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商貴人
數據是指對客觀事件進行記錄並可以鑒別的符hao。
也是文明開始的源頭。
人類脫離動物,從基因本能行為變為文化行為。
動物基因本能行為模式是︰外部ci ji-本能反應。人類文化行為模式是︰外部ci ji-思考-作出反應行為。
從結繩記事開始,就是為了紀錄數據,進而讓文明開始發展。
同時這種數據的掌握,也意味著權利的掌握。
所以掌握了河圖洛書的伏羲,成為了人祖。
掌握了河圖洛書的伏羲,將這種記錄數據的方式結合自己的哲學觀,然後創造了八卦,將數理的邏輯與人文的邏輯結合,但是也將華夏文明中的理性與感性柔和,試圖尋找一種中庸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伏羲這種理想化的模式,讓華夏文明的理性一直沒有被普及,或者說這種理性思維被掌權者控制住了,反而用感性思維制定著規則。
伏羲的後代,黃帝命倉頡創造了文字,于是倉頡這一脈,就是華夏文明最早的史官,倉頡也被稱之為史皇,他的子嗣後代也以官職為名,史姓基本都是倉頡的後裔。
也正是因為華夏文明最早出現了史官,有了將文明歷史用數據和故事的方式紀錄下來,才慢慢鑄就了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
但是因為紀錄數據太過重要,在加上封建時期王權的鞏固與數據紀錄密不可分,這種有紀錄能力和紀錄邏輯的人才,基本上都是被掌權者壟斷的。
仇禾,就是具備這種紀錄數據的傳承者,仇氏對于算術和數據整理,似乎有著一套自己的方式,所以在給王詡回報數據的時候,引來墨奎頻頻側目。
墨奎對這個眼生的美貌少年,莫名的產生了危機感。
仇禾將 城的人口,男女老少比例,糧食總量,甚至奴隸分配以及珍貴資源都清清楚楚的羅列報告給了王詡。
這些數據對于王詡這個現代人來說,很快就消化了,基本上就是初中應用題的水平,但是對于沒有進行系統數學培訓過的古代人,是一項十分高深的能力了。
即便連朱家,听著听著也有點迷糊。
仇禾口干舌躁的報告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將所有的數據都說完了,從袖口中掏出絹布,躬身等著別人拿給王詡“以上都是昨天朱先生與屠先生等人連夜整理出的數據,請大帝過目。”
“直接放上來就行,孤竹國沒有上朝的習慣,更沒有那些規矩,只有解決問題的開會。”王詡一只手撐著下巴,另外一只手敲著桐木桌案笑道。
仇禾楞了一下,瞄了眼左右的人,走上台階將絹布放在桌案上。
“辛苦了。”王詡看了他一眼,笑著問道“結論呢?”
仇禾抿了抿唇“奴以為,糧食儲備看似剛好足夠,但是難免有意外,大帝之前說每人一天三斤糧食,實在是太仁慈了,奴以為,一斤半足以。”
“也就是說你的結論是夠用?”王詡盯著仇禾問道。
仇禾呼吸一滯,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遲疑半晌“奴以為,足夠支撐族人五月吃食,而且林中山果也沒有盡數凋零,還有很多野味可以獵殺,只要冬日解凍,海邊也可以撈魚了,所以糧食應該不成問題。”
“那行, 城與林胡部的糧食調配就交給你了。”王詡輕笑道“孤竹國司馬不掌軍賦,所以掌管國家糧食用度,今日起你就領司馬職吧。”
仇禾詫異的瞪大眼楮,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王詡。
“大帝,司馬乃是五官重職。”墨奎倒吸一口冷氣,忍不住開口說道。
“你有更好的人選?”王詡眯起眼看向墨奎。
墨奎縮了縮脖子“臣只是還不認識這位小友,想要多了解了解。”
“他就是之前跟你提起過的九侯後裔,不管是出身還是血脈,都是正統的殷商後裔,而且你也看到了,擔任司馬一職應該很合適,國君調配朝歌、毫都兩地糧草已經很耗心神了,還得操心朝歌擴建工作,應該分不出心神管理著十萬所奴隸以及白狄部遺民的糧草用度吧。”王詡笑呵呵的說道。
墨奎聞言微微挑眉,對著還處在呆懵中仇禾拱拱手“原來是九侯之後,失敬失敬,看來大帝已經赦免你族罪孽了,在下孤竹墨氏,為族弟慶賀。”
仇禾回過神,也連忙回禮“罪臣仇氏後裔,見過商貴人。”
“商貴人?”王詡饒有興致的挑眉笑道。
“回稟大帝,這是往日帝湯對孤竹墨氏一脈的恩賞,不管位列三公還是五官重職,見墨氏一脈都是見面低一階,所以稱為商貴人。”墨奎恭聲笑道。
“孤竹墨氏倒是擔得起這殊榮,畢竟是殷商王室同宗,為殷商戍守邊關千年。”王詡輕笑著點點頭“仇禾是個很聰慧的孩子,國君可以多親近親近。”
“臣見仇氏小友也是一見如故。”墨奎笑的滿臉慈祥。
“白狄部其他氏族如何?”王詡又問道。
還沒有從巨大的狂喜中回過神的仇禾,連忙叩謝,將位置讓給朱家和屠檀。
“屠兄請。”朱家笑著謙讓道。
“那我就不推辭了,熬了一晚上,早點匯報完早點回去睡覺。”屠檀笑著呵呵的說道。
“沒人讓你們傻愣愣的都站著。”王詡打趣道。
“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到這大殿之上,就忍不住的規矩起來。”屠檀尷尬的笑了笑“明明也沒見過大人物是怎麼上朝的,都是听說書先生扯淡听來的。”
王詡微微眯起眼,不動聲色的笑道“那你平時在燕國除了屠狗之外,沒少听那些小說家說書啊,這規矩都帶成習慣了。”
屠檀咧嘴笑的依舊憨厚,盤腿坐下“讓大帝笑話了,確實除了屠狗跟各方好友吹牛之外,最多的就是听書了,嘿嘿嘿,尤其是那不花錢的書。”
見屠檀坐下了,墨狼帶著禺春也跟著坐下了,還懶洋洋的躺下伸了個懶腰,墨奎和朱家互相謙讓了一下也坐下了。
仇禾猶豫了一下,規規矩矩的跪坐下來。
只有肥同戰戰兢兢的站著,假裝雕塑。
“去後面把帶來的豆腐,豆干,干豆腐什麼的準備點,開會不吃點東西難受。”王詡對著身邊的墨憐笑道。
“我帶你去吧。”墨狼突然站了起來,領著墨憐去後宮找廚房。
“回稟大帝,白狄部一共三大氏族,桑氏,周氏和肥氏,五中等氏族,仇由,何,趙,胡,鮮,其余十三下等小氏族,三大氏族除了肥氏之外,五中等氏族,都是中山國後裔,肥氏于十三下等小氏族則是 城原住氏族,這些人掌管著 城的基本運營,城內的居民多是下等氏族的族人,負責管理 城四方的田野,依次分割耕種,白狄部的治國模式與中原相似,並不是所有財富都是王室的,所以各家都有私產。”屠檀開始報告道。
“這些氏族對于平民凝聚力如何?”王詡皺眉問道。
這種治國模式,應該是最原始的‘井田制’,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
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
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
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但是不是民眾私有,而是國王私有制,對于領主的賦稅極重。
這種制度是奴隸制向封建制社會轉變的過渡期,井田制比奴隸制更加優勢的在于,能夠ci ji領主或者奴隸主的生產力,而且國家不用養太多的閑人。
但是缺點就是,很容易形成小利益團體,當這種利益團體壯大時,甚至還會影響國家決策。
商鞅在變法的時候,第一條就是廢除這種井田制。
因為井田制不適用與大量人口, 城算上奴隸一共十五萬人左右的人口,基本上算是井田制最佳的治國條件,所以白狄部才能夠如此富庶近千年。
但是這也是基于‘人力耕種’上的,如果王詡直接用畜力耕種替代, 城這十五萬人,基本上可以閑下十四萬人。
而這十四萬人王詡需要讓他們創造其他的價值,否則很容易發生不必要的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這一萬多平民,到底有沒有小集團利益羈絆。
如果有的話就比較麻煩了。
因為即便是王詡,也需要利用這一萬多平民來治理那些奴隸。
之前不管𢲈戛軍,還是神奴,都是最好的例子。
這些被奴役了很多代,出生就是奴隸的人,已經不具備人類的基本特征了,說句不好听的,就是一群長得跟人類一樣的‘動物’,甚至連野人都不如。
而且想要重塑這些奴隸的三觀,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所以還是要人去引導,給他們布置任務,才能讓他們生存下去。
即便是王詡想要給這些奴隸人權和平等權益,他們也沒有辦法享受,所以王詡只能盡量的保證他們的血脈延續下去。
讓這些人的血脈延續下去,可能是對這些人最大的安慰和恩賜了。
畢竟翟仇那樣能夠逆天改命的奴隸,是萬里無一的存在。
就像翟仇帶領𢲈戛軍那樣, 城這些平民,也是帶領那十幾萬,甚至以後更多奴隸走向正常生活的必要存在。
王詡還是要將 城的奴隸,與孤竹國分割開來,雖然很殘忍,但是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讓這些奴隸的後代成為孤竹國的族人,是王詡最大的努力了。
但是一萬多在 城這片土地生活的原住民,到底能不能受控,這也是王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