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馬氏絨線莊的灶間里光線暗淡,被廚房里的煙火燻得黑 的牆壁上掛滿了蒸籠等雜物。
玉簫站在暗影里,巧妙地利用柱子擋住了自己的身體,她躲在黑影中壓低了聲音對那個男子說︰“你要找的人,現在就住在這個院子里……”
“什麼?”那個趕車的年輕人雙眉一挑,眼中露出一束精光,他壓低聲音對玉簫說︰“事不宜遲,那就趕緊動手!”
玉簫向外張望了一眼,對那趕車的男人說︰“把這人弄出這座院子容易,想弄出城去,恐怕就難了,這個人是官家要用的,內府的公公不斷給他送東西來!”
男子對玉簫說︰“你負責將此人帶出這座院子,送到我的住處,送他出城的事,元帥安排了別人!”
“怎麼?這一次,難道元帥還不讓我回去嗎?”玉簫的聲音中充滿了焦慮。
那男子用更低的聲音對玉簫耳語道︰“元帥對夫人甚是思念,但大戰在即,元帥讓小人轉告夫人,一切以大局為重!”
听了那個男人的話,玉簫惱恨地將手中的水瓢扔到鍋里,濺起一片水花,恨恨地罵道︰“兀術這個狠心的賊,將老娘扔在這里,整天提心吊膽,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少時日才算完!”
就在玉簫和那趕車的男子交頭接耳地低語的當口,耳房的門“嘩啦”一響,那個滿面病容的中年男子從房里走了出來,只見他頭上帶著一頂黑色書生巾,身上披著一件灰色長衫,那個中年男子有些拘謹地對玉簫說︰“有勞娘子,小人口渴,想討一碗熱茶吃……”
玉簫見那個中年男子走出了房間,急忙笑容滿面地說︰“哎呦!大哥啊!大娘剛剛吩咐過奴家,要奴家給你送些綠豆湯過去,奴家正在給你盛湯,大哥就來討茶啦!”
玉簫說完,將鍋里的綠豆湯盛在一只黑陶罐里,遞到那個男子的手中。
那個中年向玉簫深施一禮道︰“有勞姑娘!”
趕車的男子飛快地掃了那個中年漢子一眼,從灶間走了出來,向馬氏唱了喏,說道︰“多謝大娘的善心,小的喝了一碗熱湯,又給我爹爹帶了一些,留在路上吃,現在時候不早,還要去尋郎中,小人告辭啦!”
馬氏向那男子擺擺手說︰“不必客氣!”
玉簫目送著那個趕車的年輕人牽著馬越走越遠,然後回過頭來稱贊道︰“我家大娘,端得是菩薩心腸!”馬氏心中高興,但臉上並不表現出來,她說︰“與其到廟里做功德,不如施人湯水,解人危難,才是正經的善事!”
玉簫懂得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的道理,急忙討好地說︰“大娘說得正是!如果不是大娘收留,奴家還不知道會流落在哪里!”
周圍的幾個繡娘听了她們的對話,也奉承地說︰“是呀,是呀!馬大娘的菩薩心腸,在這汴梁城里,誰人不知!”
那趕車的年輕人催動馬車,穿過汴梁城內的街巷,來到一座僻靜的宅院前,他仔細看了看門上的銅鎖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他臨出門時纏繞在鎖上的頭發絲還在。他這才放心地開門,把車上躺著的老者攙扶進來。
高俅已經躺得全身麻木了,他走進這個院子,打量著四周的環境,這座小院很安靜,三間上房,門旁有兩間廂房,後院是馬廄,年輕人沒給高俅安排住處,而是先把馬牽到馬廄里,又是沖洗又是添料地忙個不停。
高俅站在院子里,一肚子火氣,他對那年輕人不客氣地說︰“老夫跟你走了這麼遠的路,來到這里,你不先安置老夫的住處,反倒先來喂馬,你們女真人是不是都把畜生看得比人重?”
年輕人听了高俅的話,不以為然地懟他說︰“不錯!我們女真人確實愛惜馬匹,我們愛馬也比你們漢人強,你們的官家听信四賊的話,把石頭看得比百姓的命還重!”
這些天,高俅在金軍的大營里,這些女真人開口“四賊”,閉口“四賊”,這些人總共也不會說幾句漢語,反倒把這句“四賊”這個詞記得真切。
這個年輕人,也用“四賊”來惡心他,高俅心中暗想︰“想我高俅當年做殿帥時,像這樣的無名小卒,給我提鞋都不配,現在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他不想跟這個年輕人繼續費口舌了,就說︰“老夫累了,我在哪里歇息?”
年輕人用手一指馬廄旁的廂房,說道︰“你就在這間房里歇息吧!”
“什麼?我若大年紀,你竟然讓我睡廂房?”高俅生死地瞪大眼楮。
年輕人一臉壞笑看著高俅說︰“怎麼?嫌這里不好嗎?那你不如回你的太尉府去住,沒準下人早就給太尉準備好了香湯沐浴,等著你回府呢!”
高俅知道,太尉府是回不去了,他要回到原來的太尉府,無異于自投羅網。想到這里,高俅賭氣推開了廂房的門,一股子霉味兒撲面而來,床上胡亂扔著一床粗布被子,被子上還有老鼠咬破的洞,露出里面的棉絮來。
高俅張了一下嘴,馬上又清醒了過來,他現在身邊連一個跟班都沒有了,仿佛又回到了他在汴梁城里做閑漢的日子。
年輕人喂飽了馬,來到高俅的房間里,只見高俅坐在床邊,低頭想著心事。那個年輕人對高俅說︰“我已探明葉春的行蹤,明日你去聯絡昔日的部下,準備好接應我們出城!”
高俅說︰“這汴梁城里認識老夫的人太多,老夫只能給你一封書信,讓你去聯絡老夫的親信!”
年輕人說︰“元帥讓我告訴你,既然已經選擇了投降我們大金國,就沒有回頭的路,現在你的衙內還在元帥的手中,你可不要打錯了算盤!”
高俅沒好氣地說道︰“請元帥放心吧!我就算不投金國,也沒有好處,蔡京,童貫兩位的下場,老夫不想重復!”
年輕人有些得意地說道︰“蔡京,童貫被貶出朝廷,都沒有好果子吃,你還算識相,投降了金國,等我們元帥踏平了汴梁城,你還能留下一條命!”
听了年輕人的話,高俅辛酸地閉上了眼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