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 !
自從黑山之戰結束,林阡一有空就會思考,如何對抗薛無情的無上內力。()9977;0116;001;
那奪命琴音恐怖之至,略一撥弦,遠近等閑全都身首異處,邪後的落川刀在最佳狀態也是送死,青城派四大弟子勉強可以設陣拖延,非得要洛輕衣的岷山劍和自己飲恨刀合力方能追及……
至于那雄視古今的槍法,這些年來更加僅僅是程凌霄一個可以與之匹敵!
由于程凌霄親口贊嘆薛無情無敵、稱抵得了他一時抵不了他一世,故林阡不得不未雨綢繆︰若然程掌門戰敗、當地沒有高手,等閑兵馬該如何阻擋薛無情?
因察覺青城劍法可以合作並與薛無情拉鋸,林阡很早就拜托青城派的四大弟子,傳授他所挑選的悟性極高的年輕人一招半式。然而時間太短,眾人不可能把那“四絕劍陣”學到極致,因此初期也只起到個緊鑼密鼓備戰的作用,根本不可能投以實用、上陣殺敵。
苦苦鑽研、無法吃透,卻是某日听吟兒贊程凌霄時順帶說了句,薛無情琴術的噱頭太殘忍,就是“每次殺一排人,只留最左一個活口。”
當時林阡否認︰“這怎會是噱頭,這唯一一個活口,是薛無情拿來懾人的!”是的怎麼會是噱頭,薛無情心理沒毛病,他性格寡淡,也不是那種會以此作宣傳的人,唯一的可能是留個活口捎信、從而達到殺雞儆猴的威懾。
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晚林阡就做夢夢回這句對話,有另一種可能性一線之間穿過林阡腦海——
這確實不是噱頭,卻也許不是懾人的。而是個可以逆向思考的關鍵——會否薛無情不是為了留活口,而只是因為他琴聲特點就是如此,旋律就是從右到左貫穿的,最左邊的最容易活口?!
正巧薛無情雖號稱殺人不眨眼,骨子里卻並不是濫殺之人,所以本心敦促著他每次都留下了最容易活口的那個人,盡量少殺。順帶著懾人了而已。
所以當時還抱著夏日枕席的林阡,在腦海中把薛無情光電般的撫琴影像和滄海般的廣闊意境一並放慢。繼續放慢,慢到無限——可以看見那琴聲是一點點地削掉了最右邊人,慢條斯理地開始切下一個人,再下一個……旋律的殺手。在空氣中循序漸進地移、有條不紊地格殺。每個過程,薛無情都能盡可能地找到哪怕很短的一排人。
因為林阡夢到的情景是無數的大圓形、小圓形,如車輪般高速不斷地旋轉于薛無情的音律邊!所以才一驚而醒,迷迷糊糊的時候卻硬是將那畫面下了、也推敲出了上述可能……
就是在那將醒未醒的一剎,他憶起先前和紇石烈桓端在山東之戰的風里流沙陣,知道可以參考這種圓形將盟軍的高手們布陣!
便是如此,可以使大家在對戰薛無情的時候、能夠鑽他琴聲特點的空子——當圓形陣法快速流動時,其一是可以產生對抗內力的能量,其二是足以避免過高的傷害。因為陣法始終是變化的,每個人都可能在最右邊,但倏忽都不在最右邊。因為沒有最右邊,誰都可以是誰的右邊!換而言之,哪有左邊右邊,最右邊倏忽就能變成最左邊。
如是,陣法內的人成圓,陣法運行軌跡也是圓。薛無情琴聲所尋獲的那一排人,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于是,殺傷力就會被眾人平攤,足以保證每個人的性命。
加上“四絕劍陣”的春夏秋冬概念,也可以與這輪回循環的意念融合,青城劍法的意境可以發揮得更加玄妙,若能每個人都技藝精湛,甚而至于可以將薛無情圍困!這也是林阡想以後熟練了再用的原因……
然而,這方法治標不治本的地方在于,殺傷力是被平攤的、而不是被化解的,換句話說,每個人都不致命,但每個人都會受傷。畢竟薛無情不是只殺最右一個人,而是只留最左一個人。時間一久,傷害堆積起來,要麼是大家在某個時間段一起倒下了,要麼就是哪個人率先支撐不了陣法頃刻分崩離析。
所以林阡才和沈釗約定了一炷香,“這一炷香,你親自給他們擂鼓,鼓舞他們士氣,到時間就鳴金收兵,希望屆時還未戰敗。”沈釗和妙真領命退下之後,根本無力觀戰的林阡,此刻只能用樊井當眼楮,听到樊井和他匯報城樓下的進展,與他事先想象無異。
“主公,你說給他們一炷香時間,但你不合作,一炷香之後決計上不了陣!”樊井氣得邊匯報邊罵,在城樓上就地療傷也就算了,能不能讓我給你包扎好了再打斷我?!你不想這血淋淋的一幕給過多的人看到,卻好歹別把我既當大夫也當解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