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一丘之貉{求全訂}
人類最大的天賦是適應。
但是前提是因為不可抗力,而順其自然的適應,但凡是有一點可以反抗的機會,就會有一部分人反抗。
而選擇反抗的這些人,就是人類物種延續下來的‘優秀基因’,跟所有生物一樣,人類的基因也是一代一代淘汰進化,直到現在人類也沒有進化完全,依舊還處于進化狀態當中。
但是隨著文明的出現,人類反抗的方式也多了很多,不單純的是用武力和野蠻解決問題,于是各種權謀就出現了。
白狄部能夠從上古商周時期,經歷千年繁衍,依舊能夠在遼東這種苦寒之地立下根腳的氏族,都是優秀的基因。
他們從戎狄時期協助周王朝推翻商朝,被封為諸侯王,春秋時期他們又成為聯合,能夠與當時已經成為霸主的齊桓公一較高下,最後建立中山國的時候,還能夠在強大的晉國強壓下起死回生,甚至還擁有逐鹿中原的資本,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優秀基因。
而且他們本身就會出身游牧,後來有兼容農耕,所以在家族文化傳承上,是具有很大優勢了,他們知道兩者之間的弱點,也深知兩者之間的強勢。
所以在面對東胡的時候,他們選擇臥薪嘗膽,厚積薄發,等待有一日推翻東胡,重建中山國。
但是還沒等他們的計劃得以實現,孤竹國就突然強勢的出現了,像是天降神兵一樣迅速的佔領了 城。
當時 城的諸多氏族雖然看似都臣服在孤竹國的手下,但是實際上,依舊有著其他心思。
各大氏族能夠管理家族的婦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不弱于男人的,所以如果小看這些婦人,一定會死的很難看。
這也是白狄部氏族的聰明之處,因為他們知道,不管是蠻夷還是華夏,都是看不起女人的,而女人是最會以柔軟迷惑男人的。
王詡對于白狄部氏族的‘公關政策’看似成功,王室軍的幾個族人也順利成為了這些氏族婦人的閨中密友,還成為她們嫡子的‘干爹’。
但是實際上,她們依舊在暗自尋找著孤竹國的漏洞,意圖後事。
起初她們以為孤竹國應該是中原落魄的國家,對付中原國家,她們采用的戰術就是當年諸侯國臣服周天子的戰術,麻痹。
但是很快她們就驚恐的發現,孤竹國的文化風氣,與中原文化大相徑庭,聞所未聞。
孤竹國所有的一切都在撕裂著白狄氏族們的三觀,本來以為最開始打出的平等旗hao,跟周朝分封諸侯一樣都是表面形式,本質上還是存有著階級差異的。
但是當 城第一座中心食堂建立起來,並且給全國人供應同樣的食物時,她們瞬間就意識到一個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她們手中的糧食,將不再對奴隸和下屬,有著約束金和控制作用。
當一個群體失去對另外一個群體的約束作用,那麼兩者直接的階級特權就消失了。
上古奴隸時期的約束力,是神權,是血脈,本質上是一種精神xi nao加上武力震懾,所以奴隸生下來就是奴隸,貴族生下來就是貴族。
後來周推翻了商朝,本身就推翻了神權和血脈論,所以他們的約束力就變成了,仁義禮法,重新包裝了一下階級利益集團,然後獲得所有貴族們的任何和擁護。
春秋戰國的約束力,基本上就只剩下硬實力了,血脈,文化還有禮樂都失去了作用。
而在白狄部,約束力就是手中的糧食,掌握著糧食,那麼為了活命,所有人都要听從氏族的指揮。
但是他們想不到,竟然真的會有一個國家,把糧食平均分配給任何人,不分年齡,性別,階級。
孤竹國沒有搶走白狄氏族們的糧食,只是讓他們的糧食,變成了真正提供生命源泉的糧食,而沒有了額外多余的價值和作用。
當發現自己的根基被徹底動搖的時候,白狄氏族們才會陷入恐慌中,才會不惜代價,將氏族的嫡傳子,作為‘質子’讓他們‘認賊作父’。
這是一種迫于無奈,暫時的麻痹孤竹國的手段,但是當她們氏族中最忠誠的僕從,拜別了她們這些主人之後,她們依舊想不出,可以保證白狄氏族利益的方法。
孤竹國的大帝,沒有搶走他們的糧食,也沒有搶走他們的珠寶,更沒有把他們貶斥成庶民。
但是卻讓他們變得沒有任何價值和地位。
糧食,青銅寶石,爵位,這些東西在孤竹國的平等面前,都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