重從此出,便可入鄂爾(和)多斯草原與敵戰斗;而為了阻敵進入都城,自要在山與河之間修築長城、城池以拒,這些鎖鑰,統稱克夷門。

    理論上,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惜,洪水、山崩、風雨,將幾個最關鍵的樞紐沖刷腐蝕。不同于昔年的南宋淮河因為過分安逸而失修,這克夷門,恰恰是因為前兩年西夏剛被蒙古洗劫、宮廷政變朝堂未穩而來不及修。

    眼見為實︰對敵人, 漏洞百出;自己人,無險可據。若趁這克夷門失修速戰速決,蒙古軍取銀川易如反掌,否則,一段時日後等夏軍修好,就算蒙古軍和林匪合作打銀川都會千難萬險。

    

    星夜破關,摧枯拉朽,一路弱旅,不足以看,“我的霸刀,該有第八篇了,人生第八苦︰克夷門之荒廢……”白玉京幾十年來第一次出現修訂刀法的念頭。

    正自嘆惋,咻一聲響,一顆不屬于己方的信彈倏然劃破天際,由于突如其來、照得人睜不開眼,緩得一緩,白玉京隱約看見,本不該有立足之地的兩邊峭壁,居然掩蔽了雄兵、幾萬?!

    “何時補築、增築?”白玉京視線逐漸清楚,遙望峭壁竟有城牆,暗叫不好,

    戰前剛偵查過的破敗景象歷歷在目,適才經行的關卡也確實形同虛設,可峰回路轉,怎就在此時、此地、好像出現了完整的防御設施?而且還懂得偽裝,不顯山露水時不被察覺,一顯山露水就殺伐決斷,

    像極了那個人的風格,微乎無形,神乎無聲……

    “蒙狗,听過克夷門最適合打‘口袋戰’?”熟悉的聲音回旋于頭頂,原是嵬名令公。

    “是……幾個時辰前搶修?!”白玉京沒看到口袋地形,卻仿佛看見林阡的臉︰西夏“義軍無用”,那就埋伏去吧;西夏“官軍無能”?那就補路去吧!

    豈止林阡負責吸楮,他的盟軍、西夏義軍,都吸楮!回溯幾個時辰之前,林阡為什麼不采取“詐敗後直接、親自回克夷門”、把辜听弦阿綽籍辣思義等人也合在一起?首先,西夏官軍沒充裕時間修關,其次,盟軍和義軍不熟悉克夷門反而更適合黃泉渡,最重要的是,那般狀況下赤老溫和白玉京一不會分兵,二不會心切,三一定警惕,

    怎會像現在這般,輕易犯這種被誘敵深入的兵法大忌!克夷門只留嵬名令公一個,白玉京會覺得,守不住關,再正常不過;而赤老溫先猜林阡心急去黑水、中計後篤定林阡會守銀川、那麼攻敵必救準沒錯、所以兵貴神速,一晚上心理的反反復復,全被林阡算了個明明白白,甚至連赤老溫會教白玉京暫時頓兵都了如指掌!

    將蒙古軍這般削弱過後,克夷門之戰對稍有實力的兵將,何嘗不是開卷考、送分題。

    “坑里還有坑。連環第三坑。”原來如此,林阡只是前菜,阿綽籍辣思義是冷菜,嵬名令公才是熱騰騰的湯菜!成敗只在,嵬名令公有無實力?

    

    “今日帥帳分弓,與職位無關,昨晚沖前面、險些戰死的,都退居二線養傷;沖得慢的、縮後面的、不敢正面交鋒的,都隨你去克夷門修關、待敵。”戰前,林阡對嵬名令公說。

    “只有不到一萬兵可用。”嵬名令公算出個大概。

    “兵不在多而在精。”

    “都是弱兵。”嵬名令公呵呵冷笑,就算蒙古軍如林阡所願、分兵來,弱兵們也全是炮灰;萬一蒙古軍沒中計,四萬一舉南下,就算強將也擋不住,“心真大,還想既修關又待敵?”

    “鑿山開路,有民眾智慧就夠。”林阡笑著說,尤其大月氏城民,給我們不少技術支持,“你手頭上的兵,都經過嚴格訓練,獨缺乏施展場地。先修築堡壘,他們有了底氣,自然就醒,全是強將,信我一次。”

    “等弱兵們醒過來,我的三千鐵鷂子,可以派上用場?”嵬名令公半信半疑,不願強將們躲起來養傷。

    “自然。”林阡笑,“壓軸可好?我也想看‘三千鐵鷂破蒙騎’。去吧。”

    

    “不好!”驚魂一瞬,白玉京聲音發顫,“撤!”

    蒙古軍以為西夏義軍只是湊數西夏官軍只是造勢,上一戰表現也確實是,那卻是蒙古軍對這一戰的思維定勢!

    嵬名令公如何允許他們撤,白玉京一旦進入口袋,信彈一升話音剛落,大小旋風一並開射,電閃之間,縱石如拳。

    球型彈夾雜箭矢居高臨下,打得蒙古先鋒人仰馬翻,嵬名令公令旗再揮,山地作戰部隊由上而下殺入敵陣︰“前二後五左三右一,分割,合圍!機動十人,穿插、剿殺!”

    敵亂,三千鐵鷂火速從溝外平地上追堵上來,千馬萬鉤,聲勢浩蕩,對準了蒙古軍的背後,再沖……

    如是,兵弩兵步兵騎兵配合,左濡右染,前僕後繼,殊死奮戰,如滾滾黃河陣陣波濤,傾軋向號稱無往不勝的“十數萬”蒙古軍,場面白熱……

    “盟王真乃神人也……”西夏軍久未勝仗,打得大汗淋灕、樂此不疲。

    “林阡孤陋寡聞,只知鐵鷂子,不知潑喜軍、步跋子。”嵬名令公自豪地說著麾下兵種,繼續嘲諷林阡。

    

    蒙古軍不會知道,甚至,嵬名令公自己的麾下也不一定知道,其實很多地方都沒修好,還是破破落落搖搖欲墜,否則白玉京也不會中計。

    是啊,半日的時間,能搶修多少?不過自我安慰罷了。

    那為什麼會打出“完整防御體系”的感觀來?對敵人,是視覺欺騙、心理催眠,讓他們先輕敵後重敵。而對自己人?如林阡所言,哪怕給立錐之地,有了底氣,自然就醒。治眾如治寡,治軍如治民,即使搶修得並不穩,站穩了就能戰穩。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話最重要的字從來不是關,而是那一夫。林阡還說,是這些人和長城、城池一起,統稱克夷門。

    “什麼畫餅充饑,哼,這是望梅止渴吧。”嵬名令公嘴角藏一縷笑。

    四境蕭條處,終于人聲鼎沸。

    

    紛紛紜紜,混混沌沌,奇正轉化如圓環旋繞,

    克夷門這大口袋套著西夏兵陣小口袋,使白玉京領軍左沖右突也殺不開個血路,山河險峻,容易自損,他也不敢隨意發揮武功。

    白玉京頹敗之際,赤老溫這支何在?

    正被林阡激水漂石、雄鷹捕雀!

    林阡上策是把四萬蒙古軍都調走和伏擊,但自知不太可能,便希望自己能把赤老溫一擊即潰,再南下堵到白玉京身後、與嵬名令公夾攻,奈何長生門太強,又未遂;中策則是自己與赤老溫陷入膠著之際,由嵬名令公打敗白玉京的捷報來亂敵之心,打破僵局。

    下策是嵬名令公讓林阡失望,林阡卻對孫寄嘯說︰不可能失望。

    是的,蒙古軍以為嵬名令公是我的必救,但我相信,他會破局,反過來救我。

    “全軍大費周章,就為了等那個性格討厭的嵬名令公表現出色?”孫寄嘯看不慣。

    “將領有點性格不是很正常嗎?並不討厭,還有點可愛。”林阡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真那麼有才?”孫寄嘯狐疑,“可是,我�信他,他信我們嗎?”信我們往北只是戰術,往南才是戰略嗎?信我們會破釜沉舟幫他們守護銀川嗎。

    “我跟他說,我的刀,雖然貫通隴右河西,卻沒有疆域,只有山水。他會懂。”林阡說。

    “行,那就走中策,我舍命陪主公!”孫寄嘯笑。

    赤老溫反向拖纏林阡?可那也是林阡的阻北打南。還好有白玉京可以南下?那只是林阡的圍師必闕!

    

    “寄嘯,無需你舍命。再見,赤老溫。”嵬名令公給力,中策果然勝出,林阡便也突破了赤老溫封鎖,不需要回援嵬名令公,而是軋著敗軍去與之會合。

    如夢初醒的赤老溫,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下策、也就是眼前這現實……

    此戰涉及三處,

    開闊處,“林阡口號響亮卻偷偷北上”——可惜那地方,人數和地勢都不允許林阡對蒙古軍前後夾攻。

    黃泉渡,“林阡妄想搶道去黑水,我這就去阻擊他”——有辜听弦和仁多莊主先下一城,林阡走水路到鬼門關,能實現小範圍的前後夾攻。

    克夷門,“林阡原來還是意在銀川……打克夷門,快,攻敵必救!”——林阡以義莊為北部起點、以克夷門夏軍為南部終點,造就了大型的前後夾攻現場。

    背後怎麼可以只繞道?背後必須包抄。

    對西夏軍,不打怎麼知道自己強;對蒙古軍,不打怎麼知道自己弱。

    林阡啊,那可是個說十幾句話都不會變一個字的主。赤老溫你不讓他夾攻,強行把他的上策打成中策是吧?他的包圍圈,強硬地對你越拉越大!轉眼間,你帶來的所有人,被他一口吞了!

    

    ps︰兀剌海城和克夷門,歷史上都有爭議,本書斟酌再三,前者選擇內蒙後套地區(一說甘肅省內,棄用),後者選擇銀川東北方位(一說銀川西北,棄用)。照舊,地圖畫在評論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宋風煙路》,方便以後閱讀南宋風煙路第1982章 甦白音溝•三千鐵鷂破蒙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宋風煙路第1982章 甦白音溝•三千鐵鷂破蒙騎並對南宋風煙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