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偶米粉 本章︰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

    內聖外王!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這是內聖之修行。

    修仁禮之道,打至聖先師乃至于更高的境界,可為內聖之坦途。

    進而三綱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可為內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為外王!

    無內聖,不外王。

    內聖外王,陰陽一體,仁禮合一。

    自當年玄清子在稷下學宮論道,所言內聖外王,被困境界數十年的公都子一朝悟道,破入玄關。

    可惜,未有太久,便是坐化。

    其人雖坐化,一身道理卻是傳下,掌門伏念便是所修最為精深,統合儒家八脈,越發氣韻不俗。

    “你等所言都有些道理。”

    “諸國而滅,諸夏歸一,諸夏正是大變之刻。”

    “守正居中,是為大道。”

    “入咸陽施展所學,也是大道,兩者並不相違。”

    “只是儒家現在還不到入世以展仁禮之時,至聖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蘭陵之事在前,大變就在眼前,未可一窺全貌,焉得爭奪百家大勢。”

    “待明晰本末,知其先後,可為之矣!”

    入世!

    以為實現儒家數百年來的夙願,那是整個儒家上下所需要的,江邵泰等人想要。

    自己更想要。

    果然儒家是避世的學問,也無需道理傳播諸夏了。

    伏念看向左右師長、師兄弟,朗聲而落,大勢而觀,儒家現在不適合大開門直面秦國。

    除非對于諸夏之變有足夠了解。

    “掌門師兄,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法家做大?”

    “秦國推崇法家之道,無論是當年的秦國商君,還是秦國歷代之主,都是那般。”

    “似是不喜歡儒家之學。”

    “果然儒家退讓,豈非不妥?”

    江邵泰拱手深深一禮。

    聞掌門師兄此言,似乎不贊成派遣儒家弟子前往咸陽,起碼現在並不贊成。

    “法家之道,旨在富國強兵,旨在在短時間內令府庫充盈,令兵甲齊備,令民勇公戰。”

    “亂世之中,是以諸國多有變法,魏國、秦國、楚國、齊國幾國都是一樣。”

    “然如今非大亂之世,諸國滅,秦國繼續行法家之道,行霸道之舉,已然極致,過剛易折,便是此理。”

    “大亂之後,合當大治,那才是儒家一戰所學的機會。”

    伏念看向江邵泰。

    秦國推崇法家之道,並不意味著秦國要將其余百家之道,全部磨滅,否則,焉有中央學宮。

    百家之道,各有所長。

    法家雖妙,儒家也有玄奇。

    “掌門師兄,雖如此,可令儒家弟子入秦國郡縣之地,以為施展所學,莫不亦是不妥?”

    小聖賢莊每一年都有許多人進來求學,每一年也有許多人畢業,數十年來,諸夏間,儒家弟子甚多。

    果然儒家不入秦國,那麼,他們一聲就要荒廢。

    何況,如師兄所言,大治之世,當行教化之舉,當令諸夏之人知曉仁禮。

    那是儒家所求。

    以為維持諸夏穩定之需要。

    果然人人仁義禮智,何有大周而亂。

    那便是根源。

    “自然可行。”

    “無論何時何地,儒家弟子欲要施展所學,小聖賢莊都不會攔阻,儒家上下也不會攔阻。”

    伏念搖搖頭。

    儒家弟子成千上萬,豈是小聖賢莊可以全部管轄的。

    小聖賢莊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做學問的地方。

    這里才是儒家的根基所在。

    “這……,師弟愚鈍!”

    江邵泰不解。

    誠如此,那掌門師兄是想要儒家弟子入世施展所學,還是不欲要儒家弟子有所為。

    “那些事情並不重要。”

    “蘭陵城之事,顏岵師弟、楊寬文師弟身隕,儒家三位掌事者,沒了兩位。”

    “時值巨變,儒家需要三位掌事一同應對那般局面。”

    “接下來便是需要在此仁禮之堂決出另外兩位掌事。”

    視線落在江邵泰身上數息,伏念搖搖頭,終究還是悟性不夠。

    得與失!

    爭與不爭!

    一直都非絕對的。

    儒家需要蟄伏,以觀諸夏局勢。

    同樣,也需要派出人手對于接下來的諸夏有足夠了解。

    彼此之間,並不矛盾。

    不在那個話題上多言,許多事情,自己已經派人去處理了,先前所問,只是以觀八脈意向。

    總體而觀,合自己之心。

    江邵泰之言,也在預料之中。

    話鋒一轉,落在另一個重要議題上。

    決出已經缺失的儒家兩位當家。

    語落,整個仁禮之堂陷入淺淺的寂靜。

    ******

    楚地江水流域。

    這里河水眾多,縱橫交錯,又有群山峻嶺陳列其中,高低起伏的大山連綿不絕。

    其中自然不乏有地勢奇特所在,俯覽而下,在那方圓數百里、數千里的地域上。

    晴空之下,一處更為陡峭的低谷懸崖山脈傳來異動,那是一處白日中仍隱于雲海之中的地域。

    一只只體型巨大的機關獸乘風而行,時而跳出雲海,時而沒入雲海,時而蹤跡不顯。

    隨著機關獸的快速行進,那前方所在更為之地勢險要,湍急奔騰的滔滔江水環繞游蕩。

    水域之中,暗礁亂石密布,船只航行其內,行不數里,便是船毀人亡,再加上山脈深處,天候逆亂,風勢無常,更是琢磨不透方向。

    伴隨著再一次的俯沖,那數只機關獸消失在雲海深處。

    “口令!”

    一語洪亮震蕩虛空。

    “兼天下!”

    “愛眾生!”

    “赴湯火!”

    “蹈利刃!”

    一語笑語而應。

    “盜跖統領,是你們?”

    “放行!”

    聞聲,那先前的洪亮之語先是一怔,而後歡喜。

    “是我們。”

    “這算是最後一批人了。”

    盜跖立于機關獸之內,快速回應著,隨即,身下的機關獸繼續向著山脈深處行去。

    百十個呼吸之後,隨著一道寬闊的石門開啟,一只只機關獸直接穿行入內。

    ……

    ……

    “盜跖統領,你們都回來了。”

    “現在外面是一個什麼情況?”

    山脈府邸,自有洞天。

    諸般一切,由著墨家獨有機關術的手段,在這處山脈深處開闢一座巨大的城池。

    號曰——機關城。

    耗費墨家數百年的時間和精力。

    其內自有成千上萬之人。

    蘭陵城攻滅之後,一些仍有抗秦之心的百家之人,先後來到這里避禍,以免被秦軍追捕擊殺。

    身處機關城,無論秦軍多麼強大,大軍都不可能奔至此處,更別說墨家對于這里更為了解。

    “齊王困守臨淄,不戰而降,秦國攻佔齊魯之地。”

    “諸夏間,我們能夠活動的地方越來越少了。”

    一步踏出,從機關獸上躍下,和四周的墨家朋友們打著招呼,至于外面的情況?

    不是什麼好情況。

    秦國在攻下蘭陵城之後,沒有費太大的力氣,便是攻下齊魯,算是將諸國掃滅了。

    他們終究還是沒有將秦國攔阻。

    眼下,也唯有困居于機關城,以觀接下來的諸夏局勢。

    “什麼?”

    “秦國攻佔齊魯,齊王不戰而降。”

    “哎,齊國數十萬大軍還不能夠攔阻秦國數年時間?不戰而降,齊王何以如此!”

    一人不可置信。

    難以相信這個結果。

    那可是齊國啊,論富饒,絲毫不遜色楚國的,就算兵士之力略弱,堅持數年應該不成問題吧。

    現在……被滅。

    “十年不到的時間,秦國將山東諸國掃滅。”

    “實在是……,當真是昊天垂青!”

    一人更為感嘆。

    對于秦國,印象不算很好,法令嚴苛,動不動就連坐之罪,令人難以忍受。

    尤其對于游俠限制更大。

    稍有不慎,便是被擒拿。

    這般的諸侯國卻將山東諸國一一攻滅,昊天何以如此?

    難道那就是昊天的抉擇?

    “……”

    “……”

    消息傳開,四周往來之人連連嘆息不已,秦國攻滅諸夏,不知道接下來欲要如何?

    會不會對于他們機關城動手?

    應該不會把。

    機關城可是耗費墨家數百年的時間建成,只要秦國的大軍攻不進來,那麼……機關城便是無憂。

    可一直待在機關城也非常法。

    “盜跖統領!”

    “班大師有語,你若是歸來,就速速前往非攻之堂。”

    黑白色的麻衣布袍,兩位墨家弟子近前,先是一禮,快速說著。

    “非攻之堂?”

    “班老頭?”

    “行,我知道了。”

    盜跖聞此,點點頭,略有遲疑,電光神行步施展,整個人化作一道流光,快速向著機關城的深處行去。

    整個機關城氛圍內外兩處區域。

    準確的說,還有一處禁地。

    而內部區域,已然不是普通墨家弟子可以進入的了,身形挪移,僅僅半柱香的時間,盜跖已然出現在一處往來行人不顯的區域。

    雖不顯,關卡要道仍有一位位墨家弟子看守,于盜跖的行走,不為攔阻。

    非攻之堂,黑白兩分。

    此刻廳堂之前,已經站著很多墨家的精英弟子了。

    “小跖,你回來了?”

    一位身材魁梧的壯漢,背著一個精鐵大錘,外顯兩條健壯有力的手臂,看著盜跖,洪亮一言。

    “盜跖統領!”

    “……”

    旁邊的墨家弟子也是打著招呼,盜跖統領在墨家算是老一輩的統領了,當年六指黑俠還在的時候,就是墨家統領。

    現在,更不必多說。

    “出什麼事情了?”

    雖說對于接下來的事情有所猜測,可盜跖還是有些不確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秦時小說家》,方便以後閱讀秦時小說家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秦時小說家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並對秦時小說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