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翦”的這條情報,發自金夏邊境,重點內容是林阡將至。
盟軍主力全體北移,于公,馳援西夏,驅逐蒙古;于私,為瀚抒保家衛民,給吟兒報仇雪恨。
那日小曹王焚毀地宮,險些顛覆了金宋共融。曹王推測他幕後有三大黑手︰者勒蔑、楊鞍、李全。後來,者勒蔑確實在戰場邊驚鴻一現;楊鞍本人沒露面,他麾下卻現身,展徽對盟軍極盡仇視,但楊妙真對林阡舍命相救,這部分紅襖軍的忠奸,一如既往地撲朔迷離;李全全程無痕跡。
妙真先前分辯李全欺騙楊鞍、並不歸屬紅襖寨;展徽事後咬定李全禍害楊鞍、殃及紅襖寨。他倆有個共同點,從不曾說楊李在臘月初一以後還有交集。表面上,楊李已經無關,暗地里,楊李有無合作?是否用彼此推諉的方式來相互保全?此情此境盟軍無憑無據,竟類似于後世的疑點歸于被告。
但因為吟兒曾親眼看見李全在圍攻陣中,故今次地宮被燒一案,盟軍順線懷疑他完全合理。細節或許有謬誤,但大事絕不可能冤枉他。
“李全不僅是黑手,而且是最危險的那一個。”戰後,林阡的火迅速延燒去了者勒蔑,冷處理了展徽、對楊鞍持保留意見,但無論在會寧整頓兵馬之際、抑或後來率眾前往西夏途中,林阡都視李全為最大仇讎︰李全,你要在暗,那我就暗著查。查你的行蹤,查你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