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士人近乾諫曰:“天子已至適婚之齡,趙王可將千玉君主納入宮去,天子必晉為後,趙王為國丈也。待君主產下龍子,則可…”真未敢盡言,只做抹殺之態。
乾大笑曰:“士人所言,大合孤意”。遂進宮表明此意,帝未敢弗之,拜魏千玉為皇後。
卻說,魏乾子魏丹掌禁軍後,常留宿後宮,奸淫嬪妃。有相府腹官聞知勸其曰:“世子未可行此亂臣之道,恐有非議”。丹頗不屑:“吾父掌天下兵馬,吾掌宮中禁軍,安敢有議。”
丹非但于宮中行禍亂之事,有一日,醉後而于京戶城中大驅車馬沖民撞戶,是日車馬踏死者有二三十人。乾聞之,深責。然丹脾性如此,雖責之不移。京中多有怨怒。
同年五月閏日交州刺史唐玄卒,其子唐嘯自領州事。
卻說唐嘯字百川號林中虎。謂此名號,有虎嘯山林,海納百川之意。嘯身修長,膚色暗黑,面相英俊,其生猛非常。有一日為狼群所困,只以短刀搏狼,殺狼有十余條,斃殺將盡,余狼懼遁。
且說,唐嘯生來孤傲,此番父卒,沒了羈絆,將書去京索要明月公主與其完婚。另一面發書往揚州,勸其勿與爭奪。
卻說魏乾見書笑曰:“賊子乳臭未干,恃勇逞強”。後謂張真曰:“士人兄有何高見”?不待真言,傍邊安弘景出曰:“趙王,可將公主與揚州,從中取事,令二者自相圖也”。
乾問曰:“諸公之意若何”?各皆贊同安弘景之計,張真復曰:“弘景之計繆也,雖唐嘯有勇無謀,而揚州李密老成持重,非等閑之輩,豈能不識此驅狼並虎之計。”
安弘景心中不悅,反問:“願聞長史高謀”?真作揖向乾,曰:“唐嘯乃一捍將,雖勇不謀,彼發書討要公主,趙王回書:‘不與’可也”。
安弘景大笑:“張長史此謂何計”?真回曰:“量他一武夫,何能為耳?以王之根本,何須用計,來則並之,可也。若嘯來,必無回也。切不可亂施計謀,弄巧成拙。”
乾笑曰:“士人之言,大合孤意。”遂令其弟親往與交州接壤邊界都督官兵,以備不虞。
且說,嘯見回書大怒,扯碎擲地罵曰:“似此國賊,我必除之”。即欲下令起兵攻打長沙,听聞有戰,一眾武將摩拳擦掌,各各爭先。忽見班部內出一文官奏曰:“天下未亂,主公誠不可造次。以我一州之兵,實不能撼中原也,況揚州李密早有圖我之心,萬望主公慎思慎行”。
謂此言者乃主簿唐林,林字德勝,本益州人氏,後因戰亂流落交州。刺史唐玄生時大攬門庭,先以林同姓納之,後覺林有大才,使為主簿,參謀軍機。
林出此語,莫敢有言。嘯曰:“亞父之言,是也。”遂罷起兵之念。嘯謂之亞父,因其父卒時,托林後事,命嘯以父事林。故而稱其‘亞父’。
卻說,魏乾知交州兵不起,乃謂眾謀士曰:“本欲賊來,今卻不出,孤欲起大兵伐之,可否”?
不知眾將意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