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賣官蠰爵{求全訂}
嬴政是一個講究高效率的人。
尤其是他在數年間相繼完成了祖宗留下的千古大業後,整個秦國權力機構,沒有任何一方敢拖累嬴政的步伐。
但是高效率是需要結果支撐的,畢竟高效率,也等于高消耗。
所以在高效率的同時,如果收益不成正比,或者遇到阻礙,那麼自然就會出現嚴重問題,而且是很容易失控的問題。
就像是一輛已經時速超過400公里的超跑,突然踩了剎車。
結果難料。
就像是如今的秦國,燕齊之地的戰事本來是勝券在握,但是偏偏除了一個誰也意想不到的意外,而偏偏因為這意外,導致了整個時局都在動蕩不安著。
原定在晚春前就平定燕齊的策略,因為東胡的插入而延後,春耕蜀地大澇,隴西瘟疫,趙地亂民,楚地也多處發生漲水事件還有野獸襲城,一時間整個華夏大地似乎都變得多災多難起來。
而且更重要的是,糧食不夠用了。
就算不理會各地的災情,糧食也難以支撐王賁和蒙恬兩路大軍的開銷,但是即便如此,嬴政依舊強勢的將趙地蒙毅手中的秦精騎調回來,遣蒙恬率軍突進齊都臨淄,試圖脅迫齊國提前投降。
但是效果差強人意,讓原本被嬴政壓得都快窒息的文武百官和氏家大族終于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從蒙恬出征那天算起,短短三個月,秦國朝殿上的人,多了一倍。
因為這些人,都是用糧食換來一個覲見參政的官爵的。
賣官蠰爵這件事情,嬴政不是第一次做了。
嬴政登基的第四年,就鬧了蝗災,瘟疫橫行,為了拯救災民,嬴政頒布了一條政令,準許百姓交夠千石粟米,便可進爵位一級。
當然這個百姓在這個時代是指貴族,而並非平民。
這條看似危機政令的背後,其實暗藏著更多的東西,嬴政初登基之時,執掌quan bing的其實還是呂不韋一派,而呂不韋作為新貴族,正是當時的百姓派,借助這次蝗災,呂不韋大肆培育自己的新貴族勢力,來對抗秦國的舊貴族。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當時年僅十七歲的嬴政,只是擔任一個旁觀者位置,但是毫無疑問,這件事情給本身就性格陰鷙的嬴政,帶來了很深屈辱。
同時也讓嬴政對于百姓和商人,始終抱有有色眼鏡。
所以在親自執政之後,嬴政對于任何一次,不管是新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