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太君,這是我讓咱們炮樓的廚子,專門做的燒雞和烤鴨,還有桌上的其他十幾個菜肴,都是他的拿手絕活,他以前是縣城里面飄香酒樓的大廚,被我花了每月二十塊大洋請來,給太君們做好吃的食物,太君們,您們趕緊拿起筷子來嘗一嘗,絕對非常地好吃。”
坐在炮樓地上三層樓中間的位置上,那一張擺滿了十幾道美味佳肴八仙桌子前的皇協軍小隊長李大山,左手指著桌子上面的各色菜肴,右手指著站在一旁的廚師朱成材,向圍坐在八仙桌子前的那十名日軍士兵,恭敬有加地介紹了一番道。
圍坐在八仙桌子前的那十名日軍士兵,俱都拿起擺放在他們面前的一雙筷子,毫不客氣地夾起菜肴,就一口吃了下去,在吃菜肴的時候,俱都表現出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
這一口菜肴吃下去,那十名日軍士兵當即就放下手中的筷子,沖著陪坐的李大山,以及站在一旁的朱成材,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並異口同聲地夸贊道︰“吆西,今天做的菜肴吃起來味道好極啦!李桑,你找來的這個廚師的廚藝非常棒,如果頓頓都能夠吃上這麼好吃的菜肴,那就真的是太好啦!”
听到這十名日軍士兵的交口稱贊後,李大山當即就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道︰“諸位太君,你們放心就是啦,這個叫朱成材的廚子,我已經花費每個月二十塊大洋的工錢雇佣了他,打今個兒開始,諸位太君每頓飯,都由這個叫朱成材的廚子來做,保證每頓飯,都能夠讓諸位太君吃上這麼好的美味佳肴。”
把話說到了這里以後,李大山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他低頭彎腰,從桌子底下拿出來一壇酒,挨個往圍坐在桌子前的那十名日軍士兵面前的空碗倒了一遍,這才重新坐回原位,並往他自己面前擺放的那一只空碗倒滿酒,這才把那壇酒放在了桌子一個角上。
緊接著,李大山就雙手端起了他面前的那一碗酒,向圍坐在桌子前的那十名日軍士兵,敬酒道︰“諸位太君,您們別光顧著吃菜啊,我給各位太君倒了一碗酒,咱們一起來品嘗一下,我先干為敬。”
剛把話說完,李大山就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咕咚”三聲下去,就把那一碗酒喝得干干淨淨,連一滴酒都沒有剩下,簡直是可以用一個四字成語來形容,那就是︰一飲而盡。
根據規定,在駐守炮樓期間,他們是不允許在炮樓里面飲酒的,可是,那十名日軍士兵,已經有個把月的時間沒有喝酒了,這一次,又看到桌子上擺著這麼多的美味佳肴,他們在面面相覷了幾秒鐘的時間之後,這才紛紛端起來自己面前擺放著的那一碗酒,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只是幾秒鐘的功夫,就把碗中的酒喝得精光。
看到圍坐在桌子前的十名日軍士兵,把碗中的酒喝完,李大山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趕緊又挨個把這十名日軍士兵面前的空碗再次斟滿了酒,而把自己面前的那只空碗留到了最後。
原本李大山打算把他高薪聘請的廚子朱成材打發下去呢,突然在這個時候,有好幾名日軍士兵,在喝了第一碗酒之後,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美味佳肴,一邊向站在一旁的朱成材問詢,擺放在桌子上的這每一道菜肴叫做什麼名字,以及除此之外,他還會做什麼菜肴。
見此情景,頗有眼力見的李大山,趕緊讓在一旁站了大半天的朱成材,到旁邊搬來一把椅子坐下來,跟他一起陪著這十名日軍士兵吃菜喝酒,並叮囑朱成材,對于日軍士兵提出的問題,不要藏著掖著,要做到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對于李大山的吩咐,作為廚子的朱成材自然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面對圍坐在桌子前的這十名日軍士兵的問詢,他差點就要來一個傳統的相聲段子《報菜名》了。
如果不是李大山朱成材這個廚子留在了炮樓,估計,前來送四大籮筐吃喝的劉一鳴,估計,無法在廚房里面停留太長的時間,更不能夠把炮樓里面的十幾名皇協軍誆騙進廚房之內進行策反。
能夠在短短不到五分鐘的時間之內,劉一鳴成功策反了駐守在炮樓里面的十幾名皇協軍,這一切都還要拜離死不遠的李大山所賜,不然的話,頂多只能夠策反剛開始的哪一個皇協軍而已。
這邊廂,在炮樓地上三層樓里面,皇協軍小隊長李大山和廚子朱成材他們兩個人,陪著十名日軍士兵,有吃有喝,有說有笑,菜過五味,酒過三巡,俱都喝得面紅耳赤,有的人略帶醉意,有的人醉意漸濃,而酒量頗大的李大山,此時卻有些微醺,整個人的頭腦還是非常清楚。
那邊廂,在最開始被策反的哪一個皇協軍的引領之下,孫文武和張三順他們兩個人,各自挑著一只扁擔,而在扁擔的前後兩端各掛著一只空空如也的籮筐,順著炮樓里面的木質樓梯拾級而上,來到了炮樓地上三層樓。
走在前頭的那個皇協軍,按照劉一鳴事先的吩咐,他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快步走到了李大山的跟前,並附在李大山一側的耳畔,輕聲細語地進行了一番稟告。
不等那個皇協軍把話說完,面帶酒暈的李大山,當著那十名日軍士兵的面,“ ”地一聲,拍案而起,用不可思議的口吻,氣憤不已地反問道︰“他娘的,真是翻了天了,竟然,還有人敢闖進炮樓里面找我還賬,而且,還說我欠下了五十多塊大洋,我看來向我要賬的這兩個人,恐怕是活膩歪了吧?”
走上前來的劉一鳴,用不卑不亢的口吻,針尖對麥芒地反問道︰“李隊長,是小爺我來找你要賬的,怎麼著,你難不成還要了小爺我的命不可麼?”
剛才,那個被策反的皇協軍,在向李大山稟告的時候,並沒有說明來向他要賬的人是誰,只是簡單地說了一下欠賬的數額。
而此時站起身來的李大山,起初,還以為是個什麼有頭有臉的人物,跑到炮樓里面跟他要賬呢,結果,抬起頭來,定楮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讓李大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站在他身前不遠處這個前來要賬的人,竟然是個穿著一身破舊黑色本地服,肩膀上扛著一只扁擔,前後兩側挑著兩只籮筐的年輕人,目測了一下,大概只有十七八歲的年紀。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