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孤竹君

第三百二十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求全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洛錦寒 本章︰第三百二十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求全訂)

    第三百二十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求全訂

    人類在最早進化中,可以分成兩個自我認知過程,才奠定了人類這個物種文明的基石。

    一個叫做存在感,一個叫做歸屬感。

    最原始的存在感,就是生理的反饋,疼痛,饑餓,寒冷,這種存在感,讓人類的祖先從樹上跳到了樹下生存。

    但是作為生物鏈底層的古人類,離開了樹木的保護後,面臨的是地面上凶猛的食肉動物和雜食動物的威脅,這種威脅讓古人類恐懼,然後某一個古人類開始團結其他同類,在逃亡苟且的叢林生活中,族群漸漸龐大,學會了工具和配合,最後開始從食物鏈底層慢慢往上爬。

    這個形成族群體,就是古人類最早尋找的歸屬感。

    但是當人類爬到了食物鏈頂層的時候,強如猛 象劍齒虎也成為食物,這個時候這種歸屬感就會消失,也就出現了最早的同族分歧,引發了內戰。

    當古人類再次找到歸屬感的時候,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人時代,最終出現了最早的宗教神權雛形,也就是人類文明的雛形,讓這個群體形成了共識。

    王詡想要把讓孤竹國成為一個真正的族群,就必然要讓所有人都找到歸屬感。

    王詡做不到用血腥原始卻最為有效的手段去治理這個國家,所以只能走另外一條,或許古人類以前走過,但是卻敗給了野蠻的道路。

    既然宗教的本質是人類對于死亡恐懼的多巴胺分泌而形成。

    那麼只要同樣多巴胺分泌,讓孤竹人感受到愉悅上癮,同樣可以達到族群歸屬感的作用。

    宗教或者說自然崇拜的本質就是恐懼的多巴胺分泌,使其進入一種上癮的狀態,讓人們誤認為得到了幸福和快樂,或者安全感,寄托感等一切人類需要的感情。

    包括後來的王權,人權本質都沒用跳出這個規則。

    這個規則通過利用人類的同居,多巴胺分泌讓人達到亢奮感,而且這種多巴胺分泌是會互相傳染的,讓這種上癮感在人群中傳染,就會讓弱小的個體,意味找到了自己可以依靠,依賴的群體。

    恐懼和愉悅,都是人類精神感受的一種。

    而這種精神感受用物理解釋就叫做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沖的化學物質。

    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而且多巴胺也與各種人類上癮行為有關。

    也就是人類任何上癮的行為都跟多巴胺有著直接關系,不管是酒,毒,煙,茶,賭,甚至是性。

    因為多巴胺是n去甲腎上腺素的前體物質,是下丘腦和腦垂體腺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多巴胺的作用是把亢奮和歡愉的信息傳遞,人們對一些事物上癮主要也是因為它。

    從理論上來看,增加這種物質,能讓人產生興奮的感覺,但它會令人上癮。

    而且這種多巴胺分泌是可以通過一些物質的,比如尼古丁,糖分,還有荷爾蒙干擾。

    所以想要讓人感到愉悅,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但是象牙都讓人一直感到愉悅,是困難的事情。

    因為人的貪婪的是無止境的,包括對于愉悅的貪婪也是這樣的,癮君子和酒蒙子致死的原因多數都是因為攝入過量,也就是所謂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所以知足這件事情,才是人類最應該具備的素質。

    但是這個素質,人類進化了幾千年都沒用解決,王詡自然也不指望著能夠解決。

    但是他可以利用孤竹人的多巴胺分泌還沒有太過復雜和貪婪的時候,制定一個界限,然後圍繞這個界限教會所有人如何感受到知足和快樂。

    這個方法,就是藝術。

    藝術的本質是審美,審美在沒有被統治者作為執政武器之前,是一種最高級最便捷滿足人類精神愉悅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就像是大多數藝術家,窮困潦倒甚至痛苦一輩子,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

    在外人角度看藝術家,就是浪費資源的和生命的一種行為,但是實際上,藝術的教化作用,在成本上應該是低于奴役n的教化作用。

    音樂最初被定義為藝術,就是因為,音樂是最能夠直接人類多巴胺分泌的一種方式。

    在人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時期,音樂能夠傳達信息,同時也能傳達情緒,在傳達的過程中發生酵變。

    因為最開始的音樂傳達的是一種恐怖信息,恐怖信息同樣能夠多巴胺的分泌,就是少數人有著自虐傾向的原因。

    但是隨著漫長的人類發展音樂傳達的信息也從恐怖變成了敬畏,喜悅,以及莊嚴等信息,但是那些恐怖記憶已經與音樂綁定,所以人類在接受這種敬畏,喜悅,莊嚴等信息的時候,同樣會多巴胺分泌。

    敬畏,喜悅,莊嚴,在人類文明沒有賦予其他精神意義之前,是不會多巴胺分泌的,人類會因為敬畏和喜悅而熱淚盈眶,已經是很後期的事情了。

    就比如犧牲這個定義,放在遠古部落時期,犧牲並不會被歌頌,也不會被稱之為英雄,甚至會被人嘲笑。

    至少在華夏文明中,由于儒家的不斷歌頌犧牲才讓這件事情被後人所感召而多巴胺的分泌。

    這時的西方宗教則在告訴人們,有天堂這種東西,來利用恐懼人類的多巴胺,以至于達到奴役控制的目的。

    孤竹國的人,對于愉悅的標準很低,能夠吃飽穿暖,不至于凍死,對于他們就是最大的愉悅水準了。

    王詡在城牆上寫的那些s核心價值觀,對于他們來說並不會感到愉悅,只當做是一種規則來敬畏。

    他們不可能會為了和平等兩個字而熱淚盈眶,他們只會為王詡賞賜了他們足夠的糧食而為王詡言听計從。

    像翟仇,墨壬這樣已經找到理想和追求的人,在孤竹國是極少數,所以王詡將他們稱為通靈者。

    當出現了通靈者王詡就會引導他們進入人類的第二次認知變革。

    那就是面對死亡。

    人類的第一次認知變革,是在本能的驅使下進行的bp行為,但是本質也是對于死亡的恐懼。

    在心理學上,這叫做本我認知。

    而宗教,藝術,文明都是建立在死亡恐懼和本我認知之上的。

    如果有一天這些東西能夠使人不再恐懼死亡,而是面對死亡,那麼人類就進入了第二次認知變革,或者說是進化。

    就是孔子說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也是心理學上的自我認知。

    而第三層超我認知,是王詡也只有概念,沒有接觸的領域,因為王詡從來就沒把自己往一個聖人神人的方向要求。

    但是畢竟這樣的通靈者是少數,但是這樣的少數,可能會決定孤竹國未來的命運。

    為了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多巴胺的分泌,讓族人得到歸屬感,王詡還是覺得需要從物理層面催生。

    音樂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在遼陽戰役中,利用東胡婦孺的四面楚歌的精神攻擊,減少了大量的損傷,就證明了,即便是野人,音樂也會他們的多巴胺分泌,同樣會被影響。

    但是只要能夠被影響,那就很容易產生共鳴感。

    當個體沉浸在群體形成的共鳴感中,就會產生歸屬感,這就是族群的第一步。

    讓這種多巴胺導致的生理上的愉悅感,與孤竹這個抽象化的精神符號綁定在一起,那麼孤竹族就產生了。

    用商業角度解釋,就是一種nbn銷售的模式,類似于把鑽石跟婚姻nbn在一起。

    後世當人們提起鑽石,就會想起婚姻。

    現在王詡想要當孤竹人感受到快樂,興奮,上癮等多巴胺分泌導致的生理愉悅產生時,就會想起孤竹。

    這樣久而久之,孤竹對于所有人來說,就是愉悅的象征符號。

    當外力想要打破這種愉悅,就會引起所有人的憤怒。

    這就是民族自豪感的原始形態。

    但是由于音樂細胞,沒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適應鼓點,有的人適應撥彈,還有適合音律的。

    就像是很多優秀的吉他手,卻是音痴一樣。

    這樣一來,為了能夠讓每個人都能自己利用音樂來多巴胺分泌,就需要制作很多樂器。

    從古至今,制作樂器的手藝,都是跟宗教和王權綁定在一起的。

    各個宗教的宗教樂器,還有華夏文明中的禮樂,都是一樣的高不可攀,通俗樂器也都是某一個宗教或者禮樂因為政治因素淘汰後,才流入民間的,比如以前只能在宮廷表演的,出現過衛子夫,趙飛燕等著名舞者的漢舞,在五胡亂華之後就流入了民間,甚至成為坊間勾欄之舞。

    樂器也是如此,周朝的禮樂,以編鐘為首的金石之樂隨著王權的易主,各種政治需要,最後被漢朝的絲竹之樂取代。

    那編鐘這類的金石之樂的鑄造n就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甚至連民間都可以私鑄,要是放在先秦,是夷三族的重罪。

    不過編鐘由于制造成本太高,最終被慢慢淘汰了,像曾侯乙鐘後世利用工業時代的技術才勉強能夠復原,足以見先秦時期這類樂器地位,和工匠技藝之高超。

    天生就通樂理的人本身就是少數,擁有絕對音感這樣的天賦的更是萬中無一,只有擁有了絕對音感,才能制作出標準的樂器。

    後世的調音師,就有一種說法老天爺賞飯吃。

    孤竹國有一個絕對音感的天才,就是墨憐,但是王詡舍不得讓她去做樂器,畢竟國中大小事務離不開他,後來在東胡的祭祀有幾個天才,但是他們制作的樂器都是用石頭和獸骨,而且他們掌握的音律並不是華夏正統五音。

    後世音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習慣了哆瑞咪發嗦啦西的七音階,但是華夏通俗的五音是指宮商角徽羽。

    看似少了兩個音,但是實際上,華夏五音擁有變音,變宮、變徵,也是七階音,而且從賈湖文化骨笛的出土文物來看,華夏在000年前就有完整精準的七階音,甚至還有少數階音骨笛,比西方可能要早上幾千年時間。

    所以王詡這麼長時間,也沒有摸到一把正經的古琴,之前在遼陽城里倒是想要找王賁要一件,但是後來礙于面子放棄了。

    畢竟一個看似兵強馬壯,富裕無雙的孤竹國,連一把琴都拿不出來,確實丟人。

    但是能夠造樂器的匠師真的太難找了,墨奎那個半吊子大巫雖然弄出來幾個青銅禮樂大鐘,但是音實在是太不準了,除了能響之外,沒有任何悅耳性,偶爾敲一敲提神醒腦,時間長了,真的是一種噪音了。

    別說多巴胺,可能連求生欲都被沒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孤竹君》,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孤竹君第三百二十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求全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孤竹君第三百二十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求全訂)並對大秦孤竹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