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孤竹君

第六章 走出困境的兩條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洛錦寒 本章︰第六章 走出困境的兩條路

    第六章走出困境的兩條路

    人類對于自然的恐懼造就了敬畏之心,也是秉承著這種敬畏之心,人類文明才得以在敬畏中思考,然後慢慢發展。

    華夏文明是所有文明中唯一文字歷史完整的文明,但是確切的信世卻是從周朝開始的,甚至夏商時期的歷史又帶有一些神話因素,這跟早期華夏種族的神權文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從夏商兩朝開國先祖的誕生就能看出,當時華夏文明的神權發展。

    夏朝的開國君主大禹,傳說是從父親鯀尸體的肚子里跳出來的。

    商朝始祖更是留下‘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神諭。

    在王詡看來,這一切背後的主要原因,都是為了一個統治的合理性,在遠古那個未開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敬畏除了武力,就應該是精神上的震懾,最先開化擁有智慧的那批人,理所當然的借用了自然的力量創造的‘神靈’。

    把自己比喻成‘神靈’在人間的代言人,帶領著族人繁衍生息,這就是神權社會的初始階段。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類開始開化,衍生智慧,這種粗淺的神權政治就會出現很多分歧,這也是造就了華夏神話中神靈越來愈多的主要原因。

    直到吸納了諸多原始部落文化,並且歸于一身的周人出現,改變了華夏神權的格局,將統治權正式從‘神靈’手中搶了過來,變成了單純的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權衡。

    但是即便如此,周人也沒有完全舍棄神權帶來的部分便利,至少在安撫統領普通人民方面,神權的作用要比皇權更有效。

    因為神權的出現,是來源于人類最原始的恐懼,即便是兩千多年的後世,文盲率極低的現代,‘神權’的力量依舊讓人感到害怕。

    孤竹國能夠殘喘至今,與神權賦予的精神力量,密不可分,王詡知道不能輕易打破孤竹國人的精神信仰,否則後果難料。

    因為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同源同根的關系,遠古幾大文明中有很多重合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遠古神話中的設定,不管是兩河流域文明還是海洋流域文明的神話,設定上都有大量重合,至少風雷雨電這些神邸都是相似的。

    但是仔細對比一下華夏的神邸,似乎跟其他文明的神邸有所不同。

    希臘神話中,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被宙斯懲罰。

    但是華夏神話中,帶來火種的燧人氏卻成為了火祖,並且養育了伏羲女媧這對兒女。

    聖經中上帝為了懲罰人類的貪婪,發動了洪水要毀滅人類,只留下諾亞一家人繁衍。

    但是在華夏神話中,共工祝融撞破不周山造成了天陷洪水,作為神的女媧卻舍身補天。

    其他文明中的神,似乎都帶著上位者冷漠無情的制裁,而華夏文明中的神,卻是引領幫助人類的存在,換句話說,華夏神話中的神,就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

    神靈這個定義,在華夏文明中除了高高在上的神秘之外,更多的是給華夏人的親近感。

    看著外面祈禱完歡呼雀躍的孤竹族人,王詡發現自己找到了心安理得當上這些人‘大帝’的理由。

    轉頭看了看還在昏睡的王離,王詡打開了筆記本電腦,開始尋找能夠最快幫助族人們走出困境的方法。

    筆記本電腦用處還是很大的,里面裝著他這麼多年積攢的幾十個t的考古資料,是真的考古資料。

    雖然里面大部分的資料都是沒用的,因為現在才秦朝,後面那些朝代的資料,不是沒有出生,就是沒有建設。

    不過總歸有一些意外驚喜什麼的。

    比較重要的就是地理和動植物資料,這些資料可以讓王詡很快的改善族人的生活狀態。

    遷徙是必須的,現在部落居住的地方並不適合居住,沒有適合耕種的地方,也沒有充沛的水源,除了周圍森林里的野生植物之外,就是靠著打獵果腹,但是如果不在入冬前儲存到充足的食物,族人很可能挨不過這個冬天。

    現在已經入秋了,天氣明顯要轉冷。

    地球氣候的變幻對于人類文明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能夠改變一個王朝的興衰,歷史上幾次少數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全球變冷,草原上沒有足夠的牧草就沒有食物來源,他們只能選擇掠奪。

    而很不巧,秦朝就是出于冷潮期的朝代,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00年,從戰國初期一直到西漢,挪威雪線顯示世界氣溫迅速下降,這在竺可楨的氣候變遷圖上有明確記載。

    這也是中原華夏族與四方夷狄蠻羌交融最頻繁的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東胡,匈奴,柔然等。

    而東北沿海地區,更是冷潮期最前沿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因為東北地區的氣候惡劣難以生存和種田,以東三省的遼闊平原和土地礦物資源,足以支撐起另外一個不弱中原王朝的勢力。

    能夠確認應該還是在秦皇島地區,王詡用手機查了下地圖,最後選了幾個適合定居的位置,都是有著溫泉附近,這樣能夠解決部分取暖問題,畢竟王詡現在手里能夠御寒的方法並不多,火炕倒是有資料,而且王詡自己也會盤,但是沒有那麼方便的材料啊。

    這里可不是後世,買點水泥自己就能盤了,在弄出火炕之前,王詡還得先把水泥弄出來,後世那種高質量的水泥肯定弄不出來了。

    石灰砂漿和糯米石灰漿兩者可以選擇,都可以替代水泥。

    但是短時間內因高智能弄石灰砂漿,雖然強度很差,確實唯一能夠實現的,因為它只需要石灰、沙和礫石三種材料就行了。

    有溫泉的地方自然有火山,渤海周邊的休眠火山還是很多的,說不定還能找到沒被開發過的火山,撿點寶石什麼的。

    拿著墨奎的地圖和電腦上的地圖做了一下對比,最後規劃了兩條路線,一條是沿著官道走,這樣能夠確保不會被野獸擾,但是風險也是巨大的,因為燕國現在處于戰爭狀態中,如果能夠跟抱上王離這只大腿,那麼這條路線是最佳選擇。

    另外一條就是橫穿原始森林,根據墨奎的地圖,這條路上至少可能會遇見三個以上的蠻族部落,不計其數的猛獸,對于現在的孤竹國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不管哪條路,王詡都希望能夠快速強化族人的戰斗力和生存能力。

    頭腦風暴了一下,很絕望的發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武裝族人裝備需要的原材料,他現在一樣都找不到,盡管他現在手里掌握著周邊地區的礦藏資源圖,和冶鐵資料。

    這種無奈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手握神兵的三歲兒童。

    絞盡腦汁想辦法的王詡突然瞄見堆在地上的鐵甲,靈光一閃。

    沒有銅鐵材料,但是有木頭啊。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非金屬鎧甲,就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藤甲兵了。

    但是除了藤甲之外,考古界曾經還考據出春秋戰國時,一種叫做‘合甲’的鎧甲,是在吳國一個陵墓中發現的文獻記載,吳王闔閭的父親諸樊就是穿著這種合甲被箭射死的。

    這種合甲是用木片和獸皮制成的,防御力雖然很差,但是對于應付叢林中的野獸和蠻族應該還是很有效的。

    而且王詡還準備試著造出一個‘木制移動碉堡’這樣在林中穿梭就應該所向無敵了,蠻族的狼牙箭和石制武器,應該很難破防。

    讓守在門口的墨狼把墨奎叫過來。

    “大帝,您找我?”帶著族人蹦了一晚上迪的墨奎絲毫不見疲態,蒼老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紅潤。

    “族里有匠師嘛?”王詡問道。

    “匠師?”墨奎一怔,似乎對這個名詞有些陌生。

    不過也能理解,要是真的有匠師,不管是木匠還是石匠,鐵匠,甚至是裁縫匠人,孤竹國部落的房子也不會如此寒酸。

    “算了,當我沒問。”王詡擺擺手“那有手巧點的族人嘛?”

    “有。”墨奎面帶愧色“涂山娘子一家不但能夠制造弓箭,還可以燒制磚石。”

    “哦?還有這樣的人才啊?”王詡微微挑眉,在這個時代,一個女人能夠以姓氏冠名應該確實有些一技之長了。

    “涂山娘子祖上曾經是天朝的大匠師,後來被貶到孤竹國建設祖陵,只不過後來祖陵沒有建完,周賊就反了。”墨奎憤憤的說道。

    “把她叫來,我有事兒問她。”王詡。

    墨奎吩咐墨狼去叫人,瞄了眼還在昏睡的王離“大帝,我把這個秦人抬到別處吧。”

    “不用了,我得親自照看他,咱們能不能順利走出這里,他是重要人物。”王詡笑道。

    墨奎眯了眯眼“大帝不必屈尊受累,交給我們就可以了。”

    “就這個環境,想不屈尊也不行啊。”王詡打趣道。

    沒想到墨奎馬上就嚇得跪在地上,連聲說“恕罪。”

    王詡有些頭疼,感覺自己以後說話得注意點了,古代人真的是沒有什麼幽默細胞。(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孤竹君》,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孤竹君第六章 走出困境的兩條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孤竹君第六章 走出困境的兩條路並對大秦孤竹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