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興漢

第六十三章 相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逍遙雲羽 本章︰第六十三章 相持

    孫策在當利口駐兵听聞程普傳回來的消息,得知劉基已經統率大軍駐守牛渚磯防備自己的進攻,當下他還尚未知曉程普已經敗逃,詢問身邊諸將道︰“今劉基駐守牛渚磯,兵力雄厚,我軍有多位新募士卒,恐怕難以取勝,諸位可有計策?”

    張昭在一旁撫須道︰“劉繇佔據江東,其子劉基連破吳會、豫章三郡,如今帳下兵精糧足,我等渡江南來,糧草不繼,不宜與之持久作戰,一旦我等陷于此地,劉繇調遣其他各郡士卒來援,則我等必敗無疑。為今之計,既然劉基已經親自領兵駐守牛渚,秣陵新遭大戰,城池殘毀,守軍必然不多,不如命程德謀屯兵牛渚磯外,只宜堅守,不與劉基交戰,只需將其大軍耗在牛渚,我等則可出奇兵去取秣陵,然後再轉而進攻湖熟、江乘、句容等縣,這些縣都是丹陽郡富庶之地,錢糧豐厚,若能取這些地方以作根據,則我等不需擔心錢糧問題。”

    張也道︰“如今笮融已敗,我等渡江南下並無依托,只是我等數千兵卒之力若是前往牛渚硬拼恐怕並非劉基敵手,倘若真如子布所言,能得丹陽以北數縣,則進可直逼吳郡,虎視曲阿,退可堅守城池,防御劉基,實為上策,伯符不妨一試?只不過這就要讓程普將軍多費些心力,爭取耗住劉基,讓其無法脫身支援。”

    孫策聞言深以為然,點頭道︰“二位先生大才,策即刻命人前去牛渚,命程叔安營扎寨,屯兵固守,以防劉基。此外,叔父同軍侯徐逸率軍一千留守當利口,保住我軍後路,其余諸將隨我一同進攻秣陵。”

    “諾。”眾人齊聲應諾。

    牛渚大營。

    劉基以疲兵之策大敗程普,斬敵首級一千零七十五人,降卒三四百人,心中十分高興,畢竟孫策主動南下,劉基取勝自然讓江東世家對劉基更加放心,這樣一來孫策想要拉攏江東士族助他就很是困難,于是劉基連忙犒勞有功士卒,由于大家累了一晚,然後就都紛紛前去歇息。

    下午時分,劉基再次升帳議事,道︰“如今我軍一戰擊潰程普,所謂孫堅四將,倘若其部下並無精兵,也不過如此。而那孫策手中不過兩千精銳士卒,今番渡江南下,江北糧草必然無法供應,如今程普兵敗,其軍心必然動搖,我軍若是能夠再勝一場,孫策軍隊必然大潰,那時孫策不足慮也。”

    太史慈起身道︰“府君,今番程普敗逃,我軍士氣正盛,不如乘勝進兵,奪回當利口等地。”

    劉基正欲同意,顧雍起身道︰“府君不可,孫策南下,其糧草輜重多在歷陽,一時難以供應,如今其若是得知程普兵敗,必然心急,其帳下張昭等人皆有才略,必然會勸孫策前去攻打秣陵等縣,以充糧草之需,如今不如派遣一將速速返回秣陵固守,不給孫策可乘之機,只要孫策不能佔領城池,我等等在此處,只要周泰蔣欽水軍兵馬一到,切斷其與江北聯系,我等水陸並進,那時孫策軍中沒有糧草,又無援兵,必然不戰自潰。”

    “如此也好,休穆听令。”劉基點頭道。

    “在。”朱桓躬身道。

    “你速帶本部人口返回秣陵,以防孫策來攻,另外到了秣陵之後,可以派人前去,讓于糜、樊能二位將軍不必再來石城,只需固守湖熟等縣即可。其余諸將,在此地待命。”劉基道。

    “諾。”朱桓領命而去。

    至此,劉基認真分析了一下局勢,覺得孫策並無任何能夠戰勝自己的機會,即便是孫策有張昭張為輔,程普黃蓋等人為將,可是其終究部下兵力不足,想要和如今已經穩據江東的劉基為敵,確實有些難度,甚至可以說有些自不量力。

    程普在牛渚外被劉基打敗,向當利口而去,一路上擔心劉基率軍來追,可謂是快馬加鞭,等他們逃到當利口時,孫策率領大軍向秣陵方向前進也不過行了數十里。

    孫靜奉孫策之命留守當利口營寨,突然看到遠處有軍隊出沒,以為是劉基大軍殺到,忙令身邊人做好御敵準備。待前方士卒離得近了,發現他們打得乃是自家旗號,于是放下心來。

    不過當孫靜看到程普、呂範等人形容狼狽,衣甲不全,面帶詫色,忙問道︰“德謀,這是怎麼回事?伯符今日凌晨才命人前去通知你們守在牛渚之外,拖住劉基兵力,現在這是何故?”

    程普臉色通紅,道︰“我等有負主公厚望,被那劉基以詭計取勝,損兵過半,還請主公降罪!”然後程普等人將如何兵敗之事告訴孫靜。

    孫靜這才明白,程普等人在孫策派去的傳令士卒還未抵達就已戰敗,所以才會如此狼狽逃竄而回。

    孫靜無奈,也只好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且德謀以寡敵眾,能留住一半士卒已是不易,德謀不必悲傷。如今伯符率領軍隊前去攻取秣陵,如今劉基剛剛取勝,必然會親率大軍前來攻打當利口,我等只要堅守住此地,拖住劉基,也未嘗不能給伯符創造機會。”

    “如今也只能這般了。”程普無奈點頭。

    “不過還需將此處情況稟明伯符,也好讓伯符心中有數,好做應對。”孫靜為人沉穩,繼續道︰“子衡,就麻煩你騎快馬,跑上一趟,將此事盡快告知伯符。”

    “好。”呂範點頭。

    當孫策得知程普兵敗退回到當利口的消息,頗為震驚,因為程普一直跟隨他的父親孫堅四處征戰,程普的能力他自然也看在眼里,孫策也沒想到程普竟然敗的如此之快,于是詢問張道︰“子綱先生,程叔兵敗,如今當利口吾叔父處僅有一千人馬,加上程叔所帶的一千多士卒,也不過區區兩千余人,且都為新募士卒,劉基軍馬若是去襲我後路,恐怕叔父他們兵少難以抵擋,我等後路被斷該當如何是好?”

    “伯符無須擔心,井陘之戰中淮陰侯韓信背水結陣,截斷退路,于是士卒奮力拼殺,最終大破趙軍,這就是兵書上所謂的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士兵沒有退路,必然奮力拼殺,那時秣陵必然不難攻下。更何況,幼台善于用兵,當利口水寨又在水上,劉基一時未必可以拿下,我等當務之急還是盡力攻取秣陵為上。”張沉吟道。

    張的話堅定了孫策進攻秣陵的信息,于是孫策一面命人前去秣陵打探消息,一面命部隊加快前進,爭取于天黑之前抵達秣陵城外三十里處扎營。

    祖郎被劉基安排留守秣陵養傷,听聞孫策率領四千軍馬兵臨城下,大驚失色,忙于秣陵縣令陶基商議退敵之策。

    陶基道︰“當務之急,應速命出城將此事告訴劉將軍,請劉將軍速派兵馬回援,如今城中不過兩千多士卒,卻多是新募士卒,最為主要的是城中守城器械不足,最多能夠守住三五日進攻,不過在下與這秣陵城中世家皆相熟,想必他們也會出兵相助。”

    “陶縣令,如今縣中牢獄里還有一千余名笮融降卒,不知陶縣令可有信心勸降他們為我等所用,若得他們相助,定能在劉將軍趕回之前守住秣陵。”祖郎突然想起城中降卒。

    陶基搖頭道︰“孫策本就是袁術派來支援孫策的,若是孫策臨陣勸說,他們倒戈相向,則我等危矣,為了穩妥起見,在下以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不宜動用他們,還是在城中招募精壯鄉勇共同守城為上。”

    陶基如今徹底歸順劉基,自然將劉基的利益視為自身的利益,當然不允許不穩定的事情發生。

    “也好。”祖郎點頭同意。

    一夜之間,募得精壯五六百人,劉基大破笮融之後,對待秣陵百姓甚好,所以他們也都願意共同守城,抵御城外孫策的進攻。

    孫策本以為率領軍隊前來奇襲秣陵,定會取勝,可是沒有想到秣陵城雖然因為連續大戰有些殘缺毀壞,可那是東門和南門,他來的方向是西門,並無多少毀損,不過他自然也看得到城內守卒不多,但是孫策心中又不想動用他的兩千精銳士卒,因為若是攻城死傷必然較重,一旦精銳死傷加重,日後劉基來攻他不敢保證能否守住。

    不過第一日下來,孫策沒有攻下秣陵,還損失了四五百人,心中擔憂如此下去劉基必然知曉,回師救援那就慘了。于是第二日,劉基命韓當黃蓋為前鋒,率領部下精銳搭攻城。

    一連兩日下來,雖然城中祖郎等人奮力堅守,可是孫策部下的兩千精銳士卒本就是多年跟隨其父孫堅作戰的士卒,都是在各種大戰中表現突出生存下來的精銳,所以他們加入戰團對于戰局影響還是很明顯的,他們的戰斗力以及素質比之城內守卒高出一大截,所以很快東門告急,最多再有一日就會被孫策拿下。

    那時失去了城牆的屏障,城內的士卒自然不是孫策部下的對手,于是大家依舊死命堅持,就在城門待破的時候,城外遠處響起了馬蹄聲,旌旗搖曳,卻是朱桓領兵趕了回來,正巧看到孫策正在下令攻城,心中不由感嘆顧雍見識高遠,又命士卒向孫策這邊沖鋒而來。

    孫策自然也看到了援軍再有一刻鐘就要抵達,那時他攻入城中也是無用,不由長嘆一聲,對身邊諸將道︰“如今劉基援軍已達,我軍卻未曾攻入城中,未免腹背受敵,如今恐怕只能暫時後撤,別作良圖。”

    二張點頭同意,饒是他們足智多謀,如今也是無有良策。

    于是孫策下令鳴金收兵,向後撤退,朱桓大軍一到,擔心孫策有埋伏,也不深追,祖郎等人在城中看到孫策兵退,趕忙將朱桓一行迎接進入秣陵城中。(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基興漢》,方便以後閱讀劉基興漢第六十三章 相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基興漢第六十三章 相持並對劉基興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