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孤竹君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商歌,萬舞相送(求全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洛錦寒 本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商歌,萬舞相送(求全訂)

    第一百六十四章四面商歌,萬舞相送{求全訂}

    ‘帝詡’是所有孤竹人學習的第一個詞匯。

    《玄鳥》則是孤竹人學的第一首詩歌。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籝苤@耍 蠹Y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這首詩歌並非是為了考試或者陶冶情操,而是為了讓所有人孤竹人對于殷商先祖和歷史有一種敬畏感,這首詩經本來就是商滅亡之後,宋國君主祭祀先祖的,里面描寫了商朝的祖先以及開國帝王,還有盛世時的萬邦來朝景象。

    王詡希望通過這首歌,讓之前不管是來自森林的野人,東胡的白狄人,還是肅慎奴隸,都能夠得到同樣的祖先認同感。

    因為只有當一個民族,對于先祖和歷史有認同感,那麼才會形成群體概念。

    同時這首詩最後一句。

    ‘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是說,殷商人是天神眷顧的天命之人,所以佔盡了天下福祿。

    還可以微妙的提升一些民族的優越感,這樣在以後面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時,不至于自卑。

    這是神權結合人文的力量,歷史上諸多游牧民族,都要宣傳自己是各種天神的子孫,就是為了要這種優越感,但是由于他們的天神帶給他們的福利實在是太少了,所以當他們看到農耕文化的富饒于安逸時,才會無比的自卑。

    只有當精神與物質交相輝映時,才能夠徹底將一個宗族宗族凝聚成一塊鐵桶,形成認可和認知。

    至少現在看來,在沒有提前‘彩排’的情況下,孤竹人在這種場合下,喊出了‘孤竹,百祿’。

    說明已經初見成效了。

    百祿這個詞在殷商文化中,是最高祝福,本意為天下所有的福祿都祝福給你。

    相當于一夜暴富,平安喜樂,無病無災這種祝福的詞。

    但同時對于殷商還有更高級的含義,有些類似于後世說的‘萬歲’‘必勝’‘永恆’等意。

    在孤竹國中,這是最高級的祝福,所以在用于大軍出征下,是十分合適的。

    鋪天蓋地的山呼聲席卷天地,手持大 高舉過頭的慕容竭有一種莫名的頭皮發麻,血脈沸騰的感覺,瞪大眼楮赤紅的看著山呼的軍民,似乎放下了心中最後一絲芥蒂。

    這樣的閱兵誓師大會,東胡也經常舉辦。

    但是都是薩滿一個人主持,用各種動物的血在勇士身上涂抹,還要去叩拜東胡王以及各大部落首領,以前慕容竭感覺,這種儀式是一種榮耀。

    但是今天看了孤竹國的登台拜將儀式,他才真正的領會到‘榮耀’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

    英勇的戰士就應該站著,接受君王與大臣們對于出征戰士的尊重,軍民一心的山呼,這才是一個戰士該有的榮耀,而不是跪在那些老不死的身前,接受他們居高臨下的俯視。

    出征大將接受黃金鉞和虎符之後,基本上軍中事都歸大將軍管理了,即便是帝王也不會加以干預,所以李信在選完抗 之將之後,開始給諸部軍官分發旗幟。

    然後接受旗幟的軍官會接受大巫和天帝的祝福。

    按照殷商儀式,應該是飲血食肉。

    而且還是人肉....

    殷商出征前,會挑選活人奴隸,作為‘人牲’為祭品祭祀祖先,有一種叫做‘祭’的祭祀,就是將人牲和三畜放入刻畫著蚩尤銘文的青銅大鼎中,烹煮。

    那種景象就是隨著鍋里湯水翻滾,一會浮上來一只羊,一會一只豬頭,又浮出來一個人頭。

    然後每一位接受祝福的戰士,都要喝一口青銅大鼎中的湯水,高階將領要將肉吃光。

    因為殷商祭祀中認為,青銅大鼎中的祭品已經被天神食用過了,帶有著天神的祝福,將士與天神同食一鼎就會得到天神之力,戰無不勝。

    這種祭祀方法不知道是商人多年得來的經驗還是意外,‘瘋牛病’這種可怕的病毒形成原因,就是‘同類相食’,十九世紀末西方資本家們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將牛尸骨打碎混進飼料中,讓牛吃了同類的蛋白質,然後導致變異感染朊病毒,也就是瘋牛病,直接入侵神經系統,造成神經錯亂,直到死亡。

    人類感染朊病毒前期,就變變得發狂,如果正好在戰爭時期,就會變得‘英勇無比’,因為已經喪失了理智,只剩下本能的殺戮,所以才會形成這樣的儀式。

    不管于情于理,王詡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所以這項祭祀的流程就變成了,喝茶。

    一個巨大的金光奕奕,雕刻著蚩尤以及各種兵器的青銅鼎上,地下燒著炭爐,鼎內是已經滾燙冒著熱氣和馨香的棗花茶。

    王詡打開青銅鼎上的水龍頭,接滿一水壺棗花茶送給被墨奎噴了一臉口水的軍官,然後微笑著再對他說一些鼓勵的話,大概是“同志們辛苦了”之類的鼓勵。

    然後水壺中的花茶就會被軍官們奉若聖物,不知道誰傳說的,如果在戰爭時候感覺不行了,喝一口有起死回生的功能。

    孤竹國的軍制是采用五進制,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分。

    一個班九個人,一個排五個班,一個連五個排,一個營五個連,一個團五個營,一個師五個團,一個軍五個師。

    這次三個團的兵力,一共六十位低中階軍官,而這些軍官基本最早跟隨王詡的那些野人,他們的名字當初還都是王詡親自取的,才短短半年,之前那些骨瘦如柴如同猴子般裹著獸皮,拿著石器的野人已經變成了一個個可以身披鎧甲,手舞長戈的英勇戰士。

    王詡莫名的感慨之余,又有一種難掩的不舍。

    因為他知道,這些此時叩首謝恩的面孔,不知道還能回來多少個。

    戰爭是殘酷的,更是無奈的。

    當祝福的儀式到達最後的高階軍官,面對三位孤竹國的嫡系團長,墨丁,墨丙,墨戊之時,王詡終于忍不住開口“活著要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三人捧著還有些燙手的青銅爵微微一怔,隨即將爵中花茶一飲而盡,也不顧被燙壞的嘴,一個響頭就叩在了地上低喝“為了大帝!”

    王詡微微皺眉,似乎還沒有理解他們三人這句話的含義,墨奎就已經將他們帶走了。

    墨奎手上拿著那個漂亮的權杖,身後跟著三位團長,領著小黑虎和小白虎走下黃金台,同時各種樂器的聲音都響了起來,這次卻沒有鉦鼓,反而是一些其他的樂器,演奏出更加鮮明震撼的曲調。

    節奏還是當年王詡第一次听到墨奎帶領孤竹國遺民圍著篝火跳舞時的節奏,只不過當時他們是用手掌拍打大腿,或者拍打石頭木頭作為伴奏,而且只有百十人。

    但是如今,不但有各種銅鼓,笙簫笛瑟,甚至還有了小型的編鐘,而且表演的人數也近幾千人。

    幾千名穿著奇裝異服,甚至大冬天依舊赤腳luo lu肌膚的巫者,有男有女,面東者服青衣而舞之,手持{yue},面南者服赤衣而舞之,手持戚斧,面西者服白衣而舞之,手持翟翎,面北者服黑衣而舞之手持干盾。

    四方巫者伴隨著浩然又神秘的節奏而舞蹈,時而綿軟,時而激烈,而且肢體動作很大,像是一只只fa qing的蠍子,而當兩名巫者糾纏在一起地上打滾的時候,畫面就更加引人入勝了。

    這是一種在視覺上就能夠讓人血脈噴張的舞蹈,名為萬舞。

    是殷商祭祀中一向特殊的舞蹈,這種舞蹈的開創者據說是殷商的某一個方國,國人以美貌舞蹈著稱,尤其是擅長這種巫舞,因為這個方國以蠍子為圖騰,所以被賜姓氏為萬。

    方國萬專門為商朝王室表演萬舞,因為商王覺得萬舞對于ci ji男子氣血有著很大的幫助,不但適合為出征將士送行,也適合促進種族繁衍。

    因為這種舞蹈的素材本身就取自各種蛇類,節肢類動物交配時的動作,是一種很原始的生殖崇拜和繁衍崇拜。

    用後世的話可以理解成,這是一套極具性暗示的舞蹈。

    在幾千名巫者的這種舞蹈ci ji下,被圍在中心‘四面商歌’的將士們已經變得血脈噴張,蠢蠢欲動,但是沒有得到命令,只能苦苦忍耐著。(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孤竹君》,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孤竹君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商歌,萬舞相送(求全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孤竹君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商歌,萬舞相送(求全訂)並對大秦孤竹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