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何為賢?{求全訂}
天才,是指一類區別于大眾的人群,他們從出生就注定與普通人不同,對于普通人來說要拼經全力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幾乎就是信手拈來般輕松。
天才被所有人羨慕,也被很多人嫉妒。
孔子自謙為,並非生而知之者。
但是古今中外,比孔子更努力更勤奮的人並不在少數,最終又有幾人能夠與之比肩呢?
天才與凡人,注定是兩個世界的人。
華夏上下幾千,拋開那些沒用真實記載的緣故天才,大家耳熟能詳的天才有四歲讓梨的孔融,五歲指物作詩的方仲永,六歲稱象的曹沖,七歲為孔子聖師的項橐,八歲砸缸的司馬光,等等。
還有歷史上大部分留下名字的宰相高官也都是五六歲就已經是出口章了天才了,還有二十歲左右就留下千古名篇名畫,讓人無法望其項背的藝術類天才,王勃,王希孟這種。
但是縱觀歷史,似乎只有一個人,不但少年天才,還能實打實的成為一方朝廷重臣。
其他神童少年時只是天下人口中的談資,但是他那個時候已經開始掌控天下人的生亡了。
這個少年人,就叫做甘羅。
甘羅之名,在秦漢初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為其稱奇,但是卻在史書中鮮有記載。
唯一的事跡就是,十三歲出使趙國,並且同時安排大將張唐前去燕國為相,不但憑借一張嘴,空手套白狼的從趙國騙回來十幾座城池,還將當時秦趙之間的外交關系,巧妙的轉移到了燕趙矛盾上,給秦國爭取了至少三年的緩和時期,而且提前預料到後面五國伐秦的結果,給秦國統一六國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
十三歲官拜丞相,這份功績是實打實的,尤其是甘羅的身份在當時的秦國十分特殊。
甘氏是一個十分罕見的姓氏,但是這個家族在商周春秋一千年時間里,涌現過幾個了不起的人物。
一個就是甘氏的祖先,甘盤,是商武丁的丞相,替商帝武丁開創了商朝巔峰盛世,甘盤是商史中唯一能從甲骨文和正史中找到名字的賢臣。
甘盤的後人中有一位,是華夏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名為甘德,甘德與石申一起寫了一本《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最早發現木星周期,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位置,以及定義了星宿和星名的大能。
之後就是甘羅的爺爺甘茂,甘茂對于秦國的重要性同樣毋庸置疑,在白起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秦國的軍政大權就是掌握在甘茂與樗里疾{嬴疾}手中,張儀連橫可成,甘茂功不可沒,而且甘茂與樗里疾幾番連敗強魏,不但收服秦國河西之地,還險些直接將魏國滅國,若非甦代橫空出世離間了秦昭襄王與甘茂,迫使甘茂逃往齊國,可能秦國統一的進程會提前幾十年。
這個時候的甘茂相當于叛國逃犯,所以在甘羅能夠在十三歲拜相封侯,完全是一個奇跡,不過這也跟他是呂不韋的弟子有關系。
呂氏在呂不韋之前,還有一位丞相級別的大人物,就是呂禮,這個呂禮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甘茂的弟子,甘茂逃亡秦國之後,呂禮就入秦為相,同時被秦昭王封為少宰,執掌秦國的禮儀,在與魏冉爭權失敗後逃往齊國,最後也因為孟嘗君田文忌憚,歸隱不明。
而這位呂禮,就是呂不韋的父親。
呂氏和甘氏的糾葛已經延續至少三代了,即便到了甘羅這一代,對于祖輩的恩怨糾葛已經有些無法分辨了,但是以甘羅的天才,還是查詢到了其中的蛛絲馬跡。
甘羅得知自己身上肩負殷商重任時,就是八歲時拜在呂不韋門下的第一天,那一天也是呂不韋領任秦國丞相位時。
從那天開始,甘羅就對殷商這個遙遠而陌生的名字,充滿了敬畏與好奇,同時也知道了,自己效忠的不是秦國,而是殷商。
但是太聰明的人,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從呂不韋口中所說的殷商,到底與史書中的殷商有何差別,這近九百年間殷商後裔一代一代飛蛾撲火般的前赴後繼到底是為了什麼。
真的是對故主的忠臣嘛?
甘羅對此深表疑惑,直到在後來,認識了尉繚,接觸到了除了呂不韋之外的殷商後裔,兩者大體相似,但是卻有細微差異的傳達,讓甘羅再次心生疑惑,于是他花了很多精力,利用秦王嬴政的勢力,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真相。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呂氏源于炎帝一族的姜姓,在夏朝時期,呂氏氏族伯夷與商子契,周後稷,嬴伯益同為同一時期的部落諸侯,而且呂氏伯夷還掌握著夏朝的禮儀規章,地位超然。
但是這支與夏商周同樣有稱霸能力的氏族,最終卻選擇了輔佐周後裔,即便到了春秋時,呂尚的齊國已經有問鼎天下的能力了,卻也沒有角逐天子,只選擇了稱霸。
田氏代姜後,姜呂氏便投靠了殷商後裔,並且將自己最後的實力都交給了殷商後裔,這讓甘羅十分疑惑。
甘氏祖傳千年的學問,是數學,星學以及易學,至于縱橫之術,對于甘氏來說只是小玩意。
通過甘羅自己的推演,從夏商周到現在開始算起,王朝更替的順序中,有兩個最有可能成為共主的勢力,那就是嬴姓和姜姓,所以不管出于自己現在侍奉的嬴姓秦氏,還是先祖侍奉的殷商子姓,甘羅都會做出‘欺師滅祖’之事,在呂不韋與嬴政博弈中,站在了嬴政這一邊,推波助瀾的將撫養教育他成材的恩師呂不韋推向深淵。
如果當初甘羅站在嬴政這邊,那麼嬴政在成 之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