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荊軻刺秦失敗的原因
荊軻這個名字,對于華夏男兒來說,算是一個繞不過的坎,毫無疑問是每個男孩年少時的英雄人物。
尤其是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種千古絕唱的烘托下,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太過深刻,毫無疑問,荊軻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這個被人物身上有著太多元化復雜的設定,滿足了很多人對于英雄主義的幻想,王詡年少的時候也迷戀過荊軻一段時間,也對這個人物進行過考據整理,這個人的事件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荊軻?!!”王詡眼皮一跳,再看向昏迷的屠檀,腦海中閃過一段文獻。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曰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荊軻刺秦王》︰‘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bi shou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這兩段說的是,荊軻在燕國有兩個至交,一位是擊築而歌易水畔唱出千古絕唱“風蕭蕭兮易水寒”的高漸離。
而在當時,荊軻還在等另外一個人,只不過那個人還沒到就被太子丹催促著上路了,後世很多人都對荊軻等待的這個神秘人感到好奇。
大多數人都認為,他等待的是劍術大師蓋聶一起刺殺秦始皇。
而王詡一直覺得,荊軻等的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這個沒有留下姓名的狗屠。
不過讓他疑惑的是,以荊軻擇友水平,唯一有記載的兩個好友,高漸離的為了幫他報仇臥薪嘗膽,但是另外一個朋友卻沒有任何記載,這確實很奇怪,莫非荊軻真的遇人不淑?
第一次接觸可能與歷史重大事件相關的人物,讓王詡有一種怪異的感覺,莫名的興奮且緊張,對于荊軻刺秦這段歷史,無論是哪個方面都能激起男兒的熱血。
“荊軻。”王離也喃喃的念叨著這個名字。
墨奎見王詡神色恍惚,不敢再開口。
“他真的就是那個與荊軻為好友的狗屠?”王詡皺眉問道。
墨奎點點頭“刺秦之計,是我們聯合策劃的。”
“嗯?”王詡皺起眉。
“罪臣有罪,欺瞞了大帝。”墨奎再次叩首道“其實孤竹國與墨家一直有所聯系,孤竹國也是反秦復商聯盟收留孤老的一處避難所。”
王詡不動聲色的眯起眼,這樣一來就解釋清楚了,如果孤竹國沒有別的隱藏實力,怎麼可能參與到荊軻刺秦這種大事件當中呢。
“當年燕太子丹在秦國做質子的時候,受到我墨家諸多拂照,曾經約定,若他為燕王,會將祖地還給我們。”墨奎嘆了口氣“所以我們才會不遺余力的幫助太子丹爭奪王位,但是沒想。”
“太子丹,豎子而,為一己之怨,將燕國拖入無盡深淵。”王離冷嘲道。
墨奎暗暗的瞪了眼王離,沒有搭理他繼續說道“刺秦計劃是太子丹歸國後臨時起草的,太子丹在秦國的時候了解了秦國的野心和實力,于是暗訪四方豪俠名士,求方問法,想要解燕國之難。”
“參與者都有誰?”王詡皺眉問道。
“齊燕趙衛韓還有咱們,動用了六國在秦國的暗子,成功將荊軻送入咸陽宮內。”墨奎回答道。
“怪不得那天咸陽宮內血流成河,城內右庶長級別以上的爵士少了半成,牽連者無數。”王離嘀咕道。
“墨家也在此一役中損兵折將,徹底與我們斷了聯系。”墨奎面如死灰。
“我覺得以你們六國的智商,不應該覺得刺殺成功嬴政,就可以延緩秦國的腳步。”王詡皺眉道。
“但是至少可以讓秦國陷入短時間的混亂。”墨奎嘆了口氣“如果秦王死了,那麼昌平君便可以輔佐公子扶甦上位,到時候楚國勢力加ru lian盟,至少可以瓦解秦國統一的大計!”
“痴心妄想,有我王家在,秦國就亂不了,昌平君,也就是唬唬你們這些外國人。”王離嗤之以鼻。
“行了你閉嘴吧,昌平君有誅呂氏之亂的功勞,在當年勢力並不弱與你王家,要不然滅楚之戰,昌平君反水怎麼會險些致李信于死地?”王詡笑道。
“李信庸才,有勇無謀。”王離再次冷哼。
“我听聞荊軻刺秦,圖窮匕見,以這位屠檀的武功來看,荊軻的武功應該不弱于他吧,刺殺行動怎麼會失敗?”王詡疑惑道。
“田光和我籌劃刺殺行動時,一共選了四位人選。”墨奎嘆了口氣“趙之蓋聶,韓之魯句踐,衛之荊軻,燕之屠檀。”
“田光呢?”王詡皺眉道。
“齊國中途退出聯盟,作為直接策劃者,田光只能以死明志。”墨奎抿著唇說道。
王詡眨了眨眼,示意他繼續說。
“蓋聶和魯句踐劍術高超,但是喜怒形于色,唯有荊軻喜怒而不色變,最擅長隱匿之法。”墨奎繼續說道。
王詡想起來《燕丹子》里有一段田光和燕子丹選人時的對話‘田光曰“......然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這段倒是寫出田光對古代刺客的專業素養評價,除了武力值之外,智謀和心理素質更為重要。
結合後面荊軻刺秦時荊軻的表現,毫無疑問,田光的眼光是準確的。
“荊軻,倒確實是個心思陰沉,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王離摸著下巴嘀咕道。
“那個時候你在場?”王詡挑眉道。
“我不在,我父親說的。”王離瞥了眼墨奎,藏了一半的話。
“荊軻確實是最好的刺客,但是無奈燕子丹有個詭異的要求。”墨奎搖頭嘆息道,語氣中充滿著不忿。
“什麼要求?”王詡疑惑道。
“生擒秦王。”墨奎恨聲道“也不明白他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他覺得生擒秦王劫持回燕國,然後讓他盡還六國之地。”
王詡眨了眨眼,仔細回憶了一下關于,《史記》中確實有一段燕子丹的原話‘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
而且荊軻臨死前確實是說過一句是因為要生擒秦王才導致刺殺失敗的,但是後世人多以為是荊軻自己武力值不足找的借口和嘴炮。
這麼一看,燕子丹確實是個豬隊友了,生擒這種事情確實不管從大局上還是利益上都沒有任何好處,即便荊軻生擒了他,控制了他還給六國封地,但是秦國的兵力和實力還是在的啊。
這招昏棋莫非是石樂志?
墨奎嘆了口氣“就是因為這點,我和屠檀認為這個計劃的成功率,都不會太高,所以最後屠檀勸說荊軻也不要去,放棄這個計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荊軻還是去了。”
王詡皺起眉,這樣又有疑點,跟歷史上荊軻等人的橋段並不符合了,還是說荊軻真的是在等另外一個人?
“荊軻刺秦失敗之後,秦王盛怒發兵,太子丹身死,反秦聯盟也瓦解了,只剩下我們以謀後路。”墨奎嘆了口氣“田光在臨死之前似乎預料到了什麼,給我們留了一條後路,如果燕國真的待不下去了,齊國是我們最後的退路,但是族人們似乎並不願意放棄故土,逃亡齊國。”
“所以你就效仿田單舊事?用我當引子來轉移族人?”王詡眸子里閃爍著冷芒。
墨奎不敢于王詡對視,跪伏在地叩首求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