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孤竹國的糧本位{求全訂}
雖然王詡標榜著一視同仁,但是實際上依舊會有差別待遇。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孤竹國還是有籍貫高低差異的。
其中最低一級的,是 城籍民戶,其次是林胡堡的兵戶,這兩地的戶籍雖然享受著同等待遇,但是城跟城還是有差異的,這是暫時不可逾越的。
畢竟這兩地是剛剛歸入孤竹國的。
而更好一級的,自然是所有人眼中的‘神仙國度’。
毫都籍貫。
有幸到過毫都的 城居民回去後將其稱之為真正的‘神仙國度’,簡直就是傳聞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而再高級的籍貫就是朝歌城的。
去過朝歌城的人們,則認為那已經是仙境,盡管正在建設中的朝歌城現在只有四面城牆,以及圍在祖山周邊建設的長城,但是光從進入那座高大十幾米的城門,就仿佛進入了一座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
朝歌城內的馳道,不是夯土的,也不是水泥的,而是磚石鋪墊的,光是寬度就足有二十米,兩邊用青銅台階固定,而且中央幾排的磚石上還篆刻著銘文,排列著王詡整理的‘天條’。
現在學宮中教人們寫字,就是在這種磚石上刻字,基本上刻好一個字都需要半個小時,所以對族人們讀書識字有著十分有效的幫助。
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如果不是暫時沒有找到大型金礦,墨奎還想著用金液澆灌,美其名為‘金玉之言’。
對于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王詡並沒有阻止,因為他覺得吧,黃金也好,美玉也好,本身並沒有特殊的價值,唯一的特點就是能夠滿足人類審美需求,至于後來的附加價值,都是伴隨著諸多政治或者經濟目的附加的。
這個理論是建立在物以稀為貴的價值觀上的,但是王詡並不像在孤竹國推廣這樣的價值觀,因為這樣太容易形成個體差異,不利于團結。
王詡想要建立的經濟政治體系,還是以‘糧本位’為主。
夏商周的體系是建立在青銅上的,因為青銅是那個時候唯一重要的戰略資源,甚至糧食都沒有青銅重要,這是因為當時的制度和人口數量決定的,負責生產糧食的奴隸不算人,所以大多數時候貴族們不計算他們的口糧,只要糧食足夠貴族們吃就可以了,至于奴隸,吃草吃樹甚至chi ren,他們都無所謂。
但是青銅不一樣,掌握了青銅就相當于掌握了武器,因為當時的冶鐵技術鍛造的武器都是青銅器,青銅的儲備和持有,關乎著一個國家的興衰和實力。
商朝幾次遷都,也都與周圍青銅礦枯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楚國能夠在春秋是突然崛起,也與南方青銅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但是從戰國開始,冶鐵技術從青銅進入了鐵器初期,青銅器的地位就會慢慢被鐵器取代,同時社會結構以及體系也會因此受到沖擊。
但是王詡覺得這種用戰略儲備當成制度統治的話,可能從根子上就有著崇尚暴力的思想,所以他將孤竹國的本位制度,定成了‘糧本位’。
屯青銅是為了打仗,屯糧是為了吃飽啊。
雖然目前孤竹國還沒有出現貨幣制度,但是以後若是出現,估計也會是‘糧票’不準備發行貨幣或者鈔票。
不過這種方式到底能不能行得通,王詡不知道,但是至少現在,肯定能行得通,畢竟還是覺得計劃經濟的路線是最適合當下發展的。
所以即便看似有些‘勞民傷財’‘xing shi zhu yi’,王詡也覺得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是在打造族人的三觀。
但是即便有大方向,細致下的規章制度和理念如何,王詡是真的有些力不從心了,畢竟他不是專門研究政法的,所以他十分想要從稷下學宮中搶來一些可用的先賢。
這個時候的士人要比漢代以後的士人,更加純粹,也許真的能夠打造一批利國利民的政法出來。
接受李信帶來的兩千多秦兵的遺民,也是王詡在做的一個新的嘗試,看看已經適應了中原制度的人們,到底能不能融入孤竹國的制度。
在中原制度中,第一重要的是家世,第二重要的是田地,第三重要的是錢糧。
因為沒有家世不清白,就只能為奴為婢,不享受國家法律權益保護,只有家世清白,就算是個黔首才能稱之為‘人’。
第二的田地,以秦國為例,隨著商鞅變法,勞動器具的進步,加上獎勵耕牛讓黔首們能夠更多開墾田地,提高產量,而且部分額外的產糧還可以不交稅,相當于正當收入。
第三才是錢糧,雖然在這個時候有錢有糧並非像後世一樣為所欲為,但是至少在同一階級中,有錢人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至少可以多娶幾房小妾開枝散葉,若是走運培養出一個人才,就能祖上冒青煙了。
而這三樣在孤竹國都沒有,所謂家世,就是指特權階級,除了王詡,墨奎,墨憐因為可以‘通神’擁有部分特權之外,即便大司馬墨狼每天也得去食堂排隊打飯。
田地的話,因為不需要交稅,田地對于族人們沒有任何意義,第三錢糧,這個更沒有了孤竹國現在可能除了老婆孩子,其他都是共用的。
就連因為王詡還沒有找到絲麻所有沒有研究出造紙術,所以連上廁所的廁籌,也都是共用的,用完消毒重復利用。
當然,王詡在這件事情上是自認特權的,因為他是用絲綢的,所以他也迫切的希望早點讓王離去弄點能造紙的東西回來。
如果這兩千秦兵能夠適應孤竹國制度和生活狀態,那麼至少說明王詡現在的方式是具有普世價值和實際效果的。
不過既然接受了移民,就不能稱之為秦軍了,王詡將其改名為若木軍。
若木這個名字取自伯益次子若木,也是嬴姓,但是為徐氏,也算是延續了秦國一脈,給他們留個念想。
李信歡喜的下車,縱馬回去轉告這個消息。
王詡巡視了一圈啞兒搭建的養殖方塘,也折返回朝歌了,因為炭火不夠了。
朝歌的王宮是在以前那架木制天子座駕基礎上擴建的,王詡因為長期坐鎮毫都,這里基本上只有墨憐和小黑虎在住。
還是沒有得到允諾什麼時候出兵,王離憤憤的離去了。
“您回來啦。”墨憐見王詡回來,放下手里的飯盆,赤著腳跑過來給王詡tuo yi服。
“你非要這麼慣著它嘛?”王詡隨手將氅袍遞給墨憐,走過去看著小黑虎面前的飯盆。
飯盆里擺著被切割的整整齊齊縴細薄厚相似的肉條,小黑虎正懶洋洋的趴在地上,等著別人喂它。
已經快六個月大的老虎,只長到了成年野狗的大小,而且因為毛色藍灰,顯得更加骨瘦嶙峋,一點沒有百獸之王的霸氣,小黑比它弟弟小白小了不止三圈,根本看不出是同胞。
“嗷。”因為對王詡有些陌生,小黑有些害怕的低聲咆哮。
王詡隨手拍了下它的腦袋,對著墨憐說道“它自己有手有腳,不需要別人喂,它只是瘦弱,又不是殘疾。”
“但是不把肉切得精細喂給它,它就不吃,我也沒辦法啊。”墨憐委屈的嘟了嘟嘴。
“都是你們慣得,等到它真的餓了,還會不吃?”王詡輕哼一聲“有這時間還不如好好休息一會兒。”
似乎察覺到王詡正在剝奪它的特權,小黑虎縮著腦袋悄悄跑到墨憐身後。
“只是耗費一些時間,不打緊的。”墨憐甜甜一笑,從炭爐上拿起熱水開始泡茶“小黑是我國聖獸,不能怠慢了。”
“運氣好了點的畜生而已。”王詡坐在一張完整的白色虎皮沙發上,摸著被虎頭輕笑道“你要知道,它能成為聖獸,不是因為它生來就是聖獸,而是因為運氣好遇見了我們。”
“所以是大帝的恩澤。”墨憐笑吟吟的摸著小黑虎的腦袋“而且若非天生聖獸,怎會一奶同胞 ?還是天生的聖獸,是不是呀。”
“詭辯。”王詡摸著下巴輕笑道。
“就像我們,若無您的恩澤,如何能夠安穩度過這個冬日?更別說發展到如今衣食無憂,族人還有心在家好逸,天氣已經暖和不少了,山林中的兔子都有跑出來的了,您還不讓他們出工干活兒?白養著一群懶散人?”
“也不是白養,他們平日的工作量足以換來這幾個月的假期,勞逸結合才能更加富足。”王詡笑著搖搖頭“而且你不是還給各家分配了一些精細工作?也不算閑著吧。”
“每天在家里磨刀也算工作嘛?咱們出產的兵刃幾乎都是吹毛斷發的,讓他們磨刀也只是讓花紋更漂亮一些而已,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眼見著大軍出征,糧倉定然空了大半。”墨憐奉茶給王詡,輕聲說道。
“怎麼?你也覺得是時候出征了?”王詡微微挑眉,接過茶杯,在手中把玩。
“臣不管大軍何時出征,但是糧倉儲備還是要提前做準備的,而且近日糧食消耗多了半成,這群人不干活反而吃的更多了。”墨憐蹙眉輕哼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