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時代的戰爭

第三十三章 博物館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江城老龔 本章︰第三十三章 博物館

    百變女郎的話匣子一旦開啟就很難關上,想畢跟他偽裝的時間過久有關,他最多的話題一直圍繞在蟲族,李真俊從他口中不僅了解到它們的組織關系,和最新的戰術戰法,及母蟲的異種器官移植。其實異種器官移植就是母蟲進食的一種過程,它通過吸食人類的大腦,將其大腦系統激活重新排列組合,然後創造出一種新的半蟲人戰士,那種戰士既有蟲族的爆發力量,又有人類的智慧,這種兵種在第三次大戰後期有過,多數是以間諜或特種兵的形式出現,它的作用之大足以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輸贏。

    李真俊猜想百變女郎的組織也就是星際特種兵也大概是一種對抗蟲族精英的戰士兵種,星際特種兵本身或許比母蟲制造的半蟲人還要奇特,雙頭鳥和輕語教官,還有眼前的百變女郎都似乎遠離了正常人的範疇。

    李真俊不是沒有看過相關報道和科幻電影,平心而論,科幻題材電影對未來的新式武器開發有一定的前瞻指導意義,美漫中《鋼鐵俠》令人羨慕的鎧甲如今幾乎是機動步兵的標配、智腦高層的IT精英有點類似于《黑客帝國》中的侵入戰士、V世界顯然是模仿《頭號玩家》或《刀劍領域》、星際特種兵和半蟲人也有《X戰警》影子,事實上幾乎大多數的科幻小說中的事物都成為了現實,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是科幻題材小說崛起的高峰期,美國三巨頭科幻小說機械手表,鐵皮船,機器人,不用火就能做飯的,水管里自己出來水,手機,飛機,飛船,火車等等。40年代時科幻小說中描寫計算機、火箭與核武器,10多年後全部變成現實。有不少學者提出小說家的預見性已取代古時候的哲學家。令人捧腹的是1944年底美國發表了一篇科幻小說,精確地描述了原子彈的功能。小說當即引起了美國軍方的強烈震動,為此展開了一系列調查,結果種種描寫只是科幻小說家的憑空揣測,他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需要一種劃時代的武器終結這無休無止的戰爭。

    “或許以戰止戰最好的方法就是絕對的武力施壓,蟲族和人類糾纏了半個世紀說穿了無非是實力差距不大,兩者拔河競賽,苦的只是百姓。”李真俊如此想來,不覺已走到百變女郎所說的蟲族歷史博物館洞口。

    博物館建在一處毫不起眼的洞穴,有一列看守的爬蟲在周邊巡邏,有點類似蟑螂蟲,上肢卻更加發達,它們見到李真俊三人均朝紛紛轉頭左右掃視,嚇得他雙層雞皮疙瘩掉一地,所幸百變女郎的“土”方法還是有用的,在那些蟲子眼中的他們,要不就是一坨大便,就是和它們同一類的蟲子,蟑螂蟲組成的列隊停留了一會,又開始頗有規律的巡邏。

    三人進了洞穴,才發現不起眼的洞口里面恍若迷宮般,幽深且容易迷失,一個個小洞穴在道路兩邊整整齊齊排列,倒是跟蜂穴倒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蟲族的溝通方式一直是謎團,昆蟲科學家試圖在許多昆蟲身上找到靈感,比如蟈蟈通過翅膀來交流,是左翅疊在右翅上發出聲的。螞蟻從嗉囊里的化學物質傳給對方。蜜蜂是通過舞蹈,比如搖擺一支尾舞或8字形舞蹈來指出食物的所在地,用舞蹈的速度表示蜂巢到蜜源之間的距離。螢火蟲是用或明或暗的閃光來表達自己的語言。而蟲族的傳達語言方式至今也沒有找到線索,事實上捕獲到的蟲子一向是不怎麼溝通的。所以蟲族博物館內部一條條大小不一的洞穴也沒文字標注,里面擺放的最多的是一些骨頭,也有古老破舊的陶瓷器具什麼的,看了十幾處洞穴大多相仿,一點也看不頭緒來。

    “這些骨頭不會是蟲子們吃下食物的骨頭殘骸吧?”古妮薇爾問。

    百變女郎拿起一個頭蓋骨仔細打量,搖搖頭答道︰“肯定不是!頭顱已經變成了化石,推測起碼有好幾萬年,或許是原始人吧。”

    李真俊接過化石頭顱繼續觀察,他微微一笑道︰“網絡上說分別原始人得看牙齒,你看他的牙齒碩大、粗壯,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復雜,跟中國元謀人的特點很像,元謀人的牙齒特點是齒冠末端擴展、較寬,基部比較收縮、略呈三角形。屬于人猿的一系,還不是真正雙腿站立的人,北京原始人以後才會慢慢行走,你看小洞里的那些骨針、石棒都是他們用的生活工具。”

    “你讀的野書夠雜的啊?!”百變女郎語氣古怪,也不知是欽佩,還是挖苦。

    “接著走吧,我有點明白蟲子建博物館的規律了。”李真俊一邊走一邊探查每個洞的物件,他能分辨出來的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大墳口人、良渚文化。距今從70萬年到4500年依次排開,有的年代洞穴只有幾處,有的有十幾處。大墳口人和良渚文化的物品最多,具有有100多處洞穴,其中擺放的物質可以說是方方面面,生活用具、武器、骨骸、圖畫,不一而論。

    “為什麼中國的大墳口人和良渚文化擺放的物資最多呢?”百變女郎經李真俊的介紹,突然開始疑惑地尋思起來。

    “大墳口人距今6500年,良渚文化距今4500,2000年的跨度卻好似兩個文明,大墳口時候人類還處在蠻荒時代,人類已打獵為主。到了良渚文化,也就是華夏文明的早期就學會了耕種、建房、打漁、甚至伏羲還研究出了八卦陰陽學,對宇宙奧秘進行思考。幾十萬年緩慢的進化,到斷時間的爆發,不令人心生好奇嗎?”

    “跟工業革命以後的科技飛躍一樣?”

    “是的,網絡有很多人猜測是外星文明的幫助,或許這也是一種可能性,另一種就有些牽強,說是厚積薄發的科技飛躍。我不相信這種說法,如40年代物理學弦理論橫空出世後,給物理學界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可二個世紀過去了弦理論依舊毫無進展,等等,你非要選在這個時候來蟲族博物館的原因,不會是想找到這方面的材料吧。”

    “很聰明,我也不用瞞你們,緋紅用摩斯密碼在牛皮地圖後面特別說明,摩西研究的飛躍及以後發展方向的靈感來自于這所博物館,我想他一定是在地底世界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你也相信有外星人?教官。”

    “我只是覺得茫茫宇宙,浩渺星雲,只有我們人類一種生物,上帝會不會太殘忍了?”

    “你信上帝?”

    “我相信上帝藏匿于黑洞深處的核心地帶,那里能吞噬萬物,也能爆炸以後誕生新的星球及生命。”

    “教官,你少看點科幻小說為好。”李真俊語重心長地說。(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納米時代的戰爭》,方便以後閱讀納米時代的戰爭第三十三章 博物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納米時代的戰爭第三十三章 博物館並對納米時代的戰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