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召虎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秋風知了 本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哈哈,趙伯父遠道而來,張遼有失遠迎。 .更新最快”

    中山郡府,張遼帶著周暉親自在府外大笑著迎了一行人,當先一人是個年過六旬、精神矍鑠的老者,正是天子使節趙岐。

    趙岐如今任九卿之一的太僕,與太傅馬日一道被派來關東安撫諸侯,馬日去了南面袁術所在,而趙岐則來了北面勸和袁紹和公孫瓚。

    趙岐看到張遼,臉上也露出笑意︰“文遠別來無恙?”

    張遼上前攙住他︰“伯父一路風塵困頓,先到府中飲茶,再敘別情。”

    他又看向趙岐身側一個相貌俊朗的中年人,呵呵笑道︰“叔茂兄,許久不見。”

    中年人這中年人是趙岐的佷子趙戩,曾擔任尚書,典選舉,性格正直,當初多次違逆董卓之意,王允死後又不顧生死為王允收尸,張遼對他頗是佩服。

    趙戩臉上露出笑容︰“文遠,河東治理的很不錯,我與叔父經過時,百姓無不稱道伏虎太守張使君。”

    “叔茂兄過譽了,只是為百姓做了分內之事而已。”張遼哈哈大笑,指著一旁的周暉道︰“此周太尉之子周暉。”

    趙戩又與周暉見禮,至于趙岐,卻與周暉的父親太尉周忠是同輩。

    一行人進了府中,周暉早安排了酒宴接待。

    一來趙岐身份不一般,是朝廷使節,代表著天子巡守。

    二來張遼與趙岐關系也很不錯,趙岐年輕時曾是胡廣的門生,而胡廣又是蔡邕的師傅,趙岐又精通經學與作畫,因而在關中之時,趙岐與蔡邕來往很多,時常切磋。那時張遼也常在蔡府,蔡邕將他介紹給了趙岐,一來二去,二人也熟悉了。

    更重要的是,在李郭汜之亂時,張遼不但痛擊李郭汜亂軍,更將朝中大臣的家眷幾乎全部救到了左馮翊,其中就有趙岐的家眷,包括趙戩,他們對張遼也很是感激,交情自然不淺。

    可以說,張遼當初救走朝臣家眷就是一大妙招,如今朝中大臣大多家眷都在左馮翊,他們也不接回去,因為長安太危險,放在左馮翊反而安全,這樣一來,這些朝臣自然對張遼都有感激之心,同樣也不敢過于得罪張遼,因為他們的家眷在張遼手中。李郭汜也察覺了這一點,曾數度索要朝臣家眷,都被徐榮打了回去。

    此次趙岐前來,自然是被袁紹鼓動,但袁紹不知關中情形,卻低估了張遼在關中的影響力,以及與眾朝臣的微妙關系。所用計策不錯,卻用錯了對象。

    郡守府中,推杯換盞,氣氛熱鬧,張遼幾番話將趙岐說的暢快大笑。

    席間趙岐談到關中朝廷情形,連連嘆氣,只道李、郭汜跋扈,胡兵劫掠百姓,長安城幾乎沒有多少居民了。

    談到河東,趙岐和趙戩叔佷皆是興致大起,河東的氣象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他們一路東行,在左馮翊本已驚訝那里的安定祥和,但到了河東才知道左馮翊不過是起步。

    叔佷二人專門在河東書院、新建城池和各地學堂走了一遭,處處感到的是一股盛世氣象,比之關中和長安要強出百倍,完全是一處世外桃源,而河東百姓稱道的皆是張遼。

    再往關東,到了冀州、兗州,沿途看到處處戰亂破敗的慘象,巨大的反差讓他們對河東更是向往,連帶著對張遼這個後輩小子也敬佩起來。

    無他,一切以政績說話。

    酒過三巡,趙岐才提起了袁紹的責問,又勸道︰“文遠,汝為並州牧,來冀州確實不合規矩。”

    “哎!”張遼長嘆一聲,擺出一副冤屈和無奈的神情︰“小子年前在並州平定了境內胡人,將他們編戶入坊。”

    “平定了南匈奴?”趙岐大為震驚︰“文遠果真如此乎?”

    “不敢欺瞞。”張遼肅然道。

    趙岐愣了半晌,起身舉酒道︰“文遠功在社稷,吾當向天子表奏請賞。”

    張遼呵呵一笑︰“說來小子能平定胡人,頗受伯父《御寇論》啟發。”

    “咳咳,好一個張文遠。”趙岐嗆了口酒,不由大笑,神情暢快。

    卻是張遼不經意給他拍了個馬屁,趙岐在二十七年前就曾擔任過並州刺史,當是也是正逢南匈奴、烏桓、鮮卑擾邊,趙岐到任後查看情形,出了一份抵御邊寇的策略,正要上奏朝廷,就遭到黨錮之禍,後來他自己將守邊策略整理成了御寇論,他時常以當初未能安定並州為憾,如今張遼這個馬屁一下子拍在了正處,令老頭大為歡喜。

    他細細詢問了張遼平定南匈奴的情形,一旁趙戩也听得入迷,不知不覺又是一個時辰。

    張遼才接著前面趙岐的問詢,道︰“胡人編戶入坊後,過冬糧食便成了問題,小子與中山幾個商人頗有交情,便來借糧,不想在井陘道中,竟然遭到了袁紹的重兵埋伏,小子所帶親衛死傷過半,自己也是身上多處受傷,九死一生,險些見不到伯父了。”

    趙岐色變道︰“果真如此?”

    張遼拉開手臂幾處傷口,道︰“此事常山路人皆知,袁紹也折損了不少兵馬。”

    趙岐沉默了許久,才長嘆道︰“袁本初出身大家,不想竟也如此,襲擊朝廷將軍,實是大逆之罪。”

    張遼哼道︰“他何止大逆,當初要與韓文節另立劉幽州為帝,只是劉幽州忠于漢室,以遠走塞外逼迫,袁紹才作罷,他心中何有天子與朝廷。”

    趙岐神色黯淡︰“天子長思還都關東,只是老夫一路所見,關東人心早已大變,王子師當初寄重望與關東,是失策矣。”

    張遼也嘆了口氣︰“我為征北將軍,並州南匈奴稍定,便思應對北面鮮卑與烏桓,而常山、中山與烏桓、鮮卑交界,亦是邊地,可與並州互為犄角,且幽州、冀州日亂,吾據此處,亦思定亂安民耳。”

    趙岐露出欣慰之色︰“吾觀河東,便服文遠之能,之德,之愛人,此事老夫不再多提,只望文遠能安定一方,愛惜百姓,抵御外寇,為社稷效力。”

    “敢不盡力!”張遼肅然抱拳,又看了看一旁的趙戩,道︰“伯父,叔茂兄才識過人,小子只是缺乏得力之人,可否將叔茂兄借予小弟一用?”

    趙岐一愣,隨即臉上露出大喜之色︰“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當即轉頭看向佷子趙戩,肅然道︰“叔茂,汝日後便留在文遠身邊助他,定要盡心竭力,助他安撫郡縣。”

    如今關中朝廷混亂,趙戩為王允收尸又得罪李郭汜,趙岐此番出使關東帶上佷子,本就有讓他躲難之意,更不乏為他尋個前程,如今能到張遼麾下,自然大好。

    “尊叔父之命。”趙戩俊朗的臉上也露出喜色,向叔父作了一禮,又朝張遼禮道︰“趙戩見過將軍,願任將軍驅馳。”

    張遼哈哈大笑,忙扶起趙戩道︰“從今日起,汝便是我的別駕。”

    趙岐登時曉得合不攏嘴,拉過佷子,再次教導起來。

    別駕與治中在州牧府中地位最高,原本的別駕張既被張遼任為常山相,如今趙戩過來,正好補缺,可為心腹,叔佷二人怎能不喜。

    趙戩曾任尚書,能力自然不差,是個大人才,歷史上他客居荊州,曹操破了荊州見到他時也曾嘆相見恨晚,只是他的前半生太過坎坷。

    如今張遼既得了大才,又結好了天子使節趙岐,可謂一舉雙得。

    事實上,他對趙岐的心思和趙戩的處境也看的很準,才敢提出來這個想法,果然皆大歡喜。

    如果袁紹知道這個結果,恐怕還要吐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召虎》,方便以後閱讀漢末召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召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並對漢末召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